阅读经典
2023圣灵降临期 24 | 圣灵与耶稣(3)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542天前 | 237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3圣灵降临期 24 | 圣灵与耶稣(3)
路4:14-30


讲道:(请点击下方播放按钮收听录音)


2023年11月5日主日讲道(第一部分)

2023年11月5日主日讲道(第二部分)

2023年11月5日主日讲道(第三部分)


经文:《路加福音》4:14~30(和合本)

↑↓上下滑动预览经文


4:14 耶穌滿有聖靈的能力,回到加利利;他的名聲就傳遍了四方。

4:15 他在各會堂裡教訓人,眾人都稱讚他。 

4:16 耶穌來到拿撒勒,就是他長大的地方。在安息日,照他平常的規矩進了會堂,站起來要念聖經。     

4:17 有人把先知以賽亞的書交給他,他就打開,找到一處寫著說:

4:18 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

4:19 報告 神悅納人的禧年。 

4:20 於是把書捲起來,交還執事,就坐下。會堂裡的人都定睛看他。   

4:21 耶穌對他們說:「今天這經應驗在你們耳中了。」    

4:22 眾人都稱讚他,並希奇他口中所出的恩言;又說:「這不是約瑟的兒子嗎?」   

4:23 耶穌對他們說:「你們必引這俗語向我說:『醫生,你醫治自己吧!我們聽見你在迦百農所行的事,也當行在你自己家鄉裡』」;

4:24 又說:「我實在告訴你們,沒有先知在自己家鄉被人悅納的。

4:25 我對你們說實話,當以利亞的時候,天閉塞了三年零六個月,遍地有大饑荒,那時,以色列中有許多寡婦,     

4:26 以利亞並沒有奉差往她們一個人那裡去,只奉差往西頓的撒勒法一個寡婦那裡去。      

4:27 先知以利沙的時候,以色列中有許多長大痲瘋的,但內中除了敘利亞國的乃縵,沒有一個得潔淨的。」  

4:28 會堂裡的人聽見這話,都怒氣滿胸,    

4:29 就起來攆他出城(他們的城造在山上);他們帶他到山崖,要把他推下去。      

4:30 他卻從他們中間直行,過去了。





2023年圣灵降临期 24 | 圣灵与耶稣(3)

《路加福音》4:14~30


前言 | 不同的反应,不同的命运


当耶稣受了试探之后,祂的君王身份(神的儿子)逐渐公开,同时也引起众人不同的反应。4章14节开始,路加记载了祂在满有圣灵的能力之下,回到加利利,在会堂里,祂所说的话,引起大家的好感,众人都赞赏祂的见识。而当祂回到一直生活的地方拿撒勒,在会堂里向人宣讲以赛亚的信息,大家从称许变成困扰。尤其是当祂用以赛亚、以利亚和以利沙的故事教训人,并责备他们之后,家乡人对祂的作为与身份,产生了排斥,最后把祂当作异端分子,想将祂置于死地。


路加通过家乡人对祂从赞许到敌视的反应,想让他的读者来思考耶稣的身份问题,因为你如何看待祂的身份,就会以不同的态度来回应祂,你也将得到不同的命运。我们从耶稣所宣告的信息,和家乡人对祂态度的转变,来思想祂独树一帜的弥赛亚身份(和祂作王)的方式。祂所宣告的,包括两方面——一个是好消息,一个是坏消息



一 | 好消息(14-22节)


14至15节,路加简洁地介绍耶稣,在满有圣灵能力之下,在加利利被许多人关注,祂的教导也引起人的好感,大家(主要是群众)赞许祂。


接下来,祂在拿撒勒的会堂宣告神拯救他们的好消息:祂结合了以赛亚书61章1至2节,及58章6节,来表达自身作为受膏者身份(18AB,21节),传讲释放的信息(18CD),并向百姓报告禧年(19节)。在以色列民族落入巴比伦奴役中,以赛亚宣告——神将差遣一位受膏者(君王),来拯救他们(赛61:1)。耶稣说自己就是那位受膏者,祂也因此被称赞,也备受欢迎(22节)。


不过,家乡人在赞许的同时,留下一个疑惑——祂是谁?大家希奇祂口中所出的恩言,对祂的谈论十分困扰:神为每个人所预备的救恩,难道要超越以色列人群体吗?在犹太传统里,当末日来临时,外邦人要来敬拜以色列的神。不过,是先复兴以色列,然后才是外邦人。然而,我们从下文祂引用以利亚、以利沙时期的例子看到,显然,耶稣是说:外邦要蒙拯救,而以色列却要被审判。这就引起他们的困扰,他们自小就认识的约瑟的儿子,祂到底是谁? 言下之意:祂到底想干嘛?


小结:困扰!

耶稣看似平凡的特征,与其非凡讲论之间的张力。在家乡人眼中,再熟悉不过了,然而,祂的讲论,却令人刮目相看,以致引起他们的困扰。


耶稣在此提出四个重点:祂被圣灵膏立去完成一项特殊的职事,祂是一位先知式的人物,宣告全新时代的来临;祂将带来真正的释放,与当时主流的意识形态有相同处——从被掳中得自由;但又不同,祂并没有直接说,他们将从罗马的奴役中得自由,反而,从后面的言论中看到,祂将使他们从各种罪恶、对神的不忠中得自由。


另外,耶稣并没有引用“神报仇的日子”,祂这样作,是什么意思呢?言下之意,是不是,神不再为以色列人报仇?那么,祂所说的神的恩言,要延伸到列邦吗?这就使他们产生了疑惑,获得恩典的对象会是仇敌罗马人吗?一直活在他们眼皮底下的约瑟的儿子,祂说被圣灵膏立为君王,成为以色列的拯救者,到底是怎样的弥赛亚?祂的好消息,到底是怎样的好消息?祂到底想干什么?


二 | 坏消息(23-30节)


耶稣会堂教导众人


很快,耶稣与家乡人(主要是管会堂这群官方代表)的关系,开始恶化。因为耶稣在受到他们的赞许之时,并没有迎合他们;在他们感到希奇时,祂没有作温和解释,反倒讲了很难听的话。也就是说,耶稣不但在说话态度上触犯了他们,更是在所说的救赎观点上,与他们格格不入。甚至,祂直接挑战了他们,说他们是一群不忠于神的人,这就引起管会堂的人们的厌恶。他们把祂撵出城,甚至想把祂推下悬崖。


在23至24节,耶稣责备他们的轻慢,对祂的作为与所宣告的信息,无动于衷,甚至取笑祂在别处的作为,并没有将祂当作是“受膏者”(23节)。在25至27节,耶稣讲,在以利亚时期,以色列举国饥荒,神差遣先知以利亚直接到迦南寡妇那里,救赎她。言下之意,按照他们的逻辑,神将拯救对象搞错了!祂竟然救赎一个不洁净的人,而不救赎自己的百姓。


祂又列举以利沙时期发生的事,亚兰将军乃缦的大麻风得到了医治,他也不是犹太人!而“洁净”的犹大以色列人却得不到医治。耶稣的言论,意味着原先属神的百姓,却被神弃绝。这对当时听众而言,以色列的神,祂的拯救对象错了


也即是说,耶稣警告家乡人,他们将要遭遇像亚哈王朝一样被丢弃的命运。因此,祂的听众,如同历世历代弃绝先知的以色列民一样,成为被审判的对象,他们要如同亚哈和约兰时期一样遭审判。


大家听了之后,群情激昂,由赞许、希奇到愤怒,直到苦毒。官方代表(管会堂的)直接将耶稣所讲的当做是坏消息——耶稣是邪教分子!是假先知(胳膊朝外拐),说外邦人才能蒙救赎。故此,他们想把祂置于死地——推到山崖。


小结:魔鬼般的乡党

路加让我们看到, 家乡人对祂的态度如同魔鬼对祂一样,撒旦也曾叫祂跳下去!现在,那些官方代表,则赶走祂,把祂带到山崖,想把祂置于死地-推下山崖。这正好证实了耶稣的说法是没错的,他们确实像是亚哈和约兰王时的百姓,他们要弃绝真正的救主,因为耶稣所讲的不合他们的口味,他们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但仍旧不知觉,表现十分邪恶,完全与异教徒无异!


另外,这也是耶稣作为弥赛亚一生命运的片段:先受欢迎,最后遭弃绝,甚至,被钉死!


回应|弥赛亚身份的启发


我们从耶稣的家乡人对耶稣从赞许到敌视的反应,来看看,对我们个人和教会有哪些启发。


1、态度的重要性

对耶稣的态度,决定我们的命运。如果我们要从各样压迫中得到释放,就必须听耶稣怎么说,祂的话本身就有释放的信息,我们认真听,就能在其中得到自由,因对祂的态度决定我们的命运。认真听的意思就是,不是按我们自己的需要听,因为耶稣经常不符合我们的期望,就好像祂向当时的人所呈现的,并不是一个雄才大略的民族英雄,祂没有铲除罗马强权,也没有打算改变以色列被殖民的现实,却针对罪人的习性而采取行动,包括以色列的仇敌罗马人,也是祂改变的对象,祂没有废除罗马各样制度,却消灭凯撒背后的死亡和罪恶的权柄。祂也经常不合时宜地讲话,说祂的那个时候,是最坏的日子,是他们再次要遭遇审判的日子,祂还说外邦人要蒙救赎,这些都是以色列极度厌恶的。祂却说:外邦人比以色列更值得去服事,如同以利亚以利沙时期一样,西顿妇人和亚兰的乃缦将军,是蒙神救赎的人,而当时的以色列百姓,却被遗忘。祂所说的这些话,都是极不受欢迎的。


耶稣不按我们期望说话做事,是我们需要警惕的!唯有我们常年在主面前说:主啊,我是悖逆无知的人,求你引导我走正直的道路,也给我顺命的耳朵,使我能唯命是从!


2、真正的压迫是罪恶

第二点是关于如何获得自由的思考。今天的人们,尤其是大城市的男男女女,都倍感压力,无论是学生、在职场中的人,还是家庭主妇,好像都活在压力下,不得自由。这些压力如何化解呢?


当然在这里,不可能提供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案。不过,我们可以根据这一段圣经的一些思想,也就是耶稣所说的——祂所要释放的那些压在人身上的力量,来看看压在我们身上的东西到底是什么。耶稣引用以赛亚书说,真正压迫人的是死亡和罪恶,社会的制度与来自别人的压力只是间接的!所以,福音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呼吁罪人悔改。关于罪人,我们的文化,不能帮助我们,因为文化喜欢把问题归咎为社会与别人,或者是制度这种较为抽象的存在。就好像耶稣时期的以色列人,他们认为压迫他们的是罗马人,包括在当时拥有圣殿的祭司阶层。当然,在这里并不是否定,制度性及社会性恶的存在的真实。但耶稣时期的以色列人,很难看到自己的罪恶,是的,罗马人镇压他们,肯定是罪恶的行为,然而,他们对罗马的仇视,也是罪恶。尽管这两种罪恶的表现,有分别,但都是压迫人真正的力量,甚至是最根本的力量。这些正是耶稣的好消息与坏消息,所要针对的,祂不但认为罗马人有罪,包括犹太人也有罪。当然,我们并不是说,耶稣赞成罗马的殖民制度,并认为这种压迫人的势力是好的。耶稣乃是说,压制人终极的力量是罪恶和死亡。祂的信息告诉我们,罪恶这个终极的力量,首先需要被解决,我们自身的罪需要解决,压迫和受压迫的社会才有改变的可能。当然,这又不是说,作为基督徒,只从个人身上解决问题就行了,至于社会、制度等的问题,我们不需要关心。耶稣乃是针对当时以色列的情况,来告诉他们,他们最核心的问题是人心中的罪和恶,需要被解决,希望他们不要转移视线,要来省察自身的罪恶问题。如果他们心中的罪恶,没有解决,即使把罗马人赶走,他们也没有办法获得上帝那胜过死亡和罪恶的国度。


所以,人需要认真审视自己,如同耶稣的呼吁,祂那时代的人,与以利亚和以利沙时期相差无异——一样的背叛,心灵一样的黑暗。我们想在混乱的世界,获得自由,只有自审自己的罪恶,才是自由的出路,而且,检视自己的罪恶,不将问题抛给社会和别人,这是生死攸关的选择。当然,我并没有否定社会的罪恶和别人的恶行。而是说:你的罪恶并不能透过揭示这个世界的罪恶而得到解决,只有来到耶稣这里,承认了自己的恶,才是得自由的出路。这世界的文化特别容易让我们堕入自己的陷阱里,我们对罪疚变得消极的态度中,比如,西方社会注重法律,凡事按法律来,对信仰与个人的私生活,有自我选择的权利——这是我的隐私,别人无权过问。这种文化对检视自我的生命状态,极其不利,容易使我们失去对罪恶的敏感。另外,这种文化也使我们对罪有选择性。比如,有人被举报在自己家里或手机上,发布了对非成年人性侵扰的视频或照片,当被调查,情况属实之后,是要被追究刑事责任而入狱的。但他们对同性恋、离婚、贪婪、奢求过高的生活品质,则认为是个人事情,别人无权过问!然而,这些不被法律定罪的,在神眼中一样是罪。包括,中国的公知阶层,他们有能力看到我们社会和制度上的各种罪恶的事实,但却看不到他们对自己这个阶层的罪恶和问题的反省。


故此,我们很需要认真审视自己的罪恶,才能使自己活在真理中,脱离各样的压迫,得到真正的自由。


3、教会成败的关键是受教!

今天的时代,是一个注重感觉及否定权威的时代,在这里并不是否定一个人感觉的真实性,也不是赞赏那种以权谋私和滥用职权的做法。而是说,今天的人,往往会将感觉当作是判断的标准,也将所有的权威都负面化。其实,整个文化对权威的失信,也深深影响我们以受教的态度,来对待真理。


假如我们要认真看待耶稣的好消息与坏消息,那我们的心思,就必须重整与更新,使我们的感觉可以更接近神的期望。


每一个时代的文化,都扭曲了现实,这是圣经的基本观点。因为任何时代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相关的意识形态,都受当权者和主流媒体的操控。哪怕自媒体相当发达的今天,也一样反映了人类罪恶的心理。我们会以为,自媒体都是较为自由和客观地反映个体的心声,不受主流文化的操控。其实,我们过分理想化了自媒体,现今的自媒体也好,还是古代的街坊相传的儿歌也好,都深深烙上了时代的特征。因为,人是罪人!当他自发性的发表一些看法的时候,谁能担保他所说的东西,是公平和正确的呢?


所以,假如我们要确保自己的世界观、对人对事物的判断,是较为符合圣经真理的话,那我们就需要小心地识别文化对我们不良的影响。教会的同工,小组长需要花时间预备,要好好阅读圣经、和相关的书籍,不能在没有预备的情况下,传讲神的话;假如要侍奉,就必须在侍奉前接受良好的训练。我们千万不要太信任自己,在没有接受良好的训练之前,光靠一些感性的认识,或者听到一些媒体的见解,就以为能侍奉好,哪怕是你翻墙出去所获得的信息,甚至是一些神职人员所讲的,也未必可靠。你必须通过苦心阅读圣经和各种文献,并对现实作些研判,才能有较为客观和正确的认识。


假如一位心脏科的手术医生,只花了两年的时间就毕业了,我们谁会感到得意或安心?谁又敢把自己的生命交在他手中,让他来给自己做手术?服事灵魂的人,就更应当经过踏实的栽培与训练。那么,教会的所有事工,应该把训练自己和训练别人放在优先的位置。你看,耶稣花那么多的时间在教导人,祂花了三年来训练门徒。当然,好的训练应该是教导与生命相连,侍奉既要规劝与鼓励,也要纯粹的讲授。


教会需要的领袖,必须根据圣经来理解世界、并且要以智慧和使人成长的方式,来指导他们的会众;同时,需要能将神的话语处境化的教导,帮助会众能够用神学的方法,去思考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工作、临终的抉择、家庭的财务问题、政治上的参与和娱乐等。那么,领袖就必须接受多种学问的训练,当然,圣经的训练是最基本的。领袖应该是本于圣经,一专多能的通才


例子:保罗对提摩太的教导:需以教导为念

“这些事你要 吩咐人、也要教导人。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轻.总要在言语、行为、爱心、信心、清洁上.都作信徒的榜样。你要以宣读、劝勉、教导为念、直等到我来。你不要轻忽所得的恩赐、就是从前借着预言、在众长老按手的时候、赐给你的。这些事你要殷勤去作、并要 在此专心、使众人看出你的长进来。你要谨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训、要在这些事上恒心,因为这样行、又能救自己、又能救听你的人”。(提前4:11-16)


保罗教导提摩太


乔希慕迪牧师说:牧师(包括所有参与教导的同工)的实践,要将时间放在话语的服事上,意味着要在日历上安排查经的实践,优先准备讲道……等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其实是真正能促使教会在上帝的心意上建造的最佳方案[1]。





[1] 美国伊利诺州惠顿市大学教会牧师。可参其博客GodCenteredLife.org。







代祷事项:


1. 求主的圣灵光照我们,使我们看到自身内心深处的悖逆和罪恶,求主引导我们走正直的道路,也给我们顺命的耳朵,使我们能唯命是从!


2. 求主赐给我们一颗受教的心,能认真看待耶稣的好消息与坏消息,重视用圣经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来塑造自己的思想,并以此来看待、批判世界的文化。


         



▓ 正文题图并文内插图均由本文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