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3年9月1日
来源: | 作者: 唯信 | 发布时间: 606天前 | 353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凡有智慧的
2. 每日经文 | 撒上13章-扫罗的战事
3. 今日默想 | 扫罗献祭为什么被罚?
4. 每日加量 | 林前7章-什么是真爱情?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9月1日 | 凡有智慧的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〇七篇39-43


39 他们又因暴虐、患难、愁苦,

     就减少且卑下。

40 他使君王蒙羞被辱,

     使他们在荒废无路之地漂流。

41 他却将穷乏人安置在高处,

     脱离苦难,

     使他的家属多如羊群。

42 正直人看见就欢喜,

     罪孽之辈必塞口无言。

43 凡有智慧的,

     必在这些事上留心,

     也必思想耶和华的慈爱。

 

省思:

这诗篇重点指出

神拯救大能的五个方面,

每举一方面的例子,

便呼吁人应当称颂祂。

聪明人素知神如何行事,

总是欣然回应。

 

祷告:

全能的神,

祢既供应又拯救,

既医治又救拔,

既审判又祝福。

我要留心祢所行的一切,

注意祢表达爱的各种方式,

我将在耶稣基督里欢欣。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撒母耳记上 第十三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撒母耳记上》第13章|扫罗的战事

 

十二章交代了扫罗的出场和撒母耳的淡出。扫罗出场,充满了张力和暗昧不明,君王的命运,是祸是福好像不太明朗,他能够和撒母耳配合,听从撒母耳的警告——尊耶和华为圣吗?他会成功地带领以色列人打胜仗吗?十三至十四这两章,透过扫罗的战事和宗教态度,展现出他的信仰和为王的作风。


扫罗第一次出征,情况不好(1-7节),兵力悬殊太大,非利士有车三万辆,马兵六千,步兵像海边的沙那样多(5节);而以色列人只有三千人,还分作两队,二千由扫罗带领,一千由约拿单带领(2节),而且以色列人,除了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没有一个手里有刀有枪的(22节)。


百姓在大敌当前,极其害怕,危急之际,就藏在山洞、丛林、石穴、隐密处和坑中;有些人甚至过了约旦河,逃到迦得和基列地。没有逃走的,都战战兢兢地跟随扫罗(6-7节)。


带领这群如丧家之犬般的军队,扫罗能经受住宗教和战事的考验吗?8至15节这一段,我们看到,极其窘迫的扫罗,又因撒母耳没有按约定的时间来到吉甲;为了稳住军心,擅自献祭,结果被撒母耳宣判为王位不保。扫罗究竟犯了什么罪,以致受到重罚呢?


他是在献祭的事上不遵守神的命令吗? 当扫罗被撒母耳重责之后,极力辩解,提出勉强献祭的三个实际的理由(他并没有说谎):1、 百姓离开他散去(11节a);2、 而撒母耳不照所定的日期来(11节b);3、 非利士人聚集在密抹﹐要下吉甲攻击他(11节c)。


扫罗的处境,确实不易﹐百姓在敌我悬殊下奔逃﹐他等了七日,祭司撒母耳也未出现,非利士又大军压境,他只得勉强献祭出战,一来可以祷告耶和华的帮助﹐二来可以安定军心﹐早出迎战或可突围而出。在情急之下﹐算不上有什么大罪。


而撒母耳听后,直接责备他,1、给他定罪,说他做了糊涂事;2、并宣布上帝的刑罚:已经寻着一个合祂心意的人代替他(13-14节)。那结论性的话语重复了两次——没有遵守耶和华的命令。




03

今日默想


在传统上,对扫罗献祭被罚的三个可能性的解释:


1) 因为制度问题:君王不能取代祭司而献祭﹐特别扫罗是以色列首任君王﹐所以越权的刑罚很重。但大卫 (撒下24:25) 与所罗门 (王上 8:62/66) 也曾献祭﹐他们没有遭非议。


2) 出自撒母耳的嫉妒:撒母耳不悦百姓立王的要求﹐所以有意迟到(撒上 8:6) 。不过,撒母耳为扫罗伤心,证明他并无此意(撒上 15:35)。


3) 神的主权:神预定以色列君王是从犹大支派而出,而便雅悯的扫罗一定会被取代 (创 49:10  得4:18/22)。然而,他的王位是神给的,假如扫罗没有错,神这么做,岂不出尔反尔?


以上的三个解释既然不可能﹐那扫罗到底犯了什么罪呢? 战事才开始﹐我们需继续留意他一连串宗教性的行动(13-14章)﹐或许才能了解他的问题在哪里。




04

每日加量 

哥林多前书 第七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哥林多前书》第7章 | 什么是真爱情?


第七章,是这封书信的第三部分内容。哥林多属于港口城市,开放的性风俗,直接影响教会,有些人认为成为基督徒后,若要放弃不道德的性生活,唯一的选择是禁欲,这与5章所责备的人则完全相反:如今成了属灵的人,有无不道德的性生活关系不大!


这是另一极端!保罗认为:人若不能独身,就需结婚!因婚外的性行为更为可耻。那么,会带给一些基督徒困扰,一方信主了,而另一方仍然是非基督徒的婚姻现实,该怎么办呢?保罗引述耶稣的话(参可10:2-9节),主张二人不用分开,不过,他说这是他个人的看法,若不信主的一方想离婚,信主的一方由他/她离去吧,但不离婚会稍微好一点(10-16节)。


那些已定婚约,却发现未婚女婿有大问题,或未婚女婿不想娶他女儿的这一情况,该怎么办呢?保罗认为:不必因着与这位不合适的男士订了婚约,就将女儿勉强嫁给他,反倒要为自己的女儿的益处着想,可作两方面的选择:


1)鉴于世道艰难(参26节),较优化的选择是让女儿独身。这应该是指革老丢时代的饥荒(徒11:28),在哥林多教会里,保罗的朋友们正面临着严重的困境,最起码是相当一部分的肢体,生活艰难,如同战争时期,不结婚是一个较优化的选择。假如不是如此,在11章指责在主餐时,有些人吃饱,有些人却挨饿,就没有意义了。


这也正是保罗会用“结束”意味的思维,来劝他们的原因:时候减少了——这局面快到顶峰了,许多生活行程都得改换,有妻子的要像“没有妻子的”。在这苦难汹涌之中,时日无多(这当然不是指基督终极性的来临,是指基督徒将遭遇尼禄皇帝的大逼迫),时局艰难,结了婚的人,自然要为配偶挂虑,“一个人可称为英雄,一旦想到寡妇孤儿,马上就成为懦夫”。


2)不过,独身只是优化的选项,不是唯一的选项,也可以选择好的人家,将女儿嫁出去,但要保证是出于对“女儿有益”的考量。


最后,他劝勉:什么事都要行得合宜,使自己不致分心(35节)。他不反对婚姻(36-39节),而应对时局,提醒他们要清洁,专注于侍奉上主。


思考问题


保罗对时局艰难的哥林多教会,在婚姻上的教导,主旨在于因我们虽然隶属于世界,属于世俗。你觉得对今天的教会,有无在实践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