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2023圣灵降临期第20主日|圣灵与施洗约翰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570天前 | 246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31008圣灵降临期第二十主日|圣灵与施洗约翰
《路加福音》一章1-25节



讲道:(请点击下方播放按钮收听录音)


2023年10月08日主日讲道(第一部分)


2023年10月08日主日讲道(第二部分)


2023年10月08日主日讲道(第三部分)




经文:《路加福音》1章1-25节(和合本)

↑↓上下滑动预览经文


1-2提阿非罗大人哪,有好些人提笔作书,述说在我们中间所成就的事,是照传道的人,从起初亲眼看见,又传给我们的。3 这些事我既从起头都详细考察了,就定意要按着次序写给你,4 使你知道所学之道都是确实的。

 

5 当犹太王希律的时候,亚比雅班里有一个祭司,名叫撒迦利亚。他妻子是亚伦的后人,名叫伊利沙白。6 他们二人,在神面前都是义人,遵行主的一切诫命礼仪,没有可指摘的。7 只是没有孩子,因为伊利沙白不生育,两个人又年纪老迈了。

 

8 撒迦利亚按班次,在神前面供祭司的职分。9 照祭司的规矩掣签,得进主殿烧香。10 烧香的时候,众百姓在外面祷告。11 有主的使者站在香坛的右边,向他显现。12 撒迦利亚看见,就惊慌害怕。13 天使对他说:“撒迦利亚,不要害怕。因为你的祈祷已经被听见了,你的妻子伊利沙白要给你生一个儿子,你要给他起名叫约翰。14 你必喜欢快乐,有许多人因他出世也必喜乐。15 他在主面前将要为大,淡酒浓酒都不喝,从母腹里就被圣灵充满了。16 他要使许多以色列人回转,归于他们的神。17 他必有以利亚的心志能力,行在主的前面,叫为父的心转向儿女,叫悖逆的人转从义人的智慧。又为主预备合用的百姓。”18 撒迦利亚对天使说:“我凭着什么可知道这事呢,我已经老了,我的妻子也年纪老迈了。”19 天使回答说:“我是站在神面前的加百列,奉差而来,对你说话,将这好信息报给你。20 到了时候,这话必然应验。只因你不信,你必哑巴不能说话,直到这事成就的日子。”21 百姓等候撒迦利亚,诧异他许久在殿里。22 及至他出来,不能和他们说话。他们知道他在殿里见了异象。因为他直向他们打手式,竟成了哑巴。23 他供职的日子已满,就回家去了。24 这些日子以后,他的妻子伊利沙白怀了孕,就隐藏了五个月,25 说:“主在眷顾我的日子,这样看待我,要把我在人间的羞耻除掉。”



   


2023年圣灵降临期 20 | 圣灵与施洗约翰

《路加福音》1章1-25节


引言


许多时候当我们看一些电影或电视剧时,屏幕上常常会提示:本剧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不言而喻,这说明该影视剧不属于历史纪录片,其中全部或部分属于编撰。


但是当我们阅读路加福音时,一方面发现它不同于其他的福音书,其他福音书都是直奔主题,但是路加却在正文开始之前加上序言;另一方面,作者同时藉此强调,他写作的目的是叫人知道所学之道都是确实的,而非像许多的影视剧有些许虚构成分。


路加之所以加上这个序言,是基于路加福音特别的读者,与其他三卷福音书相比,路加福音的序言让我们看到它是以培育和牧养外邦信徒为目的,路加开宗明义称呼:提阿非罗大人哪。提阿非罗是外邦人的名字,直译为上帝的朋友。所以,可能是真有这个人,也可能是象征相信上帝的外邦人。


在第一世纪,基督信仰面对社会压力和误解,罗马人对古旧的宗教传统,比如犹太教,一般都采取较宽容的态度,但对于他们不熟悉的新兴信仰,却抱有极大的怀疑,害怕这些会影响甚至扰乱他们的社会安定,威胁罗马政权。


路加写作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要陈述基督信仰不是什么新兴的教派,而是源于犹太教的信仰。基督信仰所宣扬的并不是不合法的信念和行为,更不会破坏社会秩序,路加希望外邦读者对基督信仰有正面的认识和了解,藉此坚固和建立他们的信仰。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路加在序言中表达了他写作的原则。首先,他指出在他之前已有许多人尝试阐述基督教起源的历史基础,所有记述是基于发生在他们中间的事件。其次,他也注意到“我们中间流传的早期门徒的目击记录”有特殊地位,他们可以证实“从起初”所发生的一切事,是亲眼所见的。第三,路加定意要“审慎地记述”,他对所有记载的事件做过详尽的调查。最后,他务求按着次序清楚讲述这个福音的事件。


我们今天来看这福音事件的起头,就是耶稣基督的开路先锋施洗约翰的起源,透过这段经文让我们认识到:人纵然失信,神仍是信实的(提后2:13)。


一、 义人也会经历艰难(5-7节)


1、  出身-尊贵(5节)


5节「当犹太王希律的时候,亚比雅班里有一个祭司,名叫撒迦利亚。他妻子是亚伦的后人,名叫伊利沙白。」


路加在这里首先将约翰的生平和事奉置于当时的历史和政治架构中。犹太王希律就是大希律王,他于主前三十七年至四年期间作犹太人的王,统治犹太、加利利和撒玛利亚地区。在罗马帝国的政治体制中,希律王是一个地方民族的管治者。大希律作为一个历史性的人物,在这里更是为了突出后续事件如同希律的统治一般,并非杜撰,而是真实的人物和事件。


这一段事件的主人公撒迦利亚和伊利沙白,他们都是出身于祭司家族。


撒迦利亚是亚比雅班的一名祭司,而他的妻子伊利沙白是第一任大祭司亚伦的后裔。


我们对圣经有所了解的话就必然晓得,以色列其实是个祭司的国度,祭司制度是神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后在西奈山上亲自设立的,祭司的主要职能是侍奉神,作神人之间的中保,向神献祭烧香,替百姓赎罪,由利未人亚伦作首任大祭司,以后由他的后代世代相袭(出29:1-37;民3:1-4)。以色列宗教的中心是一种与神的关系,这些关系是基于神与他们之间的约,在这些与神之约的关系中,以色列的祭司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不管是哪一种“契约”崇拜,都需要祭司的助力作为前提,并且也只有祭司能够做出这种举动。简单来说就是,古时候以色列的祭司需要在圣殿中,代表全体以色列人向神进行献祭,才能和神缔结契约。从这个角度来说,祭司可以说是人和神立约的桥梁。就此可见祭司在以色列群体中具有尊贵的身份和地位,而且这种身份不是来自于后天的努力,而是承袭而来的,所以撒迦利亚和伊利沙白从出生来看都是十分尊贵的。



2、  品行-称义(6节)


6节「他们二人,在神面前都是义人,遵行主的一切诫命礼仪,没有可指摘的。」


所谓义人所指的不是道德伦理上的完美,而是敬畏神和追求祂的喜悦,他们的生命如同约伯一样在神眼里「完全正直,敬畏神,远离恶事」。


路加描述这对夫妇作为义人的表现:遵行主的一切诫命礼仪,没有可指摘的。


在原文中,诫命礼仪就是指诫命律例,这个词表达撒迦利亚和伊利沙白对神的忠心,就如同神对亚伯拉罕的描述:都因亚伯拉罕听从我的话,遵守我的吩咐和我的命令、律例、法度(创二十六5);而没有可指摘的更可能是取自有关亚伯拉罕的传统:神吩咐亚伯拉罕说:我是全能的神,你当在我面前作完全人(创十七1)。既然这节提到诫命律例,没有可指摘也就应该描述这对夫妇谨守神的律例,因此他们就被称为义人。就如同保罗一样忠心地遵行律法,所以保罗声明「就律法的义说,我是无可指摘的」(腓三6)。


总之,这里谈到撒迦利亚和伊利沙白的品行是指他们忠心地事奉神,而不是说他们无罪。他们如同摩西、大卫等神的仆人一样是讨神喜悦的人。


3、  处境-无子(7节)


7节「只是没有孩子,因为伊利沙白不生育,两个人又年纪老迈了。」


撒迦利亚和伊利沙白这对出身尊贵、品行敬虔的夫妇却经历着一件生命的憾事:他们没有孩子。诗篇的诗人说: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所怀的胎是祂所给的赏赐……凡敬畏耶和华,遵行祂道的人,便为有福……你妻子在你内室,好像多结果子的葡萄树;你儿女围绕你的桌子,好像橄榄栽子。(诗一二七3;一二八1、3)。可是伊利沙白却不生育,而且几乎生育对他们来说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他们两个也已经年纪老迈了。


加百列带来好消息,以利沙伯:要把我人间的羞耻除掉_利亚


不生育对于今天的社会也许不算什么,甚至有许多夫妇有意选择成为「丁克」一族。但在撒迦利亚和伊利沙白的社会,不能生育不单是夫妇的遗憾,妻子更会因此而在社群中承受羞辱。这对敬虔被神看作是义人的夫妇生命中却经历着如此又大又难、似乎无力回天的困境。


《神的应许》歌中唱到:神未曾应许天色常蓝,人生的路途花香常漫,神未曾应许常晴无雨,常乐无痛苦,常安无虞。所以对于历代以来神眼中的义人,如亚伯拉罕、摩西、大卫、约伯,甚至包括主耶稣自己和祂的跟随者们,何尝不是在生命中经历各样的艰难,甚至耶稣坦白的告诉祂的跟随者:「我差你们去,如同羊进入狼群。所以你们要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你们要防备人。因为他们要把你们交给公会,也要在会堂里鞭打你们。并且你们要为我的缘故,被送到诸侯君王面前,对他们和外邦人作见证。」义人生命中经历艰难似乎是常态。


二、 义人事奉伴随惧怕(8-12节)


1、  掣签-有份(9节)


掣签是从众多选择中做出抉择的一种确定神谕的方式。在旧约时代,人们确定神的旨意(民二七21)、分地(书十八11等)、分配军职(士二十9)时都曾用掣签的方式;他们还用掣签来定下被掳归回时定居耶路撒冷的人选(尼十一1),决定如何分配祭司和利未人的工作(代上二十四5-18)。很可能以色列的首领也是通过掣签的方法查实了亚干和约拿单的罪。以色列人还用掣签的方式解决争端(箴十八18)。新约中,执行耶稣死刑的兵丁拈阄分他的衣服;使徒们掣签选出马提亚代替犹大。所以在犹太人的圣殿里,他们也以这样的方式决定谁有资格进入圣所履行烧香的服事,而这次撒迦利亚有幸有份于这一殊荣,这一切都是出于神的旨意,是神要在他身上显明祂的计划和恩典的时刻。


2、  事奉-尊荣(8-10节)


耶稣时代的祭司制度依旧按照大卫时代的传统,把祭司编成24班次(代上二十四),每班次约有18000人,除了犹太朝圣节期以外,祭司一年在圣殿中工作两星期。


撒迦利亚属于其中第八班次的亚比雅班,当下正逢撒迦利亚的班次当值供祭司的职分。因为每班祭司人数众多,祭司一生只能进入圣所烧香一次,有些祭司永远得不到这份殊荣,撒迦利亚藉着掣签成为本次进殿烧香的人选。


所以,对于撒迦利亚来说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刻,是一份无与伦比的尊荣。路加并未说明他烧香究竟是在献晨祭或晚祭的时候。按照当时的犹太文献指出,必定有多个祭司陪同负责烧香的祭司进入圣殿,协助祭礼的工作,在准备工作完成后其他祭司必须退出,只留下撒迦利亚一个人在里面;预备好之后,他就把香献上。此时,敬拜之人在外院等候,直到烧香的祭司尽完他的职责,此时众人的眼目都在期盼这一位事奉者透过烧香带来神的旨意,可谓是一个庄严神圣,充满荣耀的时刻,对于撒迦利亚来说这样的事奉实在是一份尊荣。



3、  处境-惧怕(11-12节)


当撒迦利亚在祭坛前烧香之时,天使向他显现,神在这一个重要的时刻要开始祂奇妙的作为,祂将要宣告祂对人类的救赎计划。但天使的出现令撒迦利亚感到惊慌害怕。当然这几乎是所有旧约时代与神相遇之人的反应,先知以赛亚看见这一幕的时候说:祸哉!我灭亡了!因为我是嘴唇不洁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洁的民中,又因我眼见大君王万军之耶和华。(赛六5)祭司身为神人之间的中保或桥梁,他们透过烧香把百姓的祷告带到神面前,同时把神对百姓的旨意带给百姓,可是他们的处境却是心存惧怕,因为对于他们来说神的临在可能是赐福,也可能是审判;可能是个人性的,也可能是群体性的,甚至连摩西来到神面前都心存恐惧战兢(来十二21)。


成为一个服事主的人是何等荣耀的一件事,保罗谈到自己成为新约的执事是一份充满荣光的职分,有着极重无比的荣耀。而且我们也不会向那些旧约的事奉者,反而可以坦然无惧的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来四16)。但这一份应许却使许多人失去敬畏之心,忘记了神也是忌邪的神、是审判之主。所以对于跟随主的事奉者我们不必像旧约时代的事奉者心存惧怕,但我们却不可失去敬畏之心。


多年前,我参加一个特别的课程,其中一位牧者分享一个教会的重要同工,因着犯罪被教会执行纪律,可是这位同工不但没有因着执行纪律而心生悔改,反而离开服事的教会在原来地址的对面另起炉灶,开始一个新的教会,一个服事的人若不知道自己服事的对象,失去了那一份敬畏之心是何等的可怕、可怜、可悲。


三、 义人也会缺乏信心(13-18节)


1、  应许之子


天使因着撒迦利亚的惧怕,首先给予他安慰,天使之所以向他显现是因为他的祷告得蒙应许。天使接下来的话语更是表明,这个祷告并非平常的祷告,而是关乎他们夫妻早期求神赐给他们一个孩子的祷告。而且这个孩子不只是带给他的父母撒迦利亚和伊利沙白喜乐,更是有许多人因着他的出世而喜乐。因这个蒙应允的祷告同时超越撒迦利亚个人性的祷告,而是包含了以色列百姓,以及祭司们长久以来为以色列得蒙拯救之事的祷告,也许这也是撒迦利亚烧香之时为百姓的祷告。


从约翰出生后,撒迦利亚的颂赞中我们可以更进一步的明白,一章67-79节「主以色列的神是应当称颂的,因他眷顾他的百姓,为他们施行救赎……孩子啊,你要行在主的前面,预备他的道路,叫他的百姓因罪得赦,就知道救恩……」。这个应许之子要成为神所使用的器皿,他要行走在那位将要来的救主面前为祂预备道路,叫人知道救恩。他的降生宣告神眷顾怜悯祂的百姓的日子将要来临,在黑暗死荫里的人将要被引到平安的路上。他的降生也是关乎万民的,所以许多人也会因他而喜乐。



为了达成此一目的,天使继续宣告这个孩子出生后的身份,以及将要如何预备自己和将要肩负的使命。这个将要出生的约翰在神的计划中担当重要的责任,他被称为「大」是因为他将成为那个将要来的救主之工作的见证和开路先锋。为了完成神的计划,他将要过禁欲的生活,就像那些特别的属神子民的许愿,以表明自己要委身给神。他预备自己不可以喝任何的酒,由于在当时的文化中,包括义人在内,大部分人都会喝一点酒,因此,这道命令显明约翰特别奉献归给神。他要时时刻刻、从始至终预备自己合乎主用。


就如同旧约中许多被神使用的先贤一样,约翰在母腹中就被圣灵充满,他将「有以利亚的心智能力」,负起「行在主面前」的责任,并且要「使许多以色列人回转,归于他们的神」。天使在这里的宣告暗指玛拉基书三章1节和四章5节,约翰要成为那将要来临之新时代的先知,他如同以利亚一样大胆的指责罪恶,与权势对抗,挑战偶像崇拜的推崇者,呼召人悔改,引领整个民族归回神和归回公义,为主预备合用的百姓。以赛亚四十3节「在旷野预备耶和华的路,在沙漠地修平我们神的道。」神的子民必须做好准备回应神,才能让神好好的带领他们,约翰的使命正是为了协助他们做好准备迎接新纪元的来临,他宣告家庭要得到复和,父亲和儿女的心要转向对方。他肩负的使命就是为主预备道路,预备人心,在主来临之时可以正确的回应。


2、  处境-不信(18-20节)


正如同撒拉听见神的使者对亚伯拉罕说:到明年这个时候……你的妻子撒拉必生一个儿子……撒拉心里暗笑,说:我既已衰败,我主也老迈,岂能有这喜事呢?(创十八9,12)


年老正直的祭司撒迦利亚,也不是凭信心仰望神,而是注目于自己和妻子的境况,对天使的话表示怀疑:已经年老了,怎能成为父亲呢?像伊利沙白这样老迈的妻子,又怎能成为母亲呢?撒迦利亚满腹狐疑,他说道:这不可能,不可能有这事,我们做不到。他希望可以藉着某种凭据来确定这是真实的。


对于撒迦利亚来说,这就是不信,是神所不喜悦的。撒迦利亚实际上是在怀疑,神是否有能力成就祂自己的话语!他忘记了先祖亚伯拉罕老来生子的经历?难道他以为自己生理上的限制能妨碍全能神的作为吗?他完全忘记了神是全能的神。


撒迦利亚虽然是那样一个敬畏神,遵守神一切的律例典章,虽然在这一切事上无可指摘,但是他依然会因着现实的处境和经历失去盼望,对神缺乏信心。


其实我们如果反省自己的话,我们的确也会如此。我自己在生命的经历中的确有这样的软弱和失败,虽然在众人面前表现的很有信心,很刚强,但是心中的那种无望和无助,许多时候只能以“就接受现实吧”来麻醉自己。过去几个月我生命中有许多个挑战,其中有件事情让我久久不能释怀,我一直跟神摔跤,每天来到神面前都有十万个为什么,甚至认为神根本不在意,也不听我的祷告,甚至如同诗人呐喊:我实在徒然洁净了我的心,徒然洗手表明无辜。但事实证明我是何等的小信,神竟然以我想象不到的方法把我从困境中救拔出来,让我经历祂是何等的信实。


四、 神以信实回应义人(19-25节)


1、  不信记号(19-20节)


因着撒迦利亚的不信,加百列一方面告诉他,自己是神身边的加百列,加百列名字的意思是属神的人,他在神面前的地位显出他的尊荣,也表明他宣告之真实;同时加百列给撒迦利亚一个记号,叫他「哑巴,不能说话」。经文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神的使者要给他不能说话这记号,或许使者是要刻意强调这事必须暂时隐藏,又或许要让撒迦利亚接受一个短暂的教训,总之撒迦利亚哑巴成为他不信的记号。


2、  神之信实(21-25节)


当撒迦利亚完成圣所的服事之后,他的妻子果真应验,在看似不可能的境况下竟然怀孕,神以不可思议的方式成就了祂的应许,以对这个不生育妇人的眷顾,除去她的羞耻。伊利沙白说,主在眷顾我的日子,这样待我,要把我在人间的羞耻除掉。眷顾一词在旧约中也用于形容受辱者蒙恩,以及处境得到扭转。但是这里的眷顾不只是临到伊利沙白一人,因为约翰的诞生代表着神眷顾祂的百姓,正如撒迦利亚的名字是神记念,神透过撒迦利亚的家庭事件宣告祂记念自己与百姓所立的约,在日期满足之时,以祂的大能施恩拯救祂的百姓,开始了对整个人类的眷顾。


罗马书三3「即使有不信的,这又何妨呢?难道他们的不信就废掉神的信实吗?」虽然撒迦利亚不能以信心回应神,但是神依旧以祂的信实成就祂要成就的工作,使祂的救赎计划不被耽延;人虽以不信回应,但神仍然要成就祂的应许。今天无论人多么的缺乏信心,神依旧是信实的,祂必然按照自己的计划,成就自己对祂百姓的旨意。



总结:人纵然失信,神仍是信实的

 

一、   义人也会经历艰难


二、   义人事奉伴随惧怕


三、   义人也会缺乏信心


四、   神以信实回应义人




代祷事项:




1、 为弟兄姐妹祷告,让我们学习不凭眼见,不看环境,单单相信神。在祂没有难成的事,祂必照着祂应许的垂听我们的祷告,在看似不可能中为我们成就大事。


2、 为众教会服事的工人祷告,虽然我们身处新约时代,因着耶稣基督这位大祭司,我们可以坦然无惧来到神的施恩宝座前得怜恤、蒙恩惠,但是我们要知道祂是神,我们要存敬畏之心事奉祂。





▓ 正文图片来自百度和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