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3年10月20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557天前 | 331 次浏览 | 分享到:
1、诗情祷语 | 眼泪下流成河
2、每日经文 | 王下1章-亚哈谢之死
3、每日默想 | 真正的安全感
4、每日加量 | 帖后1章-再次的劝慰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10月20日|眼泪下流成河


朗读音频:(点击以下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百十九篇135-136 节


135 求你用脸光照仆人,

      又将你的律例教训我。

136 我的眼泪下流成河,

      因为他们不守你的律法。

 

省思:

当基督徒

看见自己周围的人

漠视神,行悖逆神的事,

就感同身受般的痛心,

因为那有违自己所爱的律法,

及爱一切世人的基督。

 

祷告:

亲爱的神,

求祢顾念我有些朋友――

他们好像不在乎祢的法则、

不理会祢的爱。

我心知祢的真道一直在向他们

发出邀请、指引和关爱。

我为他们的回转、归信代求,

奉耶稣基督的名。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列王纪下 第一章


读经音频:(点击以下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点击以下的播放按钮



列王纪下 第1章 | 亚哈谢之死


接续列王纪上二十二章51至53节,列王纪下第一章,是亚哈的儿子亚哈谢的叙事,就像以利亚与亚哈之间彼此冲突一样,以利亚与亚哈谢之间,依然冲突,因以利亚信仰雅威为神,而以色列王则依然倚靠其它的神祇,导致他们对政策的理解完全相悖。


当亚哈谢病了的时候,差人去求问以革伦的神明巴力西卜,期盼能从中得到医治(1-2节)。以利亚责备他的这等完全遗忘雅威的行径,一定会遭审判,必死无疑(3-6节)。


亚哈谢听了后,企图扭转雅威神对他的审判,但他的方法依然显露出他对先知的不敬,两次差五十一位仆人去叫以利亚来见他,这无疑是想绑架先知。先知两次都强硬地对峙,降下火来烧死了王派出的仆人(7-12节)。王第三次所派出的五十一个仆人,以哀求的方式来求以利亚,一同去见王(13-15节)。


以利亚蒙了雅威的带领,与王的五十一个仆人一同去见了亚哈谢王,宣告了雅威的审判——亚哈谢必死无疑,因他所寻求的神巴力西卜是无能的(16节)!果然,亚哈谢如预言而死!因他无子嗣,他的兄弟约兰继承他的王位(17-18节)。




03

每日默想


自所罗门到亚哈谢王,以色列人遗忘雅威太久了,幸好神兴起的先知以利亚,使人看到雅威仍然活跃着,仍然没有遗忘以色列。


帝国在所罗门的带领下,追求财富、选择军事防御、崇尚异国风情的性爱关系,以及各式各样、看起来琳琅满目的偶像崇拜。这导致整个国家日趋沉沦,重新回到了雅威所警告的那条从埃及而来的拜偶像之路,他们敬拜迦南人所拜的生殖女神亚斯他录、风暴及丰产之神巴力等,亚哈谢时期人们拜的就是巴力西卜[1]。这条路,他们在士师时期已经“实践”了,结果使以色列人支派间分崩离析,道德上的邪恶令人发指。


对今天的我们也有着极大的警告作用,我们很容易将目光从神那里转移出来:当我们在世上的生活变得安逸,很容易将安全感和乐趣建立在世上的事物上,而非神身上,就如亚哈谢,相信巴力西卜,带以色列人走上了这条死亡之路。


我们当中大部分人都是凡夫俗子,在地位上不可能像是亚哈谢,我们所拥有的、所需要的也是日常之物,不可能像君王一样得到各样的享受。但我们知道亚哈谢失败的原因:依靠别神!我们知道,唯有真神能保护我们,拯救我们,也唯有祂能带给我们持久的喜乐。世上的任何力量,都无法拯救我们,也没有任何东西能带给我们真正的安全与喜乐,包括历世历代的人所崇尚的财富,也无法与神透过我们的主耶稣的福音,所赐给我们的祝福相提并论。


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再次祷告说——主啊,愿我们的一切都用来侍奉你?



[1] 学者都相信巴力西卜(Baal Zebub)是故意的讹体,这名字原本是指在乌加列文献中,经常被称为阴间之主的巴力西布珥(Baal Zebul,即“酋长巴力”)。如此,马太福音10:25,12:24等几处新约经文使用“别西布珥」”(Beelzebul,和合本:“别西卜”),并以之为撒但之名,就有理由了。“西卜”一字是“苍蝇”的意思,这名若是美称的话,就可能是指他有能力驱逐传播疾病感染的苍蝇。乌加列神祇伊勒杜卜(El-Dhubub)的名字,可能也有相同的意思。有些现存的乌加列咒语,是召唤巴力西布珥驱邪医病的。然而,亚哈谢所求问的不是医治的咒语,只是自己是否会痊愈而已。以利亚在第6节向他提供的,正是这默示。参华尔顿、麦修斯、夏瓦拉斯著,李永明、徐成德、黄枫皓译:《旧约圣经背景注释》(台湾:校园,2006),页539。




04

每日加量

帖撒罗尼迦后书 第一章


读经音频:(点击以下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点击以下的播放按钮



帖撒罗尼迦后书 第1章 再次的劝慰

帖前所讨论的“主再来”的问题,好像使帖撒罗尼迦教会特别困扰,又加上有人冒名写信给他们(帖后2:2)。于是,保罗又再写了一封信。


开头是典型的“保罗格式”:将教会作为基督的家人,并祝福这些家人,他们享受从造物主神,所赐下的“恩惠”和“平安”的待遇,这是超越帝国皇帝所承诺的(1:1-2节)。之后,他作感恩的祈祷(1:3-12)。


面对目前仍旧有增无减的迫害,保罗安慰他们;也要他们对苦难及其价值,有更清晰的认知。他通过解释终末论,来解释苦难及其价值,这正是帖城教会所关心的:


1)保罗非常信任帖城的信徒,对他们的信心与爱心,和在苦难中所呈现出来的忍耐态度,大大赞赏,并肯定地说,他们的这些回应,正好就是活出“末世信仰”特征的办法(3-10节)。


2)接着,保罗也安慰他们:告诉他们,那些逼迫他们的人,在耶稣显现之时,即在主后70年,圣殿被毁的那个时刻(参帖前四章),那些人将要遭遇主的审判。


他采用与旧约(尤其是但以理书)相似的鼓励在被压迫光景中的百姓的方式,来描述主的审判(参帖前五章),以示权威性。作为和但以理书里所描述的差不多的神的百姓,因信仰独一真神,在异教世界受屈。然而,这位神(神的使者),终将为他们平反。被异教徒压迫的百姓,则要得荣耀。

这种“审判和得荣耀”,属于典型的“苦难中神同在”的安慰格式,属于末世的内容(这里主要指圣殿被毁)。


3)在2章1至12节,保罗则处理“谣言的问题”——有人散布说,“主的日子”现在已经来到了,言下之意就是,帖撒罗尼迦教会现落在苦难中,正是“主来临”的结果,故此,他们会诱惑帖撒罗尼迦的信徒,去参加耶路撒冷的保卫战争,以表明在预备“弥赛亚的降临”。因为,在犹太先知传统里,有这么一个说法:弥赛亚来临后(其实在第一世纪有不少人声称自己就是弥赛亚),会聚合神的子民,与侵略他们的外邦人,打一场决定性的仗,然后就建立弥赛亚国度。他们要这些不在耶路撒冷,侨居外地的犹太人,加入这保卫的行动,以示对神的忠诚。其实这是一种错误,持这样观点的人,主要是犹太律法师。他们甚至还冒保罗的名写信给他们,这点与保罗向来的教导相违背。


思考问题:


就帖前四至五章,与帖后这里讨论的“末世”,与你所理解的末世相吻合吗?另外,假如你处在帖撒罗尼迦教会所面临的逼迫中,你觉得,保罗所讲的“主将为他们伸冤”的事实,能够带给你安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