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3年8月10日
来源: | 作者: 唯信 | 发布时间: 723天前 | 411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记念祂的约
2. 每日经文 | 士16章-参孙在大衮庙
3. 今日默想 | 参孙骄傲自大
4. 每日加量 | 罗1章-普世救赎的福音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8月10日 | 记念祂的约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〇五篇 7~11节


7 他是耶和华我们的 神,

   全地都有他的判断。

8 他记念他的约,直到永远,

   他所吩咐的话,直到千代,

9 就是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

   向以撒所起的誓。

10 他又将这约向雅各定为律例,

   向以色列定为永远的约,

11 说:“我必将迦南地赐给你,

   作你产业的份。”

 

省思:

“约”这个字

令人回想起神曾多次坚守承诺,

爱护、引领祂的百姓,

无论他们如何冷淡、悖逆。

神立的约就是祂对我们的承诺,

祂绝不忘记自己所立定的,

也一定兑现自己的应许。

 

祷告:

神啊!

感谢祢。

立意要作我的救主和朋友——

这个决定已在耶稣基督里得到确认,

我靠着祂的生命而活。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士师记 第十六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上图:主前12世纪Tell Qasile非利士神庙中的两根柱子基石。这是1972年在特拉维夫Yarkon河北岸Tell Qasile遗址发现的非利士神庙,由前厅和大厅组成。大厅的中间由两根木柱支撑,木柱设置在两个圆形的基石上。两根柱子之间的距离大约是6英尺,正好是一个成年人伸手可及。


《士师记》第16章|参孙在大衮庙


因有人告密,在迦萨嫖妓的参孙,被仇敌包围了(1节)。他就半夜起来,将城门拆下,扛到犹大山区的中心地希伯仑,以此泄愤!尽管他这次脱险了,但淫行及对外邦报复性的行为,也成为他丧命的前奏(3节)。


很快,他又喜欢上了另外一个女人——大利拉(4节)。如十四章里那个非利士妻子一样,大利拉也受制于非利士人的压力:非利士人的首领要求她去诓骗参孙,让他说出他有如此神力的秘密(6节)。


大利拉像原先那个非利士妇人一样,责备参孙爱得不够(15节,参14:16)。参孙善于武斗,但容易受人愚弄,尤其是受女人的摆布;他有着惊人的力气,却经不住女人在床边的花言巧语。他爱错了对象,这爱令他丢了性命。


参孙曾成功地一次次与大利拉斗智,但最终无法脱离她的欺哄和催逼(6-16节),他将力量来源的秘密泄露给了他的露水妻子,拿细耳人那个代表着洁净的、从未剪过的头发很快就要被一个不洁的女人剪下(17节)。


结果,他失去了能力,被非利士人剜去双眼,带到磨坊里;被套上马具,如盲牛般劳役;又被拉到大衮庙中,像耍猴一样,成为残酷游戏的嘲笑对象(23-27节)。


最后,他在外族的神明崇拜场所,向上主祈祷,祈求恢复力气,以报剜双眼之仇。结果,将大衮庙推倒,所有的人与他同归于尽;甚至成为一个被讴歌的例子——他死时所杀的,比生时所杀的总数还多!




03

今日默想


参孙是以色列人的典型,一出生就与常人不同,他是拿细耳人,却从狮子尸体中吃蜂蜜,导致不洁(13:45);他是雅威的百姓,却任性娶非利士女子(14:2-3);雅威的灵一再临到,他却执迷不悟。


他曾两次求告神(15:18,16:28),却未必是敬虔的表现;他为解救以色列人作了贡献(13:5),死时杀死的人比生前杀死的还多(30节),但没有救以色列人脱离道德沦丧、拜偶像,遭雅威审判的光景。


他是士师时代以色列人的缩影:没有持守圣召,道德匮乏,却常有神迹伴随;到处闯祸,落到困境,蒙雅威救拨,却又以为理所当然(16:20);常被淫欲诱惑,与外邦女子联合,这行为犹如拜迦南偶像;常被雅威所弃,但又似乎没有被弃;有时为上主大发热心,却又为报一己之仇,大打出手;他们自觉与外邦人不同,并为此经常刻意标榜,但又与外邦敬拜掺杂。参孙骄傲自大,依仗神力,戏弄非利士领袖,刻意犯险,却被仇敌捉拿,最后又获得神力,与大衮庙和众多非利士人同归于尽。总之,他是个悲剧人物,像以色列所有的人。这些,引起你哪些反省?




04

每日加量 

罗马书 第一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上图:哥林多城示意图。保罗就在这里写了加拉太书、罗马书(徒二十3)。


《罗马书》第1章 普世救赎的福音



 我们现在以犹太人保罗其惯有的“一神论”为中心的神学——创造与救赎、盟约与终末论这些角度,来解读我们十分熟悉的罗马书。


保罗开宗明义,说他的职事的内涵就是神的福音(1:1),在2至4节中,他定义了福音这一好消息的内容:总括出神如何在犹太历史(先知和大卫,2-3节)、在基督那决定性的复活中,成就了祂的救赎大计。保罗如今蒙召去向外邦人传扬救世之道,这本身就是与先知和大卫相关的内容(5节)。也就是说:这福音最大的特色是具有“普世性”的含义。接着,他解释了普世的含义,以2-5节与14-16这两组涵盖性的对比表现出来:希腊人与化外人(14节)、犹太人与希腊人(16节)。2-5节与14-16节一同表示,神的救恩遍及普世,需要透过神与犹太人的交往历史,才能了解到,而如今,则透过耶稣基督已公诸于世了。


另外,1章1至17节这主题性的序言——福音是关于君王弥赛亚耶稣的,具有颠覆帝王神学的意图。在当时那膜拜神子罗马皇帝的热潮中,皇帝不断地给人“好消息”:他是臣民的护庇者(带来平安)和祝福者(施与恩惠)。保罗在这里用福音这词表明:以色列的神雅威成全了祂与以色列祖宗所立的约,如今借着弥赛亚受死与复活,以色列被掳已经归回了,祝福万民的约已经实现了,这好消息(福音),远超于帝国!


第三、保罗说,除基督之外,世人都叛逆了神,其叛逆特征表现为:不将神视为创造主,反倒膜拜受造之物。因受造界本身已足以告诫世人,除神之外,将别的受造之物置于生命的中心(19-20节),这行径不但要受谴责(21节),也引起神的愤怒(18,24-31节)。


将受造之物当作神的拜偶像行为(1:22-23,25),也导致人类社会的分崩离析,不但歪曲两性的正常关系(1:23-24),且牵涉到人与人之间正常的社交关系(1:28-32)。神对这些行为的回应——愤怒,具体表达就是“任凭”他们,容让这些情况继续发生,以之处罚行这事的人(1:24、26、28)。可以这样理解——1章16节至3章20节所描述的,人类在宗教、两性和社会上的罪,基本上是创世记1-11章的缩写版,是堕落人类的剪影。


思考问题

罗马书的解读是极富争议的话题,盼望你,能用谦卑的态度,进行未来的罗马书的阅读之旅。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