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8月28日 | 祂打破了铜门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〇七篇 10~16节
10 那些坐在黑暗中死荫里的人,
被困苦和铁链捆锁,
11 是因他们违背 神的话语,
藐视至高者的旨意。
12 所以他用劳苦治服他们的心,
他们仆倒,无人扶助。
13 于是,他们在苦难中哀求耶和华,
他从他们的祸患中拯救他们。
14 他从黑暗中和死荫里领他们出来,
折断他们的绑索。
15 但愿人因耶和华的慈爱
和他向人所行的奇事都称赞他;
16 因为他打破了铜门,
砍断了铁闩。
省思:
人生中有些似乎完全绝望的处境,
无论是我们自己或别人造成的,
一旦陷入后,即使插翅也难逃脱。
神就来救拔我们:
脱离埃及、巴比伦、骷髅地,
脱离罪,脱离死。
祷告:
神啊,
求祢击破
那把我关在罪疚中的铜门,
折断那将我锁在疑惑中的铁窗。
因耶稣之故,
带我进入蒙赦免的自由地,
领我进入信心的辽阔天空。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撒母耳记上 第九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撒母耳记上》第9章|扫罗出场
百姓要求立王,撒母耳警告无效之后,叙事人交待了第一个王扫罗的出场:
扫罗的父亲是便雅悯支派的一位大能的勇士(或是大财主),也就是说,他的家庭情况不错(1节),而且他的资质也不错,又健壮,又俊美,在以色列人中没有一个能比他的,身体比众民高过一头(2节)。
扫罗与仆人去寻找丢失的驴而未果,他劝仆人不要再找了,恐怕他父亲不为驴挂心,反而为他们担忧(5节)。看来,扫罗不但享受过家庭温情,也懂得家庭温情。
仆人建议他去见先见,或许先见会告诉他们,可以在哪里找到驴。于是他们带着相当于当时一天劳力的工钱,去见先知撒母耳(7-10节)。
叙事人将扫罗与撒母耳相遇之前的场景,设计为求婚的典范场景——井旁。打水的女子告诉他们,必然会在城里遇见撒母耳(11-13节)。
果然,在城里,他们遇见了要上邱坛献祭的撒母耳(14节)。撒母耳在前一天已经得到上主的指示——来见他的人,正是要被膏立的君王,神要兴起他,拯救百姓脱离非利士人的压迫(15-18节)。
于是,他们之间的友谊,有了个相当不错的开始:撒母耳明显对扫罗有好感,邀请扫罗与他同席,说有重要的事要与他商议(19节),也使扫罗放心——不必为驴挂心了,因为已经找到了;从此之后,他的人生要进入一个新的高度,他的家族也将获得令全以色列羡慕的尊荣(20节)。
或许扫罗认为这些只是先见的美溢之词,他谦卑地说:他的支派是小的(因为大部分的人,都在一场惩罚性的恶战中被杀死了。参士20:46);便雅悯又是雅各十二个儿子中最小的,而他也认为他的家世并不显赫,他感觉自己配不上那尊荣(21节)。
扫罗与仆人都受招待入席,被当作是贵客,坐在首位上(22节)。他一定会受宠若惊,因为“那……举祭的腿……是归亚伦和他儿子的……”(参出29:27)。也就是说,他仿佛被当作祭司看待,“而他仍然不知道自己就是被拣选的第一位君王,要成为耶和华的受膏者,被赋予特殊的权利” (23-24节)。
扫罗回到城里,被安排在凉爽的屋顶上过夜,却一早就被撒母耳叫醒了,撒母耳说,他要送扫罗回去。走到城外,撒母耳要扫罗将仆人打发走,因为他有重要的事要告诉扫罗。
03
今日默想
假如让你来思考扫罗为王的过程,你会对人间帝国的自信,啼笑皆非。上主按以色列的要求安排了君王,但依然为了他们的利益,减少了王权的专制倾向:扫罗完全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得到王位的,而先知却提前被授权膏立扫罗。看来,王假如能合乎神的心意,就需要时常征询先知的意见。理想的以色列政府,乃是君王与先知和谐、团结地工作。你能找到哪一位人间君王(包括按着圣经起誓的美国的君王),可与扫罗相比吗?假如没有,你会怎样看待基督徒君王?
04
每日加量
哥林多前书 第三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哥林多前书》第3章 | 什么是真成就
保罗在这章经文中,谴责哥林多教会的愚昧之举,他们为自己当中的小群所属的不同领袖,而彼此嫉妒、纷争、比较、彼此攻讦。保罗认为这其实是世俗社会的特征,与基督教会那种彼此谦让、宽容,和彼此扶持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他要他们马上停止纷争。
1)他们要小心:不要依然活在这个死亡的世界(属肉体)的逻辑里,保罗称他们是一个无知的婴孩,未入信徒之正轨。而哥林多人自视甚高,以自身地域和文化的优势来界定自己的身份(3-4节);
2)他们要小心:今天的行为,其实如同农夫耕种一般:栽种什么就会得到什么;又像是建造房屋一般,用什么东西建造工程,结果有一天自然会显现,他们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要小心他们自己种了苦的种子,将来要自吞苦果(5-9节)。
3)他们要小心:这种分门结党,以优越身份自居的分裂行动,表明他们的价值取向,与上主的心意背道而驰。因神要透过他们(群体),建造一个合一的圣殿,而他们分门别类的做法,岂不是与帝国所提倡的,那种以权力来定夺一个人的身份的方法一样吗?(10-17)
4)他们要小心:他们这种分门结党的作为,背后是自欺欺人的人生逻辑在作怪,因为在基督耶稣的教会里,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属于什么名望人物,人人都属于基督和神,一样的平等(18-20节)。
5)他们要小心:连保罗与亚波罗,他们具有如此的能力,其实都是神赐下的,而且,他们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只是栽种者或浇灌者。
而真正让哥林多人有所成长的,是那位暗中的上主(如同农夫栽种浇灌,未必会有好收成,还需要那位“神秘者”)。那他们为何要如此执迷于两位或其他领袖呢?又或者,哥林多人当中有什么优越之处,难道不都是因为神无私的恩典吗?这样看来,也惟存领受与感恩之心,才是智者之为(21-23节)。
思考问题:保罗谴责哥林多教会的愚昧之举,就历世历代大多数教会而言,都是很难胜过的问题。人的自私、自义、嫉妒、喜欢讲别人的坏话,是我们骨子里难以治愈的罪。愿我们共勉,谦卑下来,少将别人与自己比较,也别将别的教会与我们教会相比,假如他们或我们有什么优越之处,岂不都是因为神无私的恩典吗?
▓ 本文插图选自法国画家 阿方斯·勒格罗( Alphonse Legros 1837 - 1911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