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2023圣灵降临期 14 | 圣灵与仆人(3)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611天前 | 373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3圣灵降临期 14 | 圣灵与仆人(3)
《以赛亚书》61章



讲道:(请点击下方播放按钮收听录音)


2023年8月27日主日讲道(第一部分)


2023年8月27日主日讲道(第二部分)


2023年8月27日主日讲道(第三部分)




经文:《以赛亚书》61章(和合本)

↑↓上下滑动预览经文

1  主耶和华的灵在我身上;

     因为耶和华用膏膏我,

     叫我传好信息给谦卑的人,

     差遣我医好伤心的人,

     报告被掳的得释放,

     被囚的出监牢;

2  报告耶和华的恩年,

     和我们 神报仇的日子;

     安慰一切悲哀的人,

3  赐华冠与锡安悲哀的人,代替灰尘;

     喜乐油代替悲哀;

     赞美衣代替忧伤之灵;

     使他们称为「公义树」,

     是耶和华所栽的,叫他得荣耀。

4  他们必修造已久的荒场,

     建立先前凄凉之处,

     重修历代荒凉之城。

5  那时,外人必起来牧放你们的羊群;

     外邦人必作你们耕种田地的,

     修理葡萄园的。

6  你们倒要称为耶和华的祭司;

     人必称你们为我们 神的仆役。

     你们必吃用列国的财物,

     因得他们的荣耀自夸。

7  你们必得加倍的好处,代替所受的羞辱;

     分中所得的喜乐,必代替所受的凌辱。

     在境内必得加倍的产业;

     永远之乐必归与你们。

8  因为我-耶和华喜爱公平,

     恨恶抢夺和罪孽;

     我要凭诚实施行报应,

     并要与我的百姓立永约。

9  他们的后裔必在列国中被人认识;

     他们的子孙在众民中也是如此。

     凡看见他们的

     必认他们是耶和华赐福的后裔。

10 我因耶和华大大欢喜;

     我的心靠 神快乐。

     因他以拯救为衣给我穿上,

     以公义为袍给我披上,

     好像新郎戴上华冠,

     又像新妇佩戴妆饰。

11 田地怎样使百谷发芽,

     园子怎样使所种的发生,

     主耶和华必照样

     使公义和赞美在万民中发出。


2023年圣灵降临期 14 | 圣灵与仆人(三)

《以赛亚书》61章


前言 | 好消息


传统上认为,40章之后,有“四首仆人之歌”。其中心是:好消息。对被掳于巴比伦的以色列人宣告终有一天要归回、复兴的消息。不过,并不是这四处的经文才讲仆人这个主题,仆人这个主题,也布满了第三以赛亚书(56-66章)。第一首责备了以色列作为仆人的失职,他们本来是列国的光,却背叛上主而遭遇被掳(42章);第二首描述了一个未来理想的仆人形象,他成为救赎主,救赎那些被掳于巴比伦的百姓归回故土(49章);第三首则描述了仆人的不幸遭遇,他为了成就上主的拯救,遭到悲惨的审判(53章);第四首仆人之歌,描述了经历审判的仆人,他的使命被再次赋予,经历被人藐视之后,获得了胜利。

 

56章之后,继续这类的主题,以更为形象的方式,来描述了仆人的形象,他是神的受膏者,挽回了以色列悲惨命运,成就了耶和华对普世的救赎,今天所读的经文,正是这一番的内容(61章)。他被圣灵膏立,成为上主的器皿,去宣告“好消息”。以下从三方面来看。


一 | 宣告

(1~7节)


仆人强有力所宣告的好消息,包括两方面:释放与重建。


1. 释放(1~2节)


仆人宣告的消息,是针对落入巴比伦成为无家可归、身份尽失的奴隶而言的。如今,这些贫穷被践踏、被欺压的人,要听到好消息,他们的境况要被反转了——伤心的人将得医治,被掳的人被释放。


除此之外,好消息,也包括神对百姓的恩典,这些逆转现况的解放力量,同时带出拨乱反正的作为,使受冤屈的人得到平反,神也在其中眷顾他们,社会的罪恶则被制裁,正义和公平将被恢复。


2. 重建(3~7节)


3至7节,以几重改变的现实来描述——神带给百姓的改变。


第一、他们的命运被改变了。他们的故乡锡安,不再是荒芜之地,而是焕然一新;他们悲哀的命运,终结了(3-4节)。


第二,整个自然的环境,也得到了改善。因为战乱,土地一片苍夷,如今,这些荒场,得到了治理,变成肥沃的土地,盛产粮食和果实(5节)。


第三,社会环境也改变了。人烟稀少、被荒废的锡安,如今改变了。那些被掳归回的人,正积极投入家园的重建,一片百废待兴的景象(4节)。


第四、百姓的身份也改变了。在巴比伦的时候,他们是二等公民,如今,他们回到故土,成为了主人。这里原先被各种人霸占,如今,这些曾经霸占他们家园的人,则成为了他们的雇工,帮助这些归回的百姓种地和修理果树(5节)。


不过,两者的关系,并不是奴役的关系,虽然住在这里的外邦人,给他们当仆人、雇工,帮助他们种地,栽果树,但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反而,他们之间像是同一个国度的人,以色列在作祭司,别的国家的人,则贡献出产,彼此和谐共处,一同侍奉神(6节)。


小结:加倍的好处,加倍的产业,加倍的尊荣。


如今,这些归回的百姓,彻底从被蹂躏的耻辱经历中转化,恢复了尊严。作者用加倍量化词,来表达他们的富有与祝福——他们所得的好处加倍,喜乐加倍,产业加倍。而减少、甚至消失的,则是曾经所受的“羞辱”。


二 | 保证

(8~9节)


锡安及她的居民为什么会得到翻天覆地、改变一切的好消息呢?答案:出于上主的作为,祂的本性和承诺是一切的保证。


1. 由于神的本性(8节)


关乎锡安和被掳于巴比伦的百姓的好消息,能够赐下来,是因耶和华对自我本性的关注,而不是出自其利益的考量,甚至与神的百姓到底有无寻求神,有无悔改,没有直接关系;完全出于耶和华单向性的行动。因在祂的本性里,恨恶强暴,也不能接受罪孽,祂喜爱公平。所以,祂要与百姓再续永约,将祂对世界的愿景,就是要通过以色列人,而将世界的罪孽,彻底除去的决心,把全世界带到蒙福的未来的意图,表达了出来。


2. 由于神的承诺(9节)


其实,这个愿景,在过去,神已经说过:祂曾对亚伯拉罕说:万国要因他蒙福,意思就是:通过“民族性的以色列”,要建立一个庞大的“普世性的以色列”。


三 | 颂赞

(10~11节)


1至7节,像是由两段构成的对话。仆人说:至高者赐给他圣灵,让他宣讲好消息。这好消息是关乎释放神的百姓,重建锡安城的内容。上主说:是的,因为我爱恨分明的本性,和我坚守诺言的缘故,要建立一个充满公义,罪恶彻底被除灭的、普世的以色列。于是,仆人发出颂赞的声音(10节ab),对神的救赎行动(10节cdef),和祂恢复全地公义的作为(11节),发出颂赞。


1. 救赎事成(10节)


第10节,以婚礼的场面,来形容这救赎的落实,新郎新妇穿戴结婚礼服,以示互相委身,上主与以色列的关系,如今已经到了一个决定性的时刻。以这种婚礼来表达救赎的图像,是旧约神学中对末世的描述:耶和华回到他们中间,成为他们的新郎,神的百姓则如同新妇一般,彼此在同在中。


2. 普天同庆(11节)


这种如同婚姻般的永约性救赎成就之后,产出更大的收成:普世性的民众,一同加入颂赞的行列,他们如同田间发芽旺盛成长的苗裔(回应11:1节的树墩子如今已经成林),和园里所栽种的植物。


如今,整个世界在一个乐园里,一同敬拜上主。创世记的亚当,因犯罪被逐出伊甸园的悲剧,彻底反转了——如今是普天同庆的时刻。


小结:


好消息石破天惊,凭空冒出,要翻转被掳的百姓的命运,要彻底翻新锡安这个被践踏的城市。这位销声匿迹不知多久的神,如今要与他们重接连理,而且,要使他们如发旺成长的苗裔,祝福外邦人。以色列作为仆人的价值,完全实现了。甚至整个宇宙也要因他们而改变、更新。


回应 | 我们的故事


世界的消息。在巴比伦的以色列人,听到的是巴比伦的神,如何使他们的帝国又征服了其他国家,而以色列的神早已经死了。那种耶和华为世界中心的故事版本,早已经过时落伍了。取而代之的是巴比伦神马杜克倡导下的财富与实力。


今天,无论在哪里,像巴比伦世界一样,好消息也都是不受欢迎的,也不会被官方传媒和街坊传播的。世界热衷的是政经的话题,明星的花边新闻。还有谈论的是自己的同事、亲戚哪些人又发财或升官。


在面对这些令人无聊、绝望、八卦、空洞的言语环境下,我们需要另外一个,关于这世界、人类的故事。


第一、我们的故事是关乎神的故事。一开头,仆人说:“主的灵在我的身上,叫我传好消息给谦卑的人”。看来,好消息必须是关于神自身和神来到的消息,诉说的是神是谁,祂作了什么,焦点是祂自己。仆人没有向我们解释我们的光景,告诉我们该怎样改善生活,他乃是传福音:告诉我们神是永活的,祂就在我们居住的地方,在我们的亲人中间,祂在积极地施行拯救。


当然,神的福音对我们的生活,绝对是有意义的,但我们必须知道神就在这里,祂就在我们中间,在我们所生活、工作的每个场合。否则,我们就是以我们自己为中心的。我们讲的不是好消息,乃是坏消息!难道不是吗?如果这个世界无神、或神不在我们当中,我们还有什么希望?这个世界只能是“勇者为王”、“恶人昌盛”。最后,这个世界会因邪恶而被神的烈火烧毁。因此,我们需要像先知一样,宣讲一位痛恨罪恶,而决定拨乱反正的上帝;因祂的性情,祂决定重建世界秩序,使祂的公平贯彻其中,并通过祂的百姓,实现全世界和平,并使每一个人都能与祂建立关系。 


第二、“救恩”和“创造”的故事。为了说明就在巴比伦被掳之地要发生救赎,先知用了宏伟的创世记和出埃及的史实,来作为引喻。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的好消息,所说的祂的计划,是关于“救恩”,是关于“创造”的故事!这是他宣讲的基本框架。神是创造主,祂要恢复受造物。当你看到神要展现祂的救赎,祂要救人,始终与地域相连,表明救赎就是创造性的行为。这对于一直以为神只(或更)关心我们灵魂和未来的错误神学,当头棒喝。创造的意义,除了要为神的旨意预备地方之外,神同样关心祂的创造之物。你整个人、整个宇宙的生死存亡,都是祂所关心的。如今,正如神在乐此不疲地施行救赎,救主仍然在创造。就在你我所生活的世界。有一天,这世界会到达它的顶点——神救赎的终点会彻底呈现。


第三、历史性的故事。先知为了恢复福音的活力,他让他所讲的信息,扎根在以创造为基础的活生生的历史。我们今天也一样,绝对不能将好消息内在化、私意化、灵意化。好消息是公共事件!是历史事件!如同出埃及之时,神打击埃及皇室;以色列遭神的审判,被掳到巴比伦;耶稣基督为了救赎我们,在本丢彼拉多手下受难。某某人生于1960年,2023年5月复活节,在xx教会受洗,2033年回天家......。也就是说,福音从来就是历史性的见证。可惜的是,许多人将福音灵意化,尤其是华人的教会,这种将福音灵意化的思维和行为,减损了创造与历史的力量,将生活中的恶性肿瘤、难缠的邻舍、失业的痛苦、恶性的经济体制、夫妻的争执这些生活,重新做个灵意化解释;将神所造的巨大世界和复杂的救恩世界,简化为几句圣经金句、和一两本有用的属灵书籍,以及几项属灵原则;把福音变成一种感觉、构想、或规划。这种灵意化,意味着我们爱神!但我们不爱“神所爱的”世人(世界)——当下的世界。神做工在我们的里面,但祂不是抽象地在我们的里面!祂的作为不会脱离历史与创造,不会脱离你和我。神触摸人心,也触摸山岭,使山冒烟。祂曾经在巴比伦行事,在耶路撒冷行事,也在西安行事,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家里行事。


第四、最高峰的故事。耶稣是以色列故事的高潮,也即是这四首仆人之歌的集大成者(祂的开场白就是这一首,参路4:18-19),祂将这里的受膏的仆人,用在自己的身上。


埃利·威塞尔(Elie Wiesel)是1986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美籍犹太人作家和政治活动家。1928年出生在罗马尼亚克尔巴阡山区的一个名叫锡格盖特(Sighet)的犹太人聚集区。二战期间,他和三个姐妹以及父母,被送进奥斯维辛集中营,最后只有他一人生还。他的作品在早期是控诉上帝:“我双目圆睁,禹禹独行,我控诉上帝,我在这个世界极度孤独,既无上帝也无同类,缺爱也乏怜,除了灰烬之外,什么都没有”。


而二十年过去了的有一天,他在一个讲座上,带领700-800非信徒来查考圣经,他说了一句话:“查考圣经,对经文发出提问,寻求神话语的真理——价值远超过任何事。”他从一个控诉上帝的人,变成对上帝满有信心的人。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他绝望,信仰也被撕成碎片,饱受惨无人道的折磨,证明神已经死了。而他从圣经中看到另外一个故事版本:一个从死里复活的故事,有一天,这个世界也将从死里复活的故事。


第五、榜样的故事。以下,尝试以当代年轻的神学作者韦尔斯(Samuel Wells)的一些思想,来作些回应。韦尔斯认为,教会要以先知和祭司的身份,来指向基督这位君王。按照我们今天对以赛亚书61章仆人的思想而言,以色列最后以祭司的身份,带给列国祝福,使列国得到耶和华公义的治理,列国也因之发出对神的颂赞。教会也应该如此,要以仆人的身份,通过一些实践,比如,通过为众人祈求,并将他们手上的物质献给基督,并因祂的工作而惊叹,分发祂的恩赐/礼物,给这世界上的人。


韦尔斯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个基督徒,他知道并经历到世界贸易的不平衡,体会到中小企的艰难。他因此和同事成立一个新机构,这个机构的目的,是鼓励英国人作个人投资,每个人投资几千英镑,同时期望较低的回报,即较低的利率或没有利率。这些金钱获得的额外利息,会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的小企业作贷款。好使这些小型企业可以为长期作规划和投资。这个机构也与英国的一间采购和批发公司联系,这家公司经常采购和销售一些小型企业制造的产品。


创办人十分小心地,按照自己对身为基督徒的理解,和经验得出的神学原则,建立他的机构,但他们也欢迎教会外的人参与这个计划,及投资这个机构,他们发展得很好。有一天,有一个资本家表达希望投资这个机构,愿意注入大额的资金。这注入的资金,可以使他们在世界贸易中,竞争力大大增加。但这个机构的创办人和他的同事,最后决定不接受这笔大资金。因为他们作了调研,这个想给他们注资的资本家,在动荡时期,在货币市场进行投机行为,赚了大量的钱。这种投资方式是与基督徒的伦理相悖的。他们不接受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创办机构的目的,并不是权力,而是榜样。权力关乎王权,榜样则是关乎仆人。榜样不是控制,而是默默地颠覆;控制关乎王权,颠覆则关乎仆人的服侍。机构如果接受那笔巨大资金,他们便要受制与捐款人,机构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这位资本家的影响。这样,久而久之,机构的本质,可能会被改变,其诚信的特性,也可能受到影响 [1]


韦尔斯所讲的例子,我们或许不能照搬,但这种榜样的思维,确实很值得我们思考。教会作为基督的仆人,不需要给人看到有多少的影响力(影响力关乎王权),而是需要让人看到——我们是一个榜样,是基督这位君王的反映。我们不能太过分相信权力的正面特征;包括金钱,我们也不能将它理解为中性的,金钱具有权力的特征。在教会里,也一样会受到权力和金钱的影响。教会在金钱上,应该体现出的榜样是——慷慨和付出的榜样,而不是一种貌似谨慎的斤斤计较。这其实是一种被金钱这个权力掳掠的样式。这点是中国的基督徒尤其需要检讨和反省的。因为我们需要为世人提供另外一个版本的故事。要像初代的马其顿教会,他们在极其艰难时期,他们慷慨乐捐,仍然在经济上努力作贡献(罗15:14-19),并将这种金钱上的奉献,当作是恩典生恩典的故事(罗15:28-29)。


这是今天的我们需要领悟到的:化解金钱的权势的方法,就是将金钱贡献出来,去支持全球复和的宣教事业。其实,马其顿的教会,非常贫穷,然而,他们的贡献,超乎他们的能力范围,成为佳美的见证(罗15:26)。而且,他们在金钱上奉献所持的态度,也是十分正确,因为他们认为:既然从耶路撒冷得了这属灵的好处,这点金钱能算什么呢?难道不应该当作养身之物,供给耶路撒冷的教会吗(罗15:27)?


今天的我们,应当以马其顿教会的信徒为榜样,在金钱上慷慨支持宣教和神学教育机构,包括为教会而全职服侍的人。如果没有传道的,焉能有听道的呢?因为信道是从听道而来(参罗10:17)。供养他们,也是我们每个信徒当尽的本分,正如牛在场上踹谷的时候,不可笼住他的嘴(林前9:9)。凡为神的家,而放弃世间工作的人,应当比牛更值得尊重。



[1] 韦尔斯所举的例子来自:韦尔斯(Samuel Wells)著,陈永财译:《上帝的同伴——基督教伦理的再想像》(香港:基道,2011),页82-83。



代祷事项:


1. 求主以祂的话语来建立我们的思维体系,使我们看到,我们的故事具有五方面的内容:第一、是神的故事;第二、是关于救赎和创造的故事;第三、是历史性的故事,第四、是以耶稣基督为高峰的故事;第五、是榜样的故事。


2. 求主怜悯国内的教会,我们对金钱的认识,很多时候极其不正确,我们很少对神学机构与宣教机构在金钱上支持,我们对教会全职工人,在金钱上极其苛刻。我们需要悔改,要以实际的慷慨行动,来击溃金钱的魔力。求主赦免、求主加力。

         



▓ 正文题图由本文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