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3年8月18日
来源: | 作者: 唯信 | 发布时间: 620天前 | 380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我们与我们的祖宗都犯了罪
2. 每日经文 | 得3章-邂逅波阿斯
3. 今日默想 | 如何评价路得在夜里接近波阿斯的做法?
4. 每日加量 | 罗9章-以“死而复生”,重读以色列的历史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8月18日 | 我们与我们的祖宗都犯了罪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〇六篇6-12节



6  我们与我们的祖宗一同犯罪,

   我们作了孽,行了恶。

7  我们的祖宗在埃及不明白你的奇事,

   不记念你丰盛的慈爱,

   反倒在红海行了悖逆。

8  然而他因自己的名拯救他们,

   为要彰显他的大能,

9  并且斥责红海,海便干了。

   他带领他们经过深处,如同经过旷野。

10 他拯救他们脱离恨他们人的手,

   从仇敌手中救赎他们。

11 水淹没他们的敌人,

   没有一个存留。

12 那时他们才信了他的话,

   歌唱赞美他。

 

省思:

神带领出埃及,施行伟大的拯救,

以色列民的表现却很不光彩,

在危急时刻就悖逆、顽梗,

既不聪明也无信心。

人呈献给神的只有罪,

神却报以无止尽的恩典。

 

祷告:

天父,

我愈意识到自己罪之深重与偏差,

便愈明白祢恩典的执着与能力。

真不知如何感谢祢

在耶稣基督里向我所施的救恩!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路得记 第三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路得记》第3章|邂逅波阿斯


第三章至第四章的结构与一至二章结构相似,这次也是拿俄米为路得找出路。第一章的出路,是让她们回父亲的家,这次是为她找夫婿。


拿俄米的计划相当大胆,她让路得打扮一番,抹上膏油,好使她变得更有魅力;在波阿斯做完一天工作,躺下休息后,在沉睡之时,悄悄躺在波阿斯身旁。


我们不得不划个问号,拿俄米的计划全然善意吗?里面会包括色情的伎俩吗?她不怕波阿斯占路得的便宜吗?难道路得就仅仅是她们俩生存的工具吗?


路得并不是一个百依百顺的女子,她为何对拿俄米的计划全盘接受呢?她到底躺在哪里?波阿斯的大腿上?还是只是旁边呢?当然,我们从波阿斯醒来被吓得一跳的反应中看到,他们之间应该没有发生什么事情。但这等暧昧的事情,仍然是一个清白的人所行的吗?看来,善良的路得,在道德上也有瑕疵,无助的拿俄米也功于心计。


当然,也不需要因为她们有这些阴暗面的人格,而去否定她们拥有的美善。人性从来就是恶中有善,善中有恶。但又不是所有人都一样,有人有恶,但他的善占了绝对的上风;而有人有善,可是完全被恶掩盖。扁平、标签化、脸谱式的形象并不是圣经所刻画的。


当波阿斯醒来后,吓一大跳,黑夜里,他不能一下反应过来眼前就是路得。但路得向他诉求,希望波阿斯负责她的需要,用衣襟遮盖她,意思就是娶她!


当然她说的那句:你是有买赎田地权的近亲,未见得波阿斯就需要娶她!路得这样说的目的,是为了拉近与波阿斯的距离,并提醒波阿斯当尽的责任。因为从律法而言,波阿斯不一定有这责任,最起码他不是第一责任人(参12节);这不同于申命记里面所讲的,弟弟要娶寡嫂,为兄长留后,波阿斯没有这一项责任。


不过,波阿斯愿意作这个近亲,我们从前面可以看出:波阿斯对路得多有好感,加上今天晚上路得的主动,再有可能的是——他是个公众性的人物,不想让夜里发生的事情张扬出去。最起码基于这三点,他决定按路得的说法行事,但他透露有一位亲属更合适(12节)。故此,他继续让路得躺到天亮(13节),让路得知道他在保护她,并给她六簸箕大麦带回家,为她扛上了肩,细心与诚意,深入路得内心(15节)。


另外,叙事人如此记载波阿斯对拿俄米的态度(17节),有力地回应了拿俄米在第一章里的怨言:“耶和华却使我空空地回来”。如今,她不再是空空的了,她所抱怨的事情,看来会很快得到逆转!(18节)。



03

今日默想


你会如何评价拿俄米和路得在夜里接近波阿斯的策略和做法(提示:从正面与负面来评述)。



04

每日加量 

罗马书 第九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罗马书》第9章 以“死而复生”,重读以色列的历史


9至11章是罗马书的新段落,以弥赛亚耶稣的故事为焦点,来重塑以色列的历史,并以此来说明:以色列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其实就是人类历史的缩影。下面从“弥赛亚死而复生的故事原型、以色列的未来与终末论”这三方面来理解,“死而复生”的故事原型,是理解以色列未来的关键。


9章开始有一段哀叹,11章33至36节则以一段颂赞为结束,有点像诗篇74篇和先知的哀歌。保罗说:以色列国难当头,光景可怕,他们的弥赛亚来了,他们竟不相信,不接受保罗和其他使徒所传的弥赛亚福音。其实,神的义已像应许的本质一样:是以撒而不是以实玛利,是雅各而不是以扫,以色列人却听不懂。最后,因着弥赛亚耶稣的忠信,约被更新,也带来了创造的更新。而那些犹太人呢?因着背叛被丢弃,这是在以色列历史中,就如刚才提到的以撒和以实玛利,雅各和以扫,因着神的拣选和丢弃,导致两者之间的区别的例子比比皆是。而外邦人呢?则因着以色列人的被弃,而蒙福了。


当然这里不是说:如果以色列人不被弃,外邦人就不能得到福气。这里的意思是:以色列本来要促使外邦人蒙福,但他们因为犯罪,没有完成这一使命,如今,他们被弃了,这一使命反倒透过弥赛亚耶稣而得以落实了。


不过,只要他们能够像在摩西、以利亚时期的那些拜偶像的百姓,被谴责之后回转;现在,甚至在每一时代,当听到谴责而回转,就能够、也将会“被重新收纳”。他们最后的故事,也要像弥赛亚耶稣“死而复生”一样。因为神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持续有效!


弥赛亚“死而复生”的故事原型,是保罗解读“创造与立约”、“神的未来与神的百姓”等等的钥匙。几个关键点:


1)神与亚伯拉罕立约,是为了解决人类崇拜偶像和各样的罪。


2)亚伯拉罕的后代和其他人一样,本来是神形象的持有者,但他们没有活出召命,敬拜独一真神,作世界的光,而且,除了本身的罪外,还加上拜偶像的罪(2、7、10章)。


3)当神借着耶稣的死里复活,并圣灵的恩赐来成就祂的约,来显明祂的守约之义,以及祂对新创造的最终目的时,不但成就起初立约的目的——处理罪和赦免人,又使犹太人和外邦人,成为亚伯拉罕的后裔;借着立约来完成,也借着约的更新来完成(结36、耶31、申30章);既没有忽视新创造,又与称义、亚伯拉罕和他的后裔等主题契合。


思考问题:通过这一章,你能够将以色列的过去、现在与将来,当作是人类的缩影来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