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3年9月8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599天前 | 372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在穷乏人的右边
2. 每日经文 | 撒上20章-大卫与约拿单的友谊
3. 今日默想 | 大卫对约拿单的友谊对等吗?
4. 每日加量 | 林前14章-什么是真造就?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9月8日 | 在穷乏人的右边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〇九篇30-31


30 我要用口极力称谢耶和华,

     我要在众人中间赞美他;

31 因为他必站在穷乏人的右边,

     要救他脱离审判他灵魂的人。

 

省思:

我们的神不是某本故事书中的神,

脱胎自远古年代的某个英雄人物;

祂也不是一位哲理性的神,

专为某些聪明的脑袋解答人生的问题。

祂是我们需要在自己右边、

救我们免遭定罪的那一位。

 

祷告:

“神在我的头脑、理性中,

在我的眼睛、神态中,

神在我的口里、谈吐中,

在我的内心、思维中,

祂在我的终点、也在我的起点”

(Sarum Primer)。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撒母耳记上 第二十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撒母耳记上》第20章|大卫与约拿单的友谊


住在拉玛拿约的大卫,始终害怕扫罗的追杀,他逃跑了,来见约拿单,寻求庇护(1节)。而约拿单显然对于刚刚发生的事情毫不知情,不相信他的父亲真的要杀大卫。大卫必须说服约拿单,否则,他得不到任何保障(1-4节)。


为了使约拿单相信他的话,他想出一个法子:第二天是“月朔”,是每个月的安息日,扫罗会举行三天的筵席(12节),到时,他亲密的伙伴都会到场。假如大卫缺席,扫罗就容易表露出他对大卫的态度,约拿单可以从中看出端倪。


大卫要约拿单看重他们之间的盟约,并恳求约拿单施恩与他,相信他对扫罗毫无背叛之意,若有不忠,作为王储的约拿单,就可以直接将他处置(5-8节)。


而约拿单仍然坚持,他的父亲曾经起誓说:大卫必不致死(19:6),所以,他不相信大卫会有生命危险(9节)。


对于大卫的担心,约拿单发誓会让大卫得知父亲的态度,同时,他也恳求大卫,要照耶和华的慈爱来恩待他,因为他认出大卫是未来的王,这是大卫需要对约拿单遵守的誓言。(假如大卫当权,按近东王朝的常例,前朝所有家人与支持者都会被处死。)约拿单爱正在流亡的大卫,如同爱自己的性命。要知道,他所付出的代价不小,他要背叛自己的父亲,并要将王位让贤给对手,而约拿单完全愿意与大卫结盟(10-17节)。


18至34节这段,描述了第二天发生的事,大卫的缺席激怒了扫罗,当约拿单为大卫的缺席作出解释后,立刻看到扫罗的怒气突然爆发。扫罗在狂怒之下,拿起枪要刺约拿单,他无法接受约拿单如此认同大卫。他曾企图杀死大卫,他现在的目标却是要杀死自己的儿子。


约拿单气忿忿的离开了父亲,不单因在千钧一发中脱险,也因为扫罗指控大卫叛国(31节)。如今,他完全清醒地认识到父亲与大卫之间的关系,到了完全不可调和的地步了。他就带着他的童子,去找暗藏在盘石里的大卫,为了保密,他与大卫互通暗号,连童子都不知道他们之间的秘密。


两人作了短暂的告别,约拿单对大卫的情感是真挚的,难以抑制情感而哭泣了,大卫也跟着哭泣。然后,他们互换承诺。




03

今日默想


约拿单对大卫最后说的话(42节),与他之前的话相互印证(14节),他在大卫面前表态,自己与父亲不同,他完全赞成大卫代替他作王。试评述约拿单对大卫的态度,大卫对他的友谊对等吗?试举出圣经的例子来说明?


[12]包德雯:《撒母耳记上下》,页152。

 [13]参约翰福音一章26节以下,及三章30节。




04

每日加量 

哥林多前书 第十四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哥林多前书》第14章 | 什么是真造就?


保罗在第十三章讲完“最妙的道”:就是神那无条件的恩慈,和基督的无私与谦卑。这正是祂的群体需要去倒影的,这种“不记念别人的恶,以使他人得益处......”的妙道,是哥林多教会需要去实践的。


在他看来,最能安慰、劝勉人、使人得益处,更能造就教会的恩赐就是“作先知讲道”(3-4,17节)。而哥林多教会却太执迷于方言了!因此,他似乎只好说,方言当然有价值:第一、是人对神所说的话(2节);第二、也能造就自己(3节)。不过,方言的价值毕竟有限!他打个比方,假如他在他们中间,只讲方言,对他们有何益处呢?所以,他呼吁他们要成熟一点,不要像小孩,目光只关注自己。尤其是,要将目光转移到那些尚未蒙福的、不信主的人身上。那就唯有讲道,能起到这作用,方言则不能。


当然,他不是为了提高先知讲道的功用,而否定其它恩赐的价值,他的重点是在于:信徒在运用恩赐之时,需要有秩序,并且要看到,哪种恩赐有更大价值:


1)说方言,必须有人翻,否则,必须闭口!(27-28)


2)有人作先知讲道时,其他人要安静下来听(29节)!


3)若有人说他有要紧的话,前面讲的人就要停下来!因为这做法,是为了众人得益处。


4)鉴于哥林多教会妇女信徒不好的见证(蒙头的那一章也处理了),她们参与聚会时需要一些约束(33下-36节),叫她们要保持安静(有可能哥林多教会在崇拜的时候,用的是官方语言,而哥林多的妇女,因为大部分没有受过教育,听不懂讲员所讲的话,她们听着听着就不耐烦了,开始交头接耳)。所以,保罗说:在聚会中,无论是男是女,必须规规矩矩地按着次序行是必要的,并且要求她们回家问懂官方语的丈夫,讲道内容是什么(26节)。


保罗不禁止方言,只是为了反映出神那让人安静、不叫人混乱的特征(33节),一切要有秩序和规矩(40节);另外,当追求造就教会的恩赐——作先知讲道(39节),才是心志上成熟的信徒所为(20节)。


思考问题


今天的我们能明白保罗这段话的重点吗?孰重孰轻,往往表明我们的价值所向。“你们要切慕先知讲道,因这能造就他人和教会”,他的呼吁,你能看到他的良苦用心吗?或者说:你会如何调整自己的目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