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10月4日 | 直奔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百十九篇 32节
32你开广我心的时候,
我就往你命令的道上直奔。
省思:
神给人的诫命
并非一条须匍匐爬行的崎岖路,
也不是一条墨守成规的窄道,
而是一条可供奔跑的宽广路:
“在每日升起的太阳下,
我坦然地纵情奔跑”
(Dylan Thomas,“Fern Hill”)。
祷告:
神啊!
真是太好了!
我发现祢的命令
并不压制、规限、束缚,
反而让我在基督里
那种轻省、开放的生活中
获得自由,
我奉祂的名感谢你。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列王纪上 第三章
3章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3章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上图:古埃及第二十一王朝倒数第二位的法老西阿蒙(Siamun,主前986-967年在位)的铜制人面狮身像,现存于卢浮宫。第二十一王朝实际上只能统治下埃及,底比斯阿蒙神的大祭司(Theban High Priests of Amun)控制着中埃及和上埃及,表面上承认法老,但实际上权力和法老一样大。西阿蒙的权力受到限制,所以选择用结亲的方式与所罗门建立联盟。)
列王纪上 第3章|所罗门施政
三至五章,是所罗门施政的具体叙述。在第三章,这一段被后人传为佳话——被称为是所罗门王的善举,他为求治国的智慧,谦卑寻求雅威,同时带出了另外两个主题:福荫所罗门治理以色列;与准备建圣殿。
1至3节,带出三至十一章的主题:
1)所罗门与外邦女子通婚(1节),他“成为埃及王的女婿”,令人感到不安。这是所罗门最重要的外交策略,也因此缔造了一个四境太平的景象。最终造成王国上行下效,崇拜外邦偶像,背离雅威。
2)大兴土木(1节),制造了一个看似辉煌的世代,却使百姓常年劳苦,不得安息。最终导致王国迅速土崩瓦解,也导致十个半支派分裂出去。
3)所罗门既敬拜雅威又在邱坛献祭(2-3节)。这是他信仰的写照,他没有背离雅威,但也没有忠诚于雅威。大多数的邱坛都设有向外邦神祇献祭而用的偶像(代下33:19),包括亚舍拉偶像、立起的石头等;有些可能有古时流传下来的庙宇(王下:21:3),或是小型建筑物,以保存圣物。这些地方对敬拜雅威构成威胁。而由所罗门王朝开始,对邱坛较为包容,这也导致了异教的混合,最终成为叛教的重要原因。
这些就是他施政的性质,他作梦的记载是要解决“他要施行怎样的管治”,他竟承认自己经验不足(他其实已经处理了亚多尼雅、约押和示每),求神给智慧和公义管理百姓(7-9节)。他倾向于判断是非!叙事人评价他就此蒙主喜悦。或许这是出于对所罗门尚有治国之心的赞誉。
在三章16至28节的故事中,就将他所求来的智慧实习出来。果然,以色列众人看见了他心里有上主的智慧,他能够断案(对比以前所作的),比一至二章显然进步了。但令人感到纳闷的是,他所采用的方法——依然与第一、二章无异,以杀戮来恐吓那两个妓女。到今天为止,我们难以看到所罗门作为君王仁慈的一面。
那个真正的母亲,看到孩子将要受到所罗门所颁布的死亡命令的威胁,她爱子心切,流露出恐慌,紧张地要求王不要杀死孩子(24-26节)。这不正与所罗门王的冷血形成对比吗?那么,所罗门所拥有的智慧,算是哪一类型的智慧呢?可是,举国上下都佩服王的这种判断的智慧。
每日默想:
你会如何评价所罗门王在神面前的谦卑?他所求的智慧被历代基督徒传为佳话。你认为基督徒为何会如此欣赏所罗门在这里的求问?另外,所罗门获得的智慧,对他治理国家有实际的帮助吗?你能列出一些实际例子来说明吗?
列王纪上 第四章
4章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4章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上图:所罗门划分的行政区。)
列王纪上 第4章|所罗门的政要
这一章,是对所罗门的智慧彰显于行政上的描述,包括他选择内阁成员(1-6节),及地方长官(7-19节);重整宫廷及圣殿所需之供应、税务及劳工(20-28节)。最后总结所罗门王所拥有的过人的智慧。
先是对其官员的介绍:
祭司、书记、史官、军政要人、祭司长,吏长。这有些延续大卫时期的模式,他加入了几项大卫时期没有的职位,尤其突出的是——他任命亚多尼兰掌管服苦役的人(6节),以及大费周章地描述了所罗门所设立的、为王和王的家庭提供食物的十二个官吏(7-19节)。他们的主要责任是经营本区的自然和人力资源,确保这些地方性资源,能够更加有效地使国家得益。看来王及王家成为了王国最大的消耗者,他们享受各种特供。另外,由于每个区域,都要每年负责王室的开支一个月,这些开支等于就是在宗教性的什一奉献之外的定期赋税,这策略也有效地削弱了地方性的自治。
20至25章报道了所罗门每天的消耗,他确实很富有,问题是,真的是雅威让他如此奢华吗?当然,百姓也都跟着吃喝快乐(20-21节)!22节所记载的每日供奉给所罗门宫廷之五谷和肉食的数量,与其他和埃及法老同等的君主相若。所用的埃及词语“歌珥”,可能是模仿埃及、迦南,或非利士诸国的官方记录[1]。
接着的26至28节,描述了他拥有的带车的马匹四万,马兵一万两千人。
看来,无论从中央官员、军政要人、各方官吏、管控苦役、王室供应、还是军事实力,所罗门执政都显出一片繁华之景象。他成功地将大卫时期十二支派那种较为松散的联盟,转化为中央集权的帝国模式。
叙事人情不由衷地赞誉起他来,说是来自雅威的赏赐,赐给他超越所有人的智慧。他的智慧除了上面那些在治国之外,还有在诗赋、文章、植物、动物以及园林建设等类。有一时名噪天下,众星捧月、万国景仰之势(29-34节)。
不过,令人感到讽刺的是,很快致富强国的所罗门,似乎抽干了国中的财富,等于是透支了人民对他的信任。因强大的帝国、繁复的官僚体系,需要庞大的支出来维持。那么,就必须让许多人服苦役,制造财富来满足庞大的行政花费及王室奢华的开销,这势必造成社会人群严重的两极分化,这也正是需要有管理服苦役的这一部门的原因。也就是说,所罗门很大程度上靠施行苛政来维持帝国的繁荣。结果,当他死了不久,国家很快一分为二。
每日默想:
你会如何评价所罗门在国家体制上的那些建树?你觉得假如要用申命记十七章14至20节里的对君王的正面要求,和撒母耳记上八章11至18节的负面评价,来评判所罗门的政绩的话,你会如何评价?
[1]参华尔顿、麦修斯、夏瓦拉斯著,李永明、徐成德、黄枫皓译:《旧约圣经背景注释》(台湾:校园,2006),页503。
03
每日加量
以弗所书 第四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上图:「身体只有一个,圣灵只有一个,正如你们蒙召同有一个指望」(弗四4)。)
《以弗所书》第4章 | 天上倒影在地上
前几章,保罗说,因着基督的死里复活,重新定义了神——需要透过基督耶稣来认识祂;也重新定义了如何成为祂的百姓——需要通过耶稣基督才能成为独一神的儿女,以及重新定义了以弗所人的未来——通过耶稣基督和圣灵所建造的新世界,来看他们的未来。
这种被称为“天上”的画景,对于信徒的行事为人,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第二部分(4-6章),他从受苦、合一、爱和饶恕这四方面来详解:
1、受苦
保罗再次提醒他们,他是为主的缘故而下狱的,那他对以弗所人所要求的“既然蒙召,行事为人就当与所蒙的恩相称”这一类的话,就很有针对性了。他期盼以弗所人能效法他,这种以受苦的姿态来倒影基督的服事方式,因为这是恩典的模式,基督正是以受苦的模式,将恩典浇灌在他们身上的。
2、合一
所以,他们要在生活上与所蒙的恩相称,将这天上的形象倒影下来,那基本的焦点就是:用合一来抗衡世俗风气,只有一位主,那所有的分离都是不可思议的;其次,要将神所赐的多样化恩赐贡献出来,建造教会,至终使身体渐渐长成,与元首基督的身量相称(13节),而追求合一势必会带来受苦。
3、爱
要在生活上与所蒙的恩相称,还需要小心世俗风气骗人的手段,以及邪恶的本质(14节)。那与之抗衡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爱(合一的另外说法)(15-16节)。同时,要意识到基督徒圈外的生活情形,主要的表现就是:与神隔绝,道德的沦丧(17-19节)。而我们是基督的学生,要彻底离弃前世(旧人,这世界)的模式,就要立志从善——活出新造(今生)的模样:以基督为模范,有着真理、仁义与圣洁的特征(23-24节)。
4、饶恕
不过,立志归立志,要活出新人的模样,不可避免地会与外界的力量产生冲突。我们则要刻意逃避这外界种种不良、罪恶、损人又不利己的生活样式,更要学习的是:神的恩慈、怜悯,以及饶恕,以此来将神的形象彰显于地!(25-30节)
思考问题:
保罗对新人(我们今生)的生命形态,与旧人对比性的描述,有没有带给你“不可言喻”的喜乐,以致惊叹神的恩典浩大?假如我们要活出这蒙恩的使命,并在教会中实践,最关键的几点是什么呢?
▓ 本文插图选自圣经综合解读 (cmcbibleread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