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9月26日 | 房角的头块石头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一八篇21-25节
21 我要称谢你,因为你已经应允我,
又成了我的拯救。
22 匠人所弃的石头,
已成了房角的头块石头。
23 这是耶和华所作的,
在我们眼中看为希奇。
24 这是耶和华所定的日子,
我们在其中要高兴欢喜。
25 耶和华啊,求你拯救;
耶和华啊,求你使我们亨通。
省思:
神乃赐生命的主,
但我们受死制约的思维
却看不到这一点,
因为那太超乎我们一般的认知,
就弃之不予承认。
神却不顾受拒,
再一次用我们所弃的,
在救赎中重建我们的生命,
将我们聚合于永恒。
祷告:
神啊,
我的想象太缺乏信心,
我的信心也太缺乏想象,
往往不能看见、
珍惜就是在眼前的东西!
竟急躁地拒绝祢耐心提供的帮助!
请在耶稣基督里,
以祢的耐心接纳,
胜过我一切的急躁拒绝。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撒母耳记下 第十一、十二章
11章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12章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11章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12章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撒母耳记下》第11章|大卫抢夺乌利亚之妻
十一章是大卫人生重大的转折点,也是王朝的转折点。在约押与亚扪人、亚兰人征战期间(撒下10章,12章26-31),在宫中闲来无事的大卫,为一个女人而毁了一切!经文以一系列的对比,来揭露大卫不为人知的罪恶!
当列王出战之时,大卫在王宫的平顶上游行(1-2节)。别人在冒死,而他却在消磨时间。
那时拔示巴的月经才洁净,而大卫差人去将妇人接来(4节),显出大卫的不洁与不法。
他与拔示巴(别人的妻子)同房后,就让她回家去了(4节)。他在得知拔示巴怀孕后,差人到约押那里,要他打发赫人乌利亚到他那里(6节)。大卫完全在操控乌利亚夫妇。
大卫向乌利亚问约押好,也问兵好,又问争战的事怎样[1](7节)。叫他回家去,洗洗脚。随后送给他一份食物[2](8节)。暴露出大卫的虚假,想嫁祸于人。当大卫得知乌利亚三次没回家,就问乌利亚说,你从远路上来,为什么不回家去呢(10节)?
乌利亚对大卫说:“约柜和以色列与犹大兵都住在棚里,我主约押和我主(或作王)的仆人都在田野安营,我岂可回家吃喝,与妻子同寝呢?我敢在王面前起誓(原文作我指着王和王的性命起誓),我决不行这事”(11-12节)。这显出大卫的掠夺本性。
乌利亚没回家就打算回军营去了。大卫写了封死亡的密信与约押,交乌利亚随手带去[3]。约押围城的时候,知道敌人那里有敌军的勇士,便将乌利亚派到那里。在这里,看出乌利亚的忠贞,反衬出大卫的阴毒。
乌利亚的妻听见丈夫乌利亚死了,就为他哀哭。当哀哭的日子过了,大卫差人将她接到宫里,她就作了大卫的妻。叙事人总结出大卫一贯的作风,目的达到了,万事大吉!
03
今日默想
我们从大卫与拔示巴和乌利亚(撒下11:1、27),他和亚比该及拿八(撒上 25:1-42),以及他与米甲和帕铁(撒下 3:12-16;6:16-23)之间的事件,来思想大卫在女人这方面的罪恶。
三次的后果没有两样,一定有相关的人为此而死!和乌利亚同死的有“大卫的仆人”[4];
与亚比该那次,就死了拿八;将米甲夺回来那一次,死了押尼珥,这次也与约押有关!
当“乌利亚的妻听到乌利亚死了,就为他哀哭”,这仿佛在指控:大卫贪恋别人的妻子,她们后来成为他的妻子,原来是别人的,是夺来的。而大卫对乌利亚妻子的哀哭无动于衷,“哀哭的日子过了,大卫差人将她接到宫里,她就作了大卫的妻”。大卫并不关心拔示巴,就像他对亚比该一样。叙事人是想让我们明白:前前后后的大卫没有两样……大卫霸占了拔示巴,杀了她的丈夫,“罪恶毁了他自己的一生。”[5]
你对大卫三次主要的恋情有什么看法?
[1] 福尔克曼(Fokkelman)说:“乌利亚的回答并没有记载下来——一个意味深长的悬隔,象征出大卫只不过任凭他说话,却不关心他说什么。”参包德雯:《丁道尔旧约圣经注释:撒母耳记上下》,页266。
[2] 包德雯说:王的礼物是要让乌利亚感觉他是多么受王的欣赏。同上。
[3]王那杀自己的死亡密令由自己带上,大卫是要让乌利亚觉得他是多么受重任。
[4] 在约押的回话中,提到一个妇人,接着就说到“乌利亚”,约押是要说:这失败不在于我,而在于你!意味着,约押完全知道大卫借刀杀人的狠毒伎俩。
[5] 福尔克曼:《圣经叙事文体导读》,页86。
《撒母耳记下》第十二章 | 大卫被拿单斥责
大卫竟然干了与外邦君王无异的恶事!这正是拿单责备他的原因[1]。
拿单用富人欺压穷人的案件讲给君王大卫听(1节)。言下之意,希望大卫这位“贤君”能作出公正的裁决。富人有牛群羊群无数,而穷人只有一只小母羊羔,他像对待女儿一样对待这只羊羔,亲手喂养它(2-3节)。而富人不愿用自己的牲畜款待客人,夺了穷人宠爱的羊羔,把它杀了(4节)!
大卫一听,都气炸了!在他“贤明”管理下的地盘,竟然有这样卑鄙的人!竟然发生这等冤案——“我指着永生的雅威起誓:行这事的人该死”(5-6节)!
拿单趁机与他针锋相对:“你就是那人”(7节)!他接着宣告雅威的话:神膏他……救你……赐给他……使他不但得到扫罗的国权,也得到了扫罗的妻妾[2]。甚至,他若要求更多妻妾,一定还可以得着更多(8节)。
但他竟然和扫罗一样,藐视雅威的话语和祂的权柄,作恶事(9节),借亚扪人的刀杀害赫人乌利亚,将他的妻子抢夺过来。难道这不和那位富人抢夺穷人的羊羔一样吗?更何况,那位富人只抢了羊羔,没有杀害穷人,而他不但抢人之妻,还杀了别人(10节上)!
雅威随即施行刑罚,说刀剑必永不离开他的家(10节下),而且他的妃嫔也会被别人夺去,像他夺了拔示巴一样(11:4);还要在光天化日之下暴露他的羞耻,使众人目睹雅威对他的报应。
大卫听后,鼓起勇气自卑认罪。拿单旋即宣布:“雅威已经除掉你的罪,你必不至于死,得了赦免”(13-15节)。然而,赦免并不意味雅威的审判,就此罢休,他“藐视雅威”的第一个恶果:与拔示巴奸淫所得的孩子必定要死。在15节至23节记述了审判速速应验——大卫的孩子得病了。
大卫禁食、不眠达一周之久,妄想通过这般虔诚,避开拿单所宣布的死亡的咒诅,但他的祷告是枉然的。当大卫知道孩子已经死了,反倒恢复了正常的生活,进雅威的殿去敬拜,也不再禁食(19-20节)。因他知道无法挽回事实,有一天,他也必往孩子那里去(21-23节)。
事后,神对大卫悔改的作出回应:
1、拔示巴与大卫生了第二个儿子,大卫给他取名为所罗门[3],拿单赐给孩子名字:耶底底亚,意思是“蒙雅威所爱”(24-25节)!
2、神不计前嫌,将乌利亚牺牲而未竟之事成就了,约押与亚扪人的战争完胜(26-31节)。
每日默想
到头来,大卫似乎从犯罪行为中得到益处!虽然他曾经有罪咎感,但神却赦免了他;他犯奸淫所怀的孩子死了,然而他却得到了不应该得到的那女人[4]。
这些事情会让我们深感不公!然而,大卫的灾难还在后头,很快了,十三章就出现了!试评估大卫犯罪的后果。
[1] 以色列周遭国家的君王经常自诩为神明,比如埃及王法老。但在以色列的君王则是雅威的仆人。对他所管辖的黎民百姓没有至上的权柄,王必须遵行诫命(申17:15、20)。那么,祭司和先知就有监督君王的权柄。比如先知撒母耳就曾经责备扫罗(撒上13:12,15:13、20)。
[2] 按照当时的风俗,死去的君主的妻妾,由继位者接收。大卫接收了扫罗的妃嫔。他的状况与那富人一样,富人是牛羊成群,而他却妻妾成群。
[3] 从希伯来文 šālôm而来,意思是“平安”、“亨通”。
[4] 给我们另外一些思考的事情就是:拔示巴是大卫情欲的牺牲品,她受了许多苦:失去了贞洁、怀了私生子、失去丈夫、嫁给霸占她的大卫,还失去罪恶结合的孩子。
04
每日加量
加拉太书 第二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加拉太书》第2章 | 对呼召新的忠诚!
保罗的这一段自述,从四方面来反映他对呼召的忠诚:
1、忠诚的内容的转变
保罗说:从前他是为妥拉热心、残害教会的忠诚犹太教信徒,现在转变成为耶稣基督热心、神的忠诚使者。他这样的表白,是要说明:他传讲的福音,是祖宗信仰的延续,不过所忠诚的内容转变了。(1:13-16上)
2、忠诚于平等的福音
保罗提到,他是在去大马色的路上蒙救赎的,三年之后,才上耶路撒冷去见彼得和雅各等人(1:16下-24)。过了十四年,带着未受割礼的提多,再次去见他们。这样的表达,不是说他轻看耶路撒冷的领袖,目的是为了表明:他与彼得、约翰和雅各等人,在信念上是一致的,在职分上也是彼此平等的(2:7-8),包括他们之间所行的相交之礼,也是一致性与平等关系的反映。(2:1-10)
3、忠诚于相交之礼
保罗在安提阿指责彼得和巴拿巴,他这种做法的目的是:为何他们俩人要违背耶路撒冷的相交之礼呢?不和外邦信徒一同吃饭,意味着他们以前所一致认可的:外邦人只需要信基督耶稣从死里复活的福音,就可以成为神的百姓,这一事实无效了。而他们所说过的“无需持守犹太洁净之礼”,在神面前一样是洁净的,这个承诺也被破坏了。他们又在维护以前认为无关宏旨的事情。这难道不是自相矛盾吗?(2:11-14)
4、忠诚于舍己的基督
因此,保罗说:我们能脱离罪恶的世界(参1:4),也不是因“妥拉”、乃是因信耶稣。无论是谁,唯有信这位“舍己、从死里复活”的耶稣,才能成为神的百姓。他们原来所持守的妥拉,也与基督同钉十字架了,成为了基督复活前的预备。
如今,在基督里的人,都称义了:通过信耶稣基督,他们脱离了罪恶的世代,进入了上主的约里,成为了神的儿女(16节)。这种功效,是非妥拉(律法)所能达成的(2:15-21节)。
思考问题
香港学者曾思瀚曾批评:有些传道人成功的因素,不是他们所传的信息和人格,而是处世技巧和个人魅力!这与保罗严肃地对待呼召的态度截然相反。这带给我们什么警戒呢?为了使传道人能更全面、更严肃地教导福音真理,教会可以做些什么,以示我们愿意忠诚于福音,而不是在追求个人需要的满足?
上图:十字架曾作为一种古代死刑的刑具,流行使用于巴比伦、波斯帝国、亚兰、以色列、迦太基和古罗马等地,常用以处死叛逆者、异教徒、奴隶和没有公民权的人。在当时的社会,这种死刑方式是一种忌讳。由于消耗的资源很大,一年通常只会处死数人,对象是极度重犯。主后337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下令禁用此刑具。刑具的形状是两条架成十字形的原木。行刑前,犯人会先行背着十字架的横木游街,直至走到行刑场所。行刑方法是先把犯人的双手打横张开,并用长钉穿过前臂两条骨之间,把手臂钉在一条横木上,再把横木放在一条垂直的木上,再把双脚钉在直木上面,然后把十字架竖起来,任他慢慢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