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3年8月21日
来源: | 作者: 唯信 | 发布时间: 617天前 | 477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巴力毗珥
2. 每日经文 | 撒上2章-哈拿的颂歌
3. 今日默想 | 多面向的人性
4. 每日加量 | 罗12章-有别于帝国的生命形态(1):合一与爱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8月21日 | 巴力毗珥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〇六篇 28~31


 28  他们又与巴力毗珥连合,

       且吃了祭死神(或作“人”)的物。

 29  他们这样行,惹耶和华发怒,

       便有瘟疫流行在他们中间。

 30  那时非尼哈站起,刑罚恶人,

       瘟疫这才止息。

 31  那就算为他的义,

       世世代代直到永远。


省思:

与巴力毗珥连合的罪(参民二十五)

是一种邪恶的宗教狂欢活动,

其中包括膜拜和献祭,

乃混杂了先祖的信仰与迦南异教。

成熟的信仰不是各种物拼凑,

而是在人生的各个方面认定真神。


祷告:

神啊,祢已赐我选择的能力,

现在请坚定我的心志,

认定祢为主。

赐我能鉴别的头脑,

以便在各种

诱人的选择中辩认祢的道路,

奉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撒母耳记上 第二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撒母耳记上》第2章|哈拿的颂歌


哈拿将撒母耳奉献给了神,跟随以利作以色列的祭司。之后,她唱了一首感恩诗。


这首将歌颂与咒诅合二为一的诗歌,包括几方面内容,来讲述她如何从心里愁苦的妇人,而成为一个梦想成真的人。同时这首歌,有许多反衬的部分,是不是在对比她的情敌和以利的家族的命运呢?


她说,她是因雅威的作为而发出的颂赞,尤其是使她如今胜过了仇敌。原来她因不育而被情敌嘲弄讥笑而无言以对,如今,她抬起头来了(1节)。有话对仇敌讲了——你看,神的智慧是何等大。不育的人,因祂的能力而怀孕,耻笑我不育,其实就是狂徒的愚昧之举(3节)。甚至,耶和华能折断勇士的弓箭(4节),也能将人生的命运颠倒——原来富有的,要变成乞丐;原来食不果腹的,要得到饱足;不会生育的,要生下许多的孩子;而有许多孩子的,却要变得家道中落(5节)。


耶和华完全掌管人的生命,能使人死,也能使人活,能使人下阴间,也能将人从阴间中提拔出来(6节)。人生的升迁荣辱都完全在祂的掌控之下。因为,连大地的根基都是祂设立的,更何况是人间百态呢(6-8节)。


这样看来,祂保守祂的圣民,却与祂的敌人作对到底,祂要赐力量给祂所立的王,这是不变的真理(9-10节)。



哈拿的人生化咒诅为祝福,而带给哈拿祝福、并负责教育她儿子的师父以利,却没有那么幸运,他两个儿子亵渎耶和华,抢夺祭肉(12-17节),结果遭到神的宣判,战死沙场,家道从此衰败,甚至祭司的继承也要中断,被哈拿的儿子取代(2:33-36)。


在这里,让人看到,一个遭受审判的以利,却仍然能够带给哈拿母子祝福(2:21),叙事人这样对比:一个高升,一个没落;一个颂歌,一个咒诅;一个敬虔,一个亵渎;一个得赏赐,而另一个受罚。看来人生际遇不易掌握,正如哈拿的诗歌里所表达的。


03

今日默想


1至11节,是哈拿的赞歌,因着他儿子的出生,并交给以利培养,日后将要成为以利的接班人。就此,哈拿宣称她的心以耶和华为乐。不过,这也不完全是她的实况的表达。她既因神赐给她儿子而乐,也以神为乐。虽然,哈拿宣示“只有耶和华为圣,除衪以外没有可比的”,但在她没得到儿子之前,她却是一个愁苦的人。神是她的至爱,对。但假如没有赐下儿子的话,又另当别论了。


我们的思考:哈拿祷告成功是否最能印证她以神为乐的信念﹖回想起她没有生育之时,她是怎样的一个人。丈夫爱她但她不得安慰,因为仇敌所有的她却没有——她不育,而情敌则会生育。



也就是说:从她的颂歌来看,哈拿是敬虔的标杆——她的确配得。但叙事人期盼我们将第一章的哈拿与第二章的哈拿融合在一起,来理解一个多面向的人性。


04

每日加量 

罗马书 第十二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罗马书》第12章 有别于帝国的生命形态(一)合一与爱


处理完以色列的未来,保罗转到了最后部分——信靠神,信靠基督的人,如何在这“已临/将临”的世界,活出应有的生命。这世界介于基督复活展开的新世代与旧世代之间,而旧世代将在基督的光荣再来时完结。那作为弥赛亚的门徒,如何彰显他们的身份呢?


12章-16章,保罗以群体为对象,提供了一些具体活出来的要旨,这正是1至11章而来的高潮,促使全球性的合一得到落实与体现的要旨。


神的目的是:要建立“犹太人与外邦人”一同被更新的大家庭,那么,作为蒙怜悯的罗马信徒(他们本不属于造物主那顺服的群体),就要活出与当时帝国完全不同的生命形态。


12章1至2节,描述了这一切生命形态最基本的“特点”:


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归属,我们是完全属于另外一个世界,效忠于另外一位神(针对于罗马皇帝自封为神子而言),过的是一个献祭的人生,或称为敬拜的人生,这有别于以色列传统的献祭模式,也不同于为帝国皇帝而效忠的人生主旨。这献祭的人生,也是一个蒙神喜悦的人生,与活在帝国中那种霸权的荣耀,则完全不同。


3至8节,则指导如何与其他基督徒交往,其焦点是“贡献”才智(与献祭有异曲同工之妙)。新的群体,如同一个健康的男性身体,他们在一起之时,无论是说预言、作执事、作教导、劝化别人、还是施舍、治理、怜悯都围绕建造合一的“身体”而为之,除此之外无它目的。


“爱”,则是合一的另一番描述,不可将与其他弟兄相处和服侍主分开,也不要将群体生活中彼此的需要看轻,正像前面说的一样,蒙神喜悦(2节),与群体间的生活所具有的喜乐是一样的(9-11节)。


接下来的一段(12:14-13:10),保罗说出在世俗社会如何与他们相处,焦点是:逼迫你们的,要为他们祝福(想起世界上的人远离神,活在各样咒诅之下,我们不带给他们祝福,他们的福从何而来呢?),甚至在历经艰难,遭遇冤屈的时候,要信任神的审判(19节)。



更进一步:要给仇敌能有悔罪的机会——(炭火堆在他的头上,在近东是悔罪的表达方式),以此彰显饶恕的爱,显明新世界胜过罗马式的人间国度。


思考问题:爱上主,及追求合一的侍奉,成为弥赛亚耶稣新群体的基本特征,你觉得自己在这大题旨下有哪些缺欠呢?你有打算如何改变吗?




▓ 本文插图选自意大利画家 提香·韦切利奥( Tiziano Vecellio 1490 - 1576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