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3年8月19日
来源: | 作者: 唯信 | 发布时间: 619天前 | 629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忘了祂的作为
2. 每日经文 | 得4章-嫁给波阿斯
3. 今日默想 | 为着别人的益处而改变自己
4. 每日加量 | 罗10章-弥赛亚与圣灵重塑了以色列历史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8月19日 | 忘了祂的作为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〇六篇13-18节


13 等不多时,他们就忘了他的作为,

    不仰望他的指教,

14 反倒在旷野大起欲心,

    在荒地试探  神。

15 他将他们所求的赐给他们,

    却使他们的心灵软弱。


16 他们又在营中嫉妒摩西

    和耶和华的圣者亚伦。

17 地裂开吞下大坍,

    掩盖亚比兰一党的人。

18 有火在他们的党中发起,

    有火焰烧毁了恶人。

 

省思:

健忘(13 节)和叛逆(16 节)常相随。

当我们忘了神对我们的护顾与供应,

就迫不及待地想要自己作主。

只有在一种忘恩负义的气氛中,

我们才会悖逆地想要自我领导。

 

祷告:

恩慈的主,

请让我想起祢的作为,更信靠顺服;

让我的顺服能改善我的记忆,

使我不忘记祢为我所作的一切,

对祢的任何命令没有抱怨。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路得记 第四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路得记》第4章|嫁给波阿斯

 

第四章的剧情地点发生在城门口,波阿斯与那位亲属,作了法律性的交涉(1-2节)。刚开始的时候,那亲属表示愿意买赎以利米勒的那块地(4节),因为拥有那块地只需要供养拿俄米(或者顶多加一个路得)。而波阿斯说,不但要买赎以利米勒的地,还要娶摩押人路得。他一听,就弃权了。因为娶了路得,所生的儿子,并不归于他自己,而要归于以利米勒家族,这样并不划算(6节)。


当然,那位亲戚也并非不善,就像路得的嫂子俄珥巴一样,离开拿俄米回摩押,实际上是明智正常之举,那位亲属完全可以弃权,因娶寡嫂制度只限制于同胞兄弟之间(参申25:5-10)。


叙事人将这段故事记载下来,最为重要的思想应该是,他希望让我们能从社群的见证角度,来看波阿斯的作为,他与路得私底下的事(比如在晚上),最后通过公共的(城门许多见证人面前)、合乎法律的程式来实现(9-10节),那位亲属也是在合乎法律的程式下放弃买赎权的。如今,以色列社群通过波阿斯,接纳了摩押妇女路得。那么,我们就不该那么简单地理解为这个是二人之间的爱情故事,反而应该从以色列社群,对外邦人带来祝福这一角度来理解。尤其是最后出现的大卫家谱,更是增强了这一效果,这本来就是雅威与亚伯拉罕立约时所说的——成为万国的祝福。


故事以路得和波阿斯喜庆的婚礼结束,路得终于完全归化为以色列人,民众在城门口祈祷,热烈地接纳路得,甚至她被比作与拉结和利亚一样的女先祖(11节)。


最后,伯利恒妇人所说的话,是对拿俄米在第一章说的怨言的反衬:雅威是应当称颂的,因为祂今天没有断绝你有买赎权的近亲——这孩子必要苏醒你的生命,养你的老,因为他是爱你的媳妇所生的,有她比有七个儿子更好(15节)!


婚姻、养老、生存、祝福和继承,如今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一个安祥的社区,展现了在雅威祝福之下的恩慈。



03

今日默想


与士师记完全相反,在路得记中,每一个人看来都是仁慈的。也即是说,路得记所谈论的上主的仁慈,是透过人来实现的。那么,要营造一个和谐、安祥,合乎神心意的家庭、教会,你觉得人的作为重要吗?假如人不作为,你认为神会有作为吗?一句话,人与神之间的互动,当如何理解呢?


当路得嫁给波阿斯的时候,路得也不再是拿俄米的媳妇,而我们总感到波阿斯像是拿俄米的女婿。因此,让我们看到故事的主人公,他们为着别人的益处,而改变自己。试着举一至两个,你曾为着别人的好处,而把别人当亲戚看待的例子!



04

每日加量 

罗马书 第十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罗马书》第10章 | 弥赛亚与圣灵重塑了以色列历史


九章5节,保罗罗列了犹太人一连串的特权后,便宣称“按肉体说:基督是从他们出来的”,作为下文的引子,保罗重述了“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摩西、出埃及、到众先知和被掳”之后,简单提了下余民,便来到弥赛亚这一高潮!


十章2至4节,总结了九章6至39节的讨论:对于以色列民,神是否有义,是否守约?又如何守约?毕竟前面说了,以色列被弃了,那神与列祖所立的约,依然对他们有效吗?以色列人不明白神在历史上信实仁义的作为,反而建立自己的义(透过种族优越来建立)。他们拥有公义的地位和立约的名份,反倒不服神的义(指3:21-26节),因为神的义,是要成就“世界性的大家庭”,而以色列人反而违背了。那神的义,如何在他们身上得到落实呢?


10章5至11节,保罗引用申命记30章那段讲被掳归回、在约的审判之后,被挽回的经文。这像是众先知对背叛的百姓所发出的信息,保罗借此来讲耶稣和圣灵,所带来约的更新:将本来是说“妥拉”的经文转化为“基督”。这样主旨非常清楚:如今借着弥赛亚基督的传扬(像先知传扬一般),以色列被掳归回这一消息,已经传到万民了。如第八章:借着造物主作为弥赛亚的福音,如今,自耶路撒冷,直到地极都成了圣地。所以他说: “他们的声音传遍全地; 他们的言语传到地极”(18节)。只要人来相信这福音,就可成为造物者重新创造的初熟的果子。


不过,谁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得重新界定了,如同前面所讲的,属于应许的后代的界定,需要出于拣选,当然,拣选是如何操作的,则是一个较复杂的话题,但必须透过耶稣才能成为神的新的百姓,如同必须透过以撒才能成为应许的后代一样。故此,他对以色列百姓发出挑战:凡是听到这被弃、被审判的信息,尤其是那些想建立自己的义的以色列人,都当来响应,归向弥赛亚,就像古时的百姓听到先知的呼吁,被要求归向雅威这位立约的神一样。


最后,保罗呼应了旧约的一些篇章,对造物主所显现出来的无穷的智慧,和深不可测的旨意,发出他最崇高的庆贺。这个贺词与9章一开头的哀叹,作了回应,一头一尾,前面哀叹,后面颂赞,是典型的哀歌,尤其是被掳祈求,最后归回的诗歌格式。尽管在诠释传统上,对以色列诗歌不太感兴趣,其实,诗歌往往是了解经文框架、段落和主题的一面窗户。



思考问题:保罗在这章非常具有洞见,他以弥赛亚耶稣与圣灵来重新塑造以色列的历史,对你有哪些启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