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3年8月15日
来源: | 作者: 唯信 | 发布时间: 623天前 | 392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没有一个软弱的
2. 每日经文 | 士21章-为便雅悯抢亲
3. 今日默想 | 荒谬的属神百姓
4. 每日加量 | 罗6章-耶稣带来新的出埃及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8月15日 | 没有一个软弱的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〇五篇 37~42节


 

37 他领自己的百姓带银子、金子出来,

     他支派中没有一个软弱的。

38 他们出来的时候,埃及人便欢喜,

     原来埃及人惧怕他们。

39 他铺张云彩当遮盖,夜间使火光照。

40 他们一求,他就使鹌鹑飞来,

    并用天上的粮食叫他们饱足。

41 他打开磐石,水就涌出,

     在干旱之处,水流成河。

42 这都因他记念他的圣言和

     他的仆人亚伯拉罕。

 

省思:

在自然界中,特别于非常时期,

强者得以存活,弱者则遭淘汰。

在恩典的世界中却完全不同,

弱者和强者一样受到照顾。

离开埃及不是一次可怕的亡命,

乃是神出于恩典而预备的一次拯救,

为招聚祂的百姓进入新的生活。

 

祷告:

“于黑暗的包围中,恳求慈光引领,

导我前行;

黑夜漫漫,我又远离父家,

主保守我脚步,导我前行。

不求望见远景,只求主一步步引领。”

(John Henry Newman, “Lead, Kindly Light”)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士师记 第二十一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士师记》第21章|为便雅悯抢亲


联军将便雅悯支派几乎杀绝了,又加上发誓不将自己的女人许配给便雅悯的幸存者(1节)。为了保持完整的12支派(3节),并信守誓愿,他们来到神面前,放声痛哭,寻求这棘手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是第三次在伯特利放声痛哭了(2节,参2:1-5;20:26),每一次都有谈到献祭(4节),似乎是为了证明他们行动的合法性。


经历痛失同胞之苦的联军,似有悔意,但并没有变得良善。当他们发现基列雅比的人没有上来聚集,共商政策,就勃然大怒,又要追讨自己的同胞。要知道基列雅比人,是拉结的孙子玛拿西之后裔,与便雅悯的后裔有血缘关系;他们住在位于伯善东南约九里,距离约旦河以东二里。


联军急于为便雅悯剩下的六百人圆娶妻之梦,派了12,000位战士,冲到基列雅比人当中,抢夺了400名处女,带回示罗的营中。


如今,以色列人已为便雅悯幸存的六百人找了四百位妻子,但仍缺两百个处女。他们仿佛为一支派灭绝,痛心疾首,感到有责任补足这个缺额(15-19节)。看来在他们眼中,支派完整的数目最为重要。


在困局中,他们又想出一招!可能是因营地靠近示罗而引起的灵感,那里年年都有节期(19节),期间,会有女子跳舞,为纪念祖先过红海后米利暗带领妇女欢欣跳舞的事件(参出15:20、21)。


十一支派开会决议,去抢夺两百名处女。当然,一定会引起当地人的严重抗议。所以,他们请求示罗人包容——不将罪行归给两百名抢妻的便雅悯人。他们成功了,便雅悯人得以回去重建饱经蹂躏的家园,其他以色列人各归各的地业去了。


令人悲哀的是,19章一位女子被强暴,引发出21章里200位女子被强暴!十九章记录的是便雅悯人一个支派的堕落,结尾,十一个支派完全堕落了。正义追讨者与被追讨者,其邪恶本性并无两样!自19至21章,这两大段落叙事中,没有一个正面的角色,不可敬拜偶像,到杀人,到不可贪恋别人的妻子,诫命完全被他们践踏了!


士师记就以此荒诞的悲剧结束:


“在那些日子,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都行自己看为对的事”(25节)。也即是说,不把雅威当作王!结果就会是这样!这里好象是期盼“王”的出现,但我们有十足的把握,士师记作者期盼的王,一定是能带领以色列人不私造神庙,也不掠夺利未人为祭司,能阻止基比亚暴行,也不会导致便雅悯那类内战发生的王。可是,撒母耳记下的大卫,不但自己犯奸淫,也放过犯奸淫的家人,后来也发生内战(甚至与儿子押沙龙),弄得国家四分五裂。显然士师记所期盼的王,不会是扫罗与大卫。



03

今日默想


17章至21章,以三个事件给本卷书作结论:米迦和但族的两个背道的事件(17:1-18:31);利未人的妾被基比亚的便雅悯人轮奸而死,触发了以色列各个支派联合,几乎将便雅悯的男丁杀光(20:40)。他们又为此次血腥的事件懊悔,就教唆便雅悯人到示罗去,将在那里跳舞的女人抢夺过来为妻。


士师记就以这种荒谬的事情结束,令人匪夷所思,你能想象,这些属神的百姓将何去何从吗?


04

每日加量 

罗马书 第六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罗马书》第6章 耶稣带来新的出埃及


六章1至11节,保罗像是展现了两组图画,每组又有两张,来讲两个故事:


第一组有两张:其中一张是信徒“受洗”的场景,第二张是基督十字架“受死”的场景。这两张照片都是要讲一个死亡的故事!我们受洗之时,从地上进入水中,像是将各各它到坟墓走一遍似的,将耶稣钉十字架、被埋葬再重现一次似的,以此来表明与耶稣的死连在一起,意味着与亚当的世界,彻底隔绝了!因弥赛亚耶稣是祂子民的代表!祂被钉死,祂的子民也被钉死了。


第二组也有两张:一张是以色列过红海的场景,第二张是空坟墓的场景。这两张是要讲一个诞生的故事!就像雅威将以色列人从红海里救出来一样,如今,因着这位神的爱,祂让耶稣从死里复活,祂向着罪的世界死了——脱离了罪和死的王权;祂向着神是活着的,凡属于祂的子民(信祂的人),都与祂一样同享新生。死、生是一个新的身份诞生的描写,表达临死又新生的情况。像是脱离了原先的主人,而进入到另一个主人,旧主人的所有规则和结果,不再有影响力了!如今,神的子民完全脱离了1至3章里,那种(亚当)拜偶像和罪的情形,成为一群拥有自由活泼的生命的人。就像以色列人过红海后,脱离了法老的奴役,一个自由的民族誕生了。


12至23节,继续用以色列人出埃及、过红海为故事原型来阐述。


他们摆脱了法老的统治,不再作奴隶,感谢雅威神那翻天覆地的拯救。可是,他们经常彼此抱怨,甚至说:在路上死了,连埋葬的地方都没有!保罗似乎知道,信徒哪怕受洗了,也加入了教会,而他们的性情,也会在神的恩典中自欺欺人,犯罪的劣根发作。那么当如何维持新的生命呢?类如献祭般,将自己献给义!保罗好像把人带到会幕的献祭现场,眼睁睁看着献上的牛羊死了,而被代赎的人活了!这也就是在恩典之下的意思:活在一个用恩典为材料(元素)建造的世界里。


如今,自由与平安,贯彻着整个群体的生命!彻底扭转了1至3章所描述的,因亚当的罪所带来的死亡后果。复活的盼望,并非否定死亡,而是接纳死亡的一切;而洗礼中的死亡的意义,就是展开旅程的起步,献祭的死亡意义则带来平安。


思考问题:透过这一章的阅读,你能领会到保罗所用的“出埃及、过红海”与信徒受洗及受洗后的生命状态之间的关系吗?这种用以色列故事来解读圣徒生命的诠释方法,你觉得有什么优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