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 | 2023年9月2日
来源: | 作者: 唯信 | 发布时间: 605天前 | 361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我要极早醒起
2. 每日经文 | 撒上14章-扫罗的宗教行为
3. 今日默想 | 扫罗对王的态度
4. 每日加量 | 林前8章-什么是真洁净?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9月2日 | 我要极早醒起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〇八篇1-6节


1    神啊,我心坚定,

   我口(原文作“荣耀”)要唱诗歌颂。

2 琴瑟啊,你们当醒起!

   我自己要极早醒起。

3 耶和华啊,我要在万民中称谢你,

   在列邦中歌颂你。

4 因为你的慈爱大过诸天;

   你的诚实达到穹苍。


5    神啊,愿你崇高过于诸天;

   愿你的荣耀高过全地。

6 求你应允我们,用右手拯救我们,

   好叫你所亲爱的人得救。

 

省思:

黎明——催人醒起、开始工作,

黎明,也因我们的颂赞而苏醒。

我们热切地投入每日的巡视,

只见“遍地都是恩典”

(George Bernanos, Diary of a Country Priest,232),

就唤醒我们周围的世界一起进入

赞美的生活。

 

祷告:

“当晨曦金光映照,我心醒起欢呼;

赞美耶稣基督!

无论祷告、作工,都向着耶稣,

赞美耶稣基督!

当我们从心里说:赞美耶稣基督!

黑夜就变为白昼。

黑暗势力怕听见这美妙歌声:

赞美耶稣基督!”

(“When Morning Gilds the Skies”)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撒母耳记上 第十四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撒母耳记上》第14章|扫罗的宗教行为


在十三章16至23节,和本章2至16节,这两段经文是扫罗出征去攻打非利士人的叙事。不过,这次战事真正的出征者是他的儿子约拿单。约拿单智勇双全,有一天,他带领一个手下(1节),奇袭了非利士人,以万夫不当之勇,闯进非利士军营,使“军众溃散,四围乱窜”(16节)。他能出奇制胜,在于他的谋略和他的胆识,他采用与父亲扫罗完全不同的方法。


当约拿单攻击在迦巴的非利士人的防营之时,父亲扫罗就在遍地吹角,意思是要使希伯来人听见,好使他们一同来助威(13:3节)。而约拿单却只与一个仆人,深入敌后(1节)。因为他认为胜败乃在乎雅威,祂使人得胜,不在乎人多人少(6、10节)。约拿单打仗的逻辑和撒母耳比较像,成败“在乎雅威”(12:14节)。也就是说:约拿单这次显示出来的出色的军事谋略与撒母耳所要求的王一致。


在17至23节的记述中,当以色列人因约拿单转败为胜之后,扫罗让人把约柜抬来助战,而约柜还没来,非利士营中就已大乱,扫罗也就叫祭司停手(18-19节)。这一日,雅威使以色列人得胜,一直战到伯亚文(23节)。我们可以看出胜利和约拿单偷袭有关,而与扫罗命令人抬约柜无关。


叙事人在24至45节记述了约拿单与父亲扫罗之间的冲突。当以色列在约拿单的带领下,几乎全胜,按常规应该停下来,补给粮草。而扫罗却发命令,叫人在又饥又渴的情形下,继续追赶非利士人,并发毒誓:谁吃东西必然受咒诅。没想到,约拿单在不知情之下,吃了蜂蜜。而百姓也犯了错,他们“甚是疲乏”,“就急忙将所夺的牛羊和牛犊宰于地上,肉还带血就吃了”(32节)。


扫罗知情后,就责怪百姓,说:“你们有罪了,今日要将大石头滚到我这里来”,意思是要带给他灾难(34节上)。他也因此为百姓赎罪,要百姓将牛羊牵到他这里除去血,宰来吃,以此遵从雅威的命令(34节下),并为雅威筑了一座坛(35节)。


之后,他想夜间继续追杀非利士人,而祭司认为需要先求问神,之后再行动。没想到,事有拦阻,因为有人“得罪”了神,之后掣签掣出了约拿单,扫罗就想杀约拿单正法,百姓断然不许(41-45节)。


 

03

今日默想


1、扫罗为何要抬约柜呢(18节)?后来又不抬了(19节)。这能看出扫罗的宗教特征吗?


2、扫罗第一次起誓(24节),约拿单在场吗?扫罗知不知道约拿单不在场(17,24节)?


3、扫罗第二次起誓的目的是什么(39节)?第三次起誓的目的又是什么(39节)?


4、他为什么要杀约拿单?百姓吃带血的肉的罪和约拿单吃蜂蜜的罪,哪一个更重?他为什么不给约拿单赎罪?从中能看出他对王位的态度吗?



04

每日加量 

哥林多前书 第八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上图:哥林多古城的太阳神阿波罗庙遗址。市上售卖的肉类和食物可能是先祭过阿波罗神的。


《哥林多前书》第8章 | 什么是真洁净?


第八章,保罗讨论有关信徒对祭偶像之物应持有的立场。当时,公共市场出售的肉类,几乎都是在希腊罗马神明的庙宇里进行屠宰的,主要的销售点也在庙里。哥林多人信主之后,自然会产生这些张力:买肉吃,到庙宇里去举办或参与宴席,都有可能会产生良心内疚,或被人看为是离弃基督,回到拜偶像的生活


另外,有些信徒未信主前,曾属于希腊罗马神明的宗教群体,且在庙里进行参拜、吃饭;或因生意关系,在庙宇里参与宴席。


在庙宇里(通常是地下室),经常发生如“生日派对、结婚,以及类似的私人庆宴”(有点像现在的KTV、洗浴中心等),因庙宇是当时唯一能提供容纳这么多人的地方(有点像中国的庙会)。为了增加收入,庙宇管理局出租这些房间,供人使用。信徒有可能获邀去参与这些宴会,那么,他们就会产生困扰,可以吃这些食物吗?这些行为是参与偶像崇拜吗?


保罗亮出他的观点:从市上买来的,都可以吃!因为这些食物本来就是神所创造的,尽管偶像崇拜的人,把它献给了偶像,但那不是神,那些泥巴、石头不是神(依然是受造物)。而且,基督对万物(包括食物)具有完全的权柄;信徒也已从偶像的领域中,释放出来了!


不过,因着食用这些肉类,有可能会引起一些人良心软弱,使他们觉得背叛了基督。因此吃的人要考虑,不是食物本身有好有坏,体恤良心软弱的信徒的处境,这才是判断行与不行的焦点。正如在性方面软弱的人(包括寡妇),需要结婚。信心刚强的人,需体恤良心软弱的人,为了他们而不吃在庙宇里祭过偶像的东西。到庙宇里去参与宴会,也要顾及到他们,千万不可说:我是自由的!因信仰是关乎别人的益处——不可让软弱的人跌倒,因基督正是为软弱的人而死。


故此,他有句至理名言:“食物若叫我弟兄跌倒,我就永远不吃肉,免得叫我弟兄跌倒了”(13节)。食肉即便看起来是多么合理的一件事,都比不上弟兄姐妹的益处重要。


思考问题:

今天,对于类如吃祭过偶像之物,你有没有困扰呢?还有像抽烟、与客户喝酒、到庙宇里参观、去KTV和洗浴中心,你认为保罗会怎么说?他那“强者要顾念弱者”的相处理念,有无影响你服侍教会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