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9月18日 | 祂听见我的声音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一六篇 1~4节
1 我爱耶和华,
因为他听了我的声音和我的恳求。
2 他既向我侧耳,
我一生要求告他。
3 死亡的绳索缠绕我,
阴间的痛苦抓住我,
我遭遇患难愁苦。
4 那时,我便求告耶和华的名,说:
“耶和华啊,
求你救我的灵魂!”
省思:
真是太奇妙了,
神竟向我们说话——
乃赐予生命、创造宇宙的话语。
同样奇妙的是--祂也听我们说话。
祂的聆听使我们所说的话有了意义,
将每人的祷告视为个别的心声。
祷告:
神啊,
我有时深感绝望,
以为祢既不说话,也不垂听。
每逢那种时候,请带我重温这诗篇,
想起耶稣基督——祂也曾感到绝望,
而现在却活着为我代求。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撒母耳记上 第三十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撒母耳记上》第30章|大卫打败亚玛力人
如今大卫幸免于攻打扫罗,却发生了另外一个悲剧。当他们回到洗革拉后,看见城被焚毁,家园全然荒废(1节)。那些未曾彻底灭绝的亚玛力人(15:17~33),利用他们不在的机会来报仇,掳走了他们的妻子和家人(2~4节),大卫的两个妻子也在其中。
这些因失去妻儿而悲痛的众人,却将怒气发泄在大卫身上,说要用石头打死他。幸亏耶和华神的帮助,使他的心得以坚固(6节)。
危急之际,大卫叫祭司亚比亚他把以弗得拿来,求问耶和华:“我可以追赶这群劫匪吗?”(7节)。当他获得肯定的答复后(8节),立刻带着所有战士,去追击那帮劫匪。然而,他们实在非常疲惫,而路程又非常漫长,毫无目标,不知那群亚玛力人的去向。其中200人已经精疲力尽,只得留在比梭溪(9~10节)。
幸运的是,在人迹罕至的旷野中,他们遇到一个垂死的埃及少年人,原来他是随着亚玛力主人攻击洗革拉的(11~14节),他因患病而被弃于路旁(13节)。
当这位埃及少年得到吃喝,恢复体力,又得到大卫的承诺:不杀他,也不交给他的主人的保证后,就作向导,带领大卫和跟随的人,找到了亚玛力人的营地。
黎明间,那群狂欢作乐,也毫无防备的亚玛力人,根本无力抵御大卫一行的突然袭击。经过一整天的混战,除了四百名骑着骆驼的少年人逃脱之外,所有的亚玛力人都被击杀了,而被他们掳去的那些家眷和物件,也全都被夺回了(16~20节)。
战后,当那些留在比梭溪的人(9节),出来迎接凯旋归来的军队,遭到军队中的一些恶人和匪类的拒绝。他们只准许获得归还的妻子儿女,但不得分享掠物(21~22节)。而大卫说:战争的胜利是耶和华赐的,所以掠物也是从耶和华来的。那些留在基地看守行李的人,与那些在前线作战的人,应该一同享受战果(23~25节)。
大卫利用这些掠物广结朋友,包括犹大长老及各地的人(23~26节)。或许他从这次的灾难中得到教训——没有盟友,很难存活下去。
03
今日默想
从亚弗回来之时,大卫与跟随的人,面对的是被毁、废弃的家园,而大卫甚至有被石头打死的危险。看来,他的身份──“耶和华的受膏者”,一样需要处理内部危机和外部的战争,更是要学习如何与神交往,与扫罗一样。
大卫确实是一个文武双全,善于与人打交道,功于心计,懂得趋利避害,也善于隐藏自己的本性,这点是扫罗无法相比的。
更重要的是:当他碰到困难时,就求问耶和华的祭司。这点与扫罗不同,扫罗碰到困难也问神,不过,却通过交鬼的妇人而进行。结果扫罗被审判以至于死,而大卫则因着他对神的信心,常常能像这里一样——“巧”遇亚玛力人的奴隶,使军队奇迹般地胜过亚玛力人。
也就是说:耶和华可以使大卫从灾难中获得帮助,也可以使扫罗在灾难中堕入死亡。
他们两个人的例子,给你我有些什么教训和启迪呢?
04
每日加量
哥林多后书 第八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哥林多后书》第8章 | 保罗的富足
假如哥林多人蒙恩是真的,假如他们与保罗之间的关系如父子一般,那么,现在是谈更实际、更深入的话题的时候了;假如他们切实悔改,已从罪恶中转回,是恢复捐献计划的时候了。
在前封信里,我们看到,因为教会内部出现的种种危机,给耶路撒冷的捐献没有完成(林前十六:1~4)。如今,保罗希望他第三次到访时,可收集捐献。他们如果不参与捐献给耶路撒冷,信心怎能是真实的呢?其实,捐献更是一个“蒙福的奥秘”。更何况,哥林多人是因着耶路撒冷的教会,而得到福音的好处。如今,耶路撒冷的教会,因着饥荒而受苦,那哥林多教会,当然有义务回馈他们:
首先,保罗要哥林多教会效法马其顿众教会。这个在极大的患难中,仍充满着大喜乐;在极穷之时,格外显出乐捐的厚恩的马其顿教会。他们认为捐献不是向别人施恩,乃是在恩典中有份(八1~5)。所以,保罗劝勉凡事富足的哥林多教会,要像极穷的马其顿教会一样——展现出实际的爱心来。因为往往在别人困难之时,正是考验自己的爱心的时候(八6~8)。
第二、他要他们效法主耶稣舍己利他的作为。耶稣基督本身自己是富足的、丰盛的,但却为了类如哥林多信徒一样的人,而自甘贫穷,至终使他们如今成为富足。是的,有什么东西,比得上在基督里所获得的救恩更丰富呢(八9)?
第三、保罗忍不住要把“蒙福的奥秘”告诉他们。当哥林多教会恢复这捐献时,别的教会也可以因此得到帮助和鼓励,也因之成为富足。将来有一天,当哥林多人不足之时,这些蒙受帮助的耶路撒冷教会,反过来也会帮助他们,使他们得富足。哥林多人应当掌握这“福音的贫穷与富足”的方法(八10~15)。
思考问题:保罗的“蒙福的奥秘”,如何调整我们的金钱观呢?我们会不会认为,拥有更多金钱才是蒙福的,并以为这是聪明之举呢?马其顿的教会对此怎么看呢?今天教会假如像我们所言——缺乏爱,那我们有无责任呢?会不会是因我们缺乏在金钱上为别人付出呢?我们有无责任,为那些在金钱上没有那么幸运的人而付出呢?
教会有些工作无法开展,会不会也因我们先满足自己的需要,最后才想起......的缘故呢?一个月10%,会不会太多了?我已很久没收入了,还要捐吗?“等到投资赚到钱之后,我一定捐一大笔”。这会不会是我们的想法呢?
▓ 本文插图选自美国画家和艺术教育家 威廉·梅里特·切斯( William Merritt Chase 1849 - 1916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