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3年10月10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568天前 | 331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受苦
2 每日经文 | 王上13章-北国的异化
3 今日默想 | 自我反省
4 每日加量 | 腓4章-和解与馈赠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10月10日 | 受苦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一九篇 65~72 


65耶和华啊,

  你向来是照你的话善待仆人。

66求你将精明和知识赐给我,

  因我信了你的命令。

67我未受苦以先走迷了路,

  现在却遵守你的话。

68你本为善,所行的也善,

  求你将你的律例教训我。

69骄傲人编造谎言攻击我,

  我却要一心守你的训词。

70他们心蒙脂油,

  我却喜爱你的律法。

71我受苦是与我有益,

  为要使我学习你的律例。

72你口中的训言(或作“律法”)与我有益,

  胜于千万的金银。


省思:

神的百姓

为所受的挫折而感恩,

因那挫折将他们从偏行的路上拉回,

令其更紧贴神的心意。

古希腊有一句相关的谚语:

“吃一亏,长一智。”


祷告:

神啊!

若苦难临到我,

我愿视之为更亲近祢的机会,

藉此明白祢的爱,

发现祢的恩慈、

信靠祢的旨意,

就像许多属祢的儿女,

亦是藉着降卑受苦的磨练

而学晓祢的法则。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列王纪上 第十三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上图:17世纪法兰克福出版的圣经绘画:狮子咬死了不顺服的神人。)



列王纪上 第13章|北国的异化


耶罗波安为了与南国犹大有所区别,建立了一个独立的王国,他施行在宗教上的异化,带领百姓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导致雅威的愤怒发作。神差遣一位犹大先知来到伯特利这个拜金牛犊的地方,当着正在为金牛犊烧香的国王耶罗波安的面,来指责这坛!预示北国必然灭亡!而南国犹大国王大卫之后裔,要来铲除这邱坛的祭司(1-3节)。


耶罗波安听完大怒,这不是明明打他的脸吗?邱坛的祭司都是他按立的。于是,他命令人去拿住先知。没想到,正在此时,他自己的手立刻枯干了!邱坛也破裂了(4-5节)!


这个政治家,本色再现,看到形势不利,好汉不吃眼前亏!他马上求先知,祷告雅威,使他的手复原(6节),并贿赂先知(7节),但不成功(8-10节)。


11至32节这一大段,是伯特利老先知欺骗犹大先知的记载,看似无头绪,其实是南北两国关系的象征,尤其是象征着耶罗波安的结局。起初,耶罗波安听到了先知的话,要带领十个支派起义,脱离所罗门王朝在宗教和政治上的腐败。结果,他在政治上成功了,但在宗教上却恶上加恶!他看重自身政治的成功,过于对神的忠诚。这正是犹大先知警告耶罗波安必然遭到上主审判的原因。


有点像是黑色幽默的是,犹大先知的命运也像耶罗波安,他被神使用,从犹大来到北国的伯特利,成功地给一个背离神的国王宣告了审判的信息,但他“晚节不保”,他拒绝了政治家耶罗波安的邀请,不吃北国的饭,也不喝北国的水。没想到,在离开北国返回南国的路上,被伯特利的老先知欺骗,吃了老先知摆上的饭,喝了他家的水。他如此不遵守雅威的命令,结果在返回的路上,被狮子咬死,尸身也不得入列祖的坟墓(21-22节)。


伯特利老先知将他安葬后,告知儿子们,当他死后要把他与这位违背命令的犹大先知葬在一块,他提出这等要求的理由:因犹大先知指出坛的预言一定要应验,他自己违背神的命令遭到审判而死亡的结局,是耶罗波安最后遭审判的预演(32节)。33至34节重复地作出了对耶罗波安最终命运的评价!


03

今日默想


所罗门王朝在倾倒之前,神亲自告诉他,和本章耶罗波安王被警告的情形一致。试想想,假如他们听了神与先知的审判的信息而悔改,他们的结局会是如何?他们败坏的原因是什么?他们都看重什么?这里构成我们的反省——我们会看重一些人与物、或自己过于雅威吗?假如是如此,你觉得需要如何调整自己?


04

每日加量 

腓立比书 第四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上图:古代腓立比的剧院,始建于主前四世纪,是古希腊最重要的剧场之一,主后二至三世纪被建为罗马的斗兽场。


《腓立比书》第4章 | 和解与馈赠


和解!(4:2-9)


本书信的最后部分,保罗规劝有矛盾的友阿蝶与循都基,要和解!要将眼界扩大,不要沉迷在彼此的矛盾上,放下对彼此的成见,与保罗一同来宣传福音,这才是正事(4:2-3节),并以喜乐(4节)、谦让(5节),一无挂虑(6节)来生活,因这些都是天上国民的特色。


他以“基督也越来越近!”这句劝勉的话,就是对苦难中的信徒的习惯片语,来劝慰这两位教会的女同工,不要给纷争留地步。因主已得胜,并将凯旋而归,祂不断地更新这世界,这就是他所说的基督越来越近的意思。既然如此,我们就当以等候祂“回来”的心态,以全球复和为远象而活着。看来,彼此继续让矛盾存在,显然是极其不合适的。


教会获得“平安”的另外一个办法就是:看看那些真实的、可敬的、公义的、清洁的、可爱的、有美名的人,从拥有这些德行的人身上,看见神的恩典与临在的事实(8-9节)。


馈赠!(4:10-23)


在这封表达得较为亲密的书信里,保罗对腓立比教会通过以巴弗提所赠送的礼物,深表谢意。看来,腓立比教会非常慷慨,他们曾多次资助保罗的宣教事工(三次在马其顿,两次在帖撒罗尼迦)。


他也说,他在各样处境都能“知足”,这一态度并不是说,他傲慢地看待他们的赞助;反而,他把他们这些金钱上的赞助,升华为更高的价值,把它当作是祭物(18节)和蒙福的管道(19节),并能使神从中得荣耀(20节)。


收笔之时,再次问安和祝福他们,以示基督恩典的真实,和他们之间友谊的可靠。



思考问题:保罗将整个生命都与基督的福音认同,这样的态度,表明他因认识基督的缘故,自己的生命价值观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故此,他将一切全然奉上,也邀请他所感谢的对象如此行,因这是蒙福的道路。这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是否也提醒我们,在生活、工作和金钱上,哪些地方需要调整,以致我们可以成为保罗所感谢的对象?另外,腓立比教会多次支持保罗的宣教事工。你听后,有所触动吗?你曾经在金钱上支持传道人/宣教士,使他们可以继续无忧地工作,将对为我们舍己的主的感恩,落到实处?




▓ 本文插图选自圣经综合解读网https://cmcbibleread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