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3年9月15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687天前 | 350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大山踊跃,如公羊
2. 每日经文 | 撒上27章-大卫在非利士人中
3. 今日默想 | 如何看待大卫合神心意这一评论?
4. 每日加量 | 林后5章-保罗的期望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9月15日 | 大山踊跃,如公羊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百十四篇


1 以色列出了埃及,

  雅各家离开说异言之民。

2 那时犹大为主的圣所,

  以色列为他所治理的国度。

3 沧海看见就奔逃,

  约旦河也倒流。

4 大山踊跃如公羊,

  小山跳舞如羊羔。

5 沧海啊,你为何奔逃?

  约旦哪,你为何倒流?

6 大山哪,你为何踊跃如公羊?

  小山哪,你为何跳舞如羊羔?

7 大地啊,你因见主的面,

  就是雅各 神的面,

  便要震动。

8 他叫磐石变为水池,

  叫坚石变为泉源。

 

省思:

原无动于衷的山峦踊跃起舞,

平静的大海竟要奔走躲避,

阴郁的岩石则涌出泉源,

整个世界

都欣喜若狂地回应神

在救赎中所显示的大爱。

 

祷告:

神,

我不断遇见

一件又一件真正奇妙的事。

我简直不明白祢令人慑服的伟大作为,

我几乎不能领会祢无比恩慈的旨意。

藉着耶稣基督,

我敬拜、爱慕祢。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撒母耳记上 第二十七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撒母耳记上》第27章|大卫在非利士人中


大卫在西弗的旷野,与扫罗对峙后,似乎赢了,但他依然害怕扫罗。他想,每天活得就像被追捕的猎物,还不如去投靠非利士人迦特王玛俄的儿子亚吉;住在那寸草不生的旷野里,过着诚惶诚恐般的生活,始终不是办法。更何况,还有妻儿要保护。


亚吉果然十分欢迎带着一支六百人自卫队的大卫,或许他曾听闻大卫与扫罗之间的冲突,他如今吸纳了从犹大而来的大卫加盟,显然对他是有利的,否则他不会那么乐意将大卫所要的洗革拉赐给大卫(5-6节)。


扫罗看到大卫远离了他,也就不再寻索他了(4节)。


在非利士寄居的大卫获得了喘息的机会,在8至12节,我们看到,大卫攻击那些夺取犹大与非利士城镇的掠夺者,除灭这些基述人、基色人和亚玛力人。这些人是犹大人和亚吉共同的敌人。他能够得胜,无疑是得到亚吉厚待的结果。


当亚吉问大卫,他所侵夺的是哪些地方之时,大卫说他侵夺了犹大或犹大的盟邦耶拉蔑人(代上2:9)与基尼人(撒上30:29)。其实,大卫并没有杀害他们,我们知道他侵夺的是基述人、基色人和亚玛力人之地。那他欺瞒亚吉的目的显然很清楚,不想让亚吉知道他的心依然在犹大。


亚吉完全相信了大卫的报告,天真地认为大卫正因着效忠非利士人,而使自己与以色列人疏离。而且,大卫似乎已经愿意成为非利士的封臣,一直作他的仆人(12节)。



03

今日默想


在9节与11节的报导中,我们看到,大卫将基述人、基色人和亚玛力人,无论男女没有留下一个活口,其目的是什么?


如何评价大卫给亚吉所编造的似是而非的报告?你会认为大卫在说谎吗?


另外,自大卫出场至今,我们看到他是一个非常具有谋略的人,和我们平时想象的或许不太相同——我们会认为他一直是景仰上帝,依靠耶和华的那种较为纯粹的人。当然,不是否定他对神的依靠。只是说,叙事人给我们展现的是一位有着多个面孔的大卫。比如,他依靠上帝,对扫罗的追杀一直不还击,因为他认为上帝看重祂的受膏者,这显然是他敬畏上帝的表现。而他却极有谋略,功于心计,也善于打仗,甚至为了自身的心思不被暴露而欺瞒亚吉。


你会如何看待大卫合神心意这一评论?





4

每日加量 

哥林多后书 第五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哥林多后书》第5章 | 保罗的期望

 

这一章,保罗继续期望哥林多人要独具慧眼:尽管从表面看来,基督徒活得与世人没有两样,一样地吃喝,一样地经历生命的喜怒哀乐和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甚至,还经常因着宣扬弥赛亚的福音,而遭受不同程度的压迫。那信福音,到底图的是什么呢?


保罗说:我们是有着极大盼望的人,虽然如今活在这世界上,有许多艰难,但我们如今已经获得了在基督里的卓越生命,就如同那些已经获得搬迁凭据的棚户区居民,终有一天将要迁进新屋。我们这些因信主耶稣,已得到蒙神建造的新生命的人,虽然在世日子艰难,叹息劳苦,而基督的圣灵,已成为我们至终得到新生命的凭据。终有一天,一个荣耀国度,将代替帐篷般的临时国度,就像圣殿代替了在旷野流动的临时会幕一样(1-5节)。


所以,他自信地说:我们哪怕活在这世上(身内),看不见主,也坦然无惧!有一天,离开这世界,与主面对面时,也必然坦然无惧!因知道主会按照善恶,作出公义的审判,我们在世(恰如在临时的帐棚里),所受的委屈,也将在祂那里得到伸张(6-10节)。


保罗说:更为可喜的是,基督的爱激励了他,使他不用再为自己而活!是的,为自己而活,能有什么终极的成果呢?唯有按照与死里复活的主相似的方式而活,才有至终的价值(11-15节)。


也就是说:他如今完全用全新的方式来看人与世界了,去传讲通过基督的死、复活和饶恕所建立的新世界的福音。因他自己也正是在基督里面,成为了新造的人。而且,活着的目的也很清楚。如今,为这位复活的新世界的主人而活,不再按这死亡世界的标准了!行事为人,也按新造生命的福音法则了,以这种使人与神和好,将人的过犯归在基督的身上,靠着神的赦罪,成为上主百姓的法则而行事了(16-21节)。

 

思考问题


保罗对他自己和信徒的全新生命状态——即“已得到/又未完全得到”的描述,有无给我们一个崭新的视角,来看待自我的生命呢?他所说在这“胶着”状态下活着的目的:是为了传扬使人与神和好,将罪除去,成为神的百姓的福音。这等人生目的,有无帮助你理清活着的目的?尤其在苦难及各样困扰之下,你以什么样的盼望来安慰自己、安慰别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