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9月14日 | 祂抬举贫寒人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百十三篇
1 你们要赞美耶和华!耶和华的仆人哪,
你们要赞美,赞美耶和华的名。
2 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
从今时直到永远。
3 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
耶和华的名是应当赞美的。
4 耶和华超乎万民之上,
他的荣耀高过诸天。
5 谁像耶和华我们的 神呢?
他坐在至高之处,
6 自己谦卑,观看天上地下的事。
7 他从灰尘里抬举贫寒人,
从粪堆中提拔穷乏人,
8 使他们与王子同坐,
就是与本国的王子同坐。
9 他使不能生育的妇人安居家中,
为多子的乐母。你们要赞美耶和华!
省思:
神的百姓知道,
无论陷入何等绝望困境,
神都会来救拨我们,
进入祂在耶稣基督里的旨意中。
每个在基督里的心灵历程,
都有一个向上的趋势和喜乐的目标。
祷告:
神啊,
我探索自己的内心,
只发现令人惭愧、绝望的因素。
我环顾周遭世界,
只见堕落和挫败。
于是我抬眼望祢,
便看见救赎和爱。
感谢赞美主!
阿们。
02
每日旧约经文及简释
撒母耳记下 第十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撒母耳记下 第10章|大卫击败亚扪人
亚扪人在扫罗开始作王时活跃,因对基列雅比城的欺压,与扫罗有过交锋(撒上11章),而大卫则成功地与亚扪王拿辖建立起良好的关系(10:2节)。当他去世了之后,大卫派人去吊丧,安慰他的儿子哈嫩,以此来巩固外交。
可是,亚扪王的臣仆不认为大卫的行动是出于善意,并不是来安慰哈嫩,而是要来作探子,甚至最终达到毁灭他们的目的。
或许,他们的疑心有一定的道理,大卫与非利士人的关系,时恶时善(撒上27、29章),以及他与摩押人的关系,也曾由善变恶,他曾将父母委托给摩押人(撒上22:4)。而后来他却攻打摩押人,并残忍的杀害他们(8:2)。如今,拿辖去世了,大卫会不会借吊丧之名,趁机摸清亚扪的底细,最后达到灭城的目的呢(3节)?根据大卫向来的做派,他们的戒心不无道理。
但他们确实低估了大卫的势力和他的气度,竟然将彼此关系朝公开分裂,甚至完全敌对的方向走去。
哈嫩接受谋士的看法,废弃父亲的政策,竟然侮辱大卫的使节,剃掉大卫臣仆的胡须一半,使他们身体半裸,然后打发他们回去,这无疑是向大卫宣战(4节)。
很友好的关系,迅速变成敌对的关系,在大卫身上时有发生,类如他与拿八,才刚开始他称为父亲,而当拿八拒绝他,他马上操家伙,要去杀拿八(参撒上25:8及下);又如对米甲,以妻子的名分将她娶回,而当米甲嘲讽他,他马上翻脸(参撒下3:14,6:20~23节)。
受到侮辱的大卫,极其憎恶亚扪人(5~6节)。而亚扪人预感到大卫必然会报复,遂积极备战,招募亚兰人当佣兵(他们曾被大卫打败,参撒下8:3~12),联合玛迦人与陀伯人,一起对抗大卫。
大卫派出的约押,他运筹帷幄,自己指挥一小支挑选的精兵,去攻击亚兰人,让兄弟亚比筛统军,攻打亚扪人,在必要时相互支持(9~12节),结果大败亚兰和亚扪联军(13~14节)。
自诩强大的亚兰列国,不肯就此罢休,差人将大河那边的军队调来增援,将军朔法将哈大底谢的军队开到希兰。大卫亲自统军,与敌人的战车和骑兵作战,赢得了彻底的胜仗,将主将朔法杀死。自此之后,亚兰及其所有的盟邦,都成了大卫的附庸国,以色列完全“控制了连接埃及、亚拉伯、叙利亚,以及更远之地的主要贸易路线”[2]。
[2] 包德雯:《丁道尔旧约圣经注释:撒母耳记上下》,页264。
03
默想之一
叙事人将这段打败亚扪的叙事,放在十章至十二章叙述大卫个人危机的大段落里。对大卫攻打亚扪人,这会引起读者作出哪些思考呢?申命记二章9与19节,摩西警告以色列人不可扰乱摩押与亚扪人,也不可占领他们的土地。因为祂已将那地赐给罗得的子孙为业。你觉得这等要求,作为君王的大卫,需要遵守吗?
4
每日加量
哥林多后书 第四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上图:以色列拿撒勒村复制的陶制油灯,当地出土了许多这样的油灯碎片。
《哥林多后书》第4章 | 保罗的宝贝
第三章,保罗以哥林多人所获得的卓越的救恩,和他自己侍奉所得的卓越的成果为荣,因为基督的救赎所带来的荣耀,就是那种将被罪恶和死亡所笼罩的世界中的黑暗驱逐的荣耀,远超越神通过摩西在人身上所产生的荣耀。
保罗这样的说法可信吗?你看他所到之处,尽都遭到犹太教师,或罗马官府以及民众的抵挡;他所夸耀的福音,并没有什么征服力!自称是万国之主的使者,只不过是一只丧家之犬!看来,他所讲的,实际上只是夸夸奇谈而已。
保罗说:这些人有眼无珠,极其短视卑俗。接着,他现身说法来讲,他自身所经历的苦难,其实是上主旨意的一部分。你看,他能够在面对困难之时,仍然坦然无惧,不丧胆(4:1,16;5:6, 8)。
他为何能够如此呢?因福音的大能,正是彰显在软弱的“瓦器”里面(4:7)。正如耶稣基督的荣耀,只有在十字架上受苦后,才能彰显出来一样。保罗的软弱,恰恰证明自己是“货真价实”的使徒。他虽然像是一个易碎的瓦器,但里面所承载的,却是无比昂贵的宝贝(哥林多生产一种易碎的瓦器,大户人家常将价值不菲的东西,盛放在这种瓦器里)。
他也不会因软弱的事例而丧气,因他深知,使基督从死里复活的神,不但使他充满权柄地去宣讲,并且也使哥林多教会最终能得赎(4:8-5:10),由苦难带出救赎(为他人)的主题,是他整个人生的特色,因为这正是耶稣的人生特色。
是的,我们如同易碎的瓦器,而在这个必朽坏的生命里,却装着一个新造的生命(16节)!这由基督而来、不朽坏的生命(和合本:内心),正不断地在像瓦器的原来生命里成长(和合本:外体)。这看起来苦楚的过程,却如同一个孕妇孕育着高贵的后裔一样,至终所要成就的,就是即将到来、而如今尚未看见,那极重无比的荣耀。
思考问题
保罗这段对自我(包括基督的教会群体)遭遇的描述,以及对未来的肯定,有无促使我们以正面的角度,看待所经历的各样的苦难?尤其是教会在现今处境下所遇见的艰难,以及当我们人生遭遇各样不测之时,依然带着极大的盼望?并且在当下,又活得充满信心?
另外,你会觉得一个蒙基督救赎的人(你或别人),尽管易碎如瓦器,却在他身上有着无比昂贵的宝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