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3年8月23日
来源: | 作者: 唯信 | 发布时间: 615天前 | 350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那地就污秽了
2. 每日经文 | 撒上4章-以迦博
3. 今日默想 | 看法
4. 每日加量 | 罗14章-有别于帝国的生命形态(3):弱者与强者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8月23日 | 那地就污秽了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〇六篇 34~39节



34 他们不照耶和华所吩咐的灭绝外邦人,

35 反与他们混杂相合,学习他们的行为,

36 侍奉他们的偶像,这就成了自己的网罗。

37 把自己的儿女祭祀鬼魔,

38 流无辜人的血,就是自己儿女的血,

    把他们祭祀迦南的偶像,那地就被血污秽了。

39 这样,他们被自己所作的污秽了,在行为上犯了邪淫。

 

省思:

以色列进占迦南的那段年日并不光彩,

本该意气风发地按神的应许去得地,

结果却是一连串的变节和妥协,

不但未向迦南人

介绍自己所信的圣洁真神,

反而采用当地以孩童献祭的野蛮仪式。

那应许中的“流奶与蜜”之地,

因人的悖逆,竟流着无辜孩童的血。

 

祷告:

“求主帮助我们

不向我们所遣责的邪恶示弱妥协;

始终寻求祢的救恩,引以为荣耀。

赐我们智慧与勇气,

事奉我们所尊崇的主。”

(Harry Emerson Fosdick, “God of Grace and God of Glory”)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撒母耳记上 第四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上图:约柜示意图。会幕里的约柜在犹太人被掳巴比伦后就没有再提到,上图是比较接近「山上的样式」的一个示意图。


《撒母耳记上》第4章以迦博


以色列长老们因与非利士人打仗失败(1-2节),将约柜当作“战神”,抬到战场,目的是希望约柜可以助战(3-4节)。没想到,使地震动的约柜(5节),却被仇敌非利士人掳走(11节);使非利士人闻风丧胆的雅威(6-8节),却甘愿成为阶下囚。结果,以色列人被杀死三万(10节),以利的两个身为祭司的儿子也战死(11节)。


以利在临死前,坐在道旁,等候打仗的消息!那时他已“眼目发直,不能看见”(15节),还能观望什么呢?我们看到,他并没有为两儿子的安危而担忧,而是为神的约柜担忧(13节)。他在临死前挂虑神的约柜,多于自己的两个儿子。当报信的人将“战败的消息、以利儿子们被杀,神的约柜被掳”,按次序逐一告诉以利,而叙述者则将顺序反过来描述:“一提神的约柜,以利就从他的位上往后跌倒,在门旁折断颈项而死”(4:18)。


前面,雅威控诉以利尊重儿子过于尊重衪(2:29),以利临死前的举动,似乎对自己的过错有一些反省!他的“眼目干瘪,心中忧伤”(2:33),或许已经转化为——对以色列荣耀的关心,多于自家的咒诅。


故此,我们未必需要将圣经人物脸谱化,圣经给我们呈现的是多重和复杂的人物的面相。有时,成功者往往隐藏着危机(类如大卫和所罗门);而失败者,也有其敬虔的一面(比如这里的以利)。以利教不了自己的孩子,却能教好徒弟,甚至还教了一个出色的儿媳妇(19-21节)。


相对以上二人而言,以利儿妇的遭遇不算成功,也不能简单说她失败了。她的死法与公公一样,当她听到约柜被掳、公公和丈夫也死了,就激动起来,难产而死。叙事人将她的存在放上去,很值得我们思考。或许是要我们改变对哈拿与以利过分简化的印象,对荣辱成败赋予新的意义。


假如哈拿代表了成功的人生,这是我们人生真相的一面,不过,我们的人生还有失败的一面。在这失败的事实中,我们怎样度过?怎样默默承担?那以利家族就给我们示范了,尤其是以利的儿媳妇,在她的家里,一天之内死掉了三个人,她也很快就要死了,都不关心自己刚出生的孩子(20节),却在关心约柜!这种伤痛之于在开头因不会生育而愁苦的哈拿,有过之而无不及。她甚至为他刚出生的儿子取名为“以迦博”,为的是纪念:“荣耀离开以色列,因为神的约柜被掳去了”(22节)


03

今日默想


这位不知名的悲惨女人,她不是为公公和丈夫的死而死,而是为公公和丈夫的死因而亡!她死时与她公公一样,心里所担忧的只有神自己(13, 18, 22)。相对于成功的哈拿而言,其灵命也非同小可。这些会改变你对教会弟兄姐妹的看法吗?


04

每日加量 

罗马书 第十四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上图:第2世纪墓葬浮雕上的罗马肉店。罗马屠夫并不会按照利未记的要求把血放干净,所以外邦人卖的肉在律法上都是不洁净的。


《罗马书》第14章 有别于帝国的生命形态(3):弱者与强者


在13章,保罗处理了信徒如何在教会外生活,14章,保罗回到教会内来讨论不同 的人群,如何在一起过和平、公义与喜乐的生活的话题(14:17),尤其是关于如何规 避在礼仪和生活上的冲突的话题。


外邦信徒,曾经在祭拜偶像的⻝物上有份,他们信主后,该如何看待那些⻝物 呢?因为从市场上买来的肉,基本上都是祭拜过偶像的。这些肉能吃吗?因此,他们 对吃肉会感到良心有愧,常选择素⻝。


而犹太人一直将⻝物的洁净与属神子⺠的身份相连,他们只吃对应于他们身份的 ⻝物,也习惯于继续持守日子的传统。


保罗称他们这些人为信心软弱的人(简称为弱者);另外有些人,因着福音的释 放,对日子和⻝物问题不再有困扰,保罗称为信心刚强的人(简称为强者)。


  下面先从对弱者的劝勉开始,然后是对强者的教导。


弱者要想到:⻝物不能使自己的地位牢靠,无论是持守日子的犹太籍基督徒,还 是选择素⻝的罗⻢籍信徒。不能因固有的习惯而导致教会分裂,彼此需要⻬心合力地 宣教,如果⻝物负面地影响了彼此的团契,就失去了它的属灵价值了。


犹太基督徒认为有些日子特别重要,因这些日子曾是界定作为神百姓身份的方 法。而外邦人呢?在他们的文化习俗里,有些日子是幸运的,而有些日子则是不幸运 的。保罗提醒:这些都意义不大了,对这些意义做出评价论断,其实意义不大。反而 要相信未来的审判(10-12),将审判的权柄交在神手中,不要彼此论断。


那认为凡物都可吃,日日都一样的强者呢?保罗劝导他们:不要以强者的姿态而 论断他人,要保护弱者(13-15);也不要专注于次要的,要专注于重要的(16-19); 不要拆毁弟兄,要建造他人(20-23)。因为每个人都是上主的工程,如果强者的自由 (坚持凡物都能吃这个原则),导致了弱者的误解,使他跌倒而怀疑你的信仰!这就 失去了和睦的团契,等于毁坏了上主的工程。

 

思考问题:

在团契生活里,强者要活出耶稣基督俯就卑微的样式,那些对日子理 解不够自由的——比如犹太人,对⻝物有疑惑的——比如那些以前吃祭拜偶像的肉, 如今还没有得自由的信徒,要接纳和保护他们。你会将这些落实在你的群体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