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3年7月30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639天前 | 448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不可忘记祂的一切恩惠
2. 每日经文 | 士5章-底波拉之歌
3. 今日默想 | 多么糟糕的状况总有逆转的可能!
4. 每日加量 | 徒18章-致力哥林多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7月30日 不可忘记祂的一切恩惠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百零三篇1-5 节


1 我的心哪,你要称颂耶和华,

  凡在我里面的,也要称颂他的圣名!

2 我的心哪,你要称颂耶和华,

  不可忘记他的一切恩惠。

3 他赦免你的一切罪孽,

  医治你的一切疾病。

4 他救赎你的命脱离死亡,

  以仁爱和慈悲为你的冠冕。

5 他用美物使你所愿的得以知足,

  以致你如鹰返老还童。

 

省思:

健忘导致颂赞功能的萎缩。

回忆则深化恩典的历史,

使颂赞有力,

变为祝福,

令我们能心意更新,

面向自己的环境。

 

祷告:

我蒙受过何等的福分!

得到过何等的益处!

我要数算自己一天中所有的美事,

神啊,为每一件事向祢感恩。

请搅动我的记忆,赐我伶俐的口舌,

奉耶 稣的名。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士师记 第五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士师记》第5章|底波拉之歌

 

底波拉的故事,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第四章,关于她的叙事;二是第五章,她的颂歌部分。第五章是底波拉的颂歌,就像摩西的红海之歌一样,因耶和华上主帮助以色列,使以色列可以得胜强敌,而发出颂赞:


1至2节,呼召众人来颂赞上主,因为耶和华兴起了圣 战典范,祂的百姓也愿意牺牲自己,因完美地成就契约而颂赞耶和华!


3至5节,呼吁君王及所有相关的人,留心来倾听这首颂赞以色列之神的歌。以色列的王耶和华,祂重现了在西奈山时的威仪,从以东地而来。在这里,立约的仪式与战争的场面相映成辉。


6至8节,描述了以色列在迦南人压迫下的苦况,反衬出耶和华救赎之价值。那时虽然珊迦与雅亿二人仍然健在,可是迦南人猖獗狂暴,迫使以色列人不敢走大道,只能走小路,以色列无安 宁之日。更可悲的是以色列结识了新神,敬拜了迦南偶像(8节)。而底波拉的兴起,则一改此局面(7节)。


9至11节,底波拉说:她的见证是真实的,是十分有力的。她将以色列前后境况作对比,如今以色列胜了敌人,皆因底波拉与众首领联手,更是耶和华公义的作为和百姓的牺牲,才有此成就。战争本无所夸,更何况胜利出于神的能力,及百 姓的 流血牺牲。


12至18节,不过,遗憾的是,流便、但、亚设等支派及基列人并没有积极回应底波拉的号召,他们人心不齐,各支派并没有团结一致。


19至27节,而耶和华并不因此停止帮助以色列,加上底波拉先知性的带领,导致迦南溃不成军,以色列的雅亿则成为巾帼英雄,她智勇双全,把奶子当水给敌军首领西西拉喝,使敌人丧失警觉,最后因一根橛子而导致曲身仆倒,犹如迦南人的神明,向耶和华敬拜。


28至30节,可怜的是西西拉之母!她见她的爱子,迟迟未归,引起锥心的疑虑和痛苦——“儿子会回来吗?”她焦虑地在窗棂中观看,盼望可以看见战车或听到马蹄声。可是,夜仍旧像往常一样寂静!她还给自己一个安慰,她那英雄的儿子不回来,原因是在分发掠物,或正与战败之军的女子寻欢!


而读者知道,西西拉永永远远不会回来了,等待西西拉之母的,是取代绣花彩衣的麻衣!


底波拉作出由衷的结论(31节):因着耶和华的干预,必然会引发“灭亡与兴旺”!到底会成为西西拉之母,还是以色列之母,全在于作耶和华的敌人还是爱耶和华!



03

今日默想


士师记一开篇就令人沮丧,以色列背叛耶和华所导致的后果越来越不堪设想,而底波拉的故事,则是黑暗中的强光。这也告诉我们,无论教会与个人的属灵状况多么黑暗、糟糕,总有逆转的可能!从中你有哪些实际的领受?

04

每日加量 

使徒行传 第十八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使徒行传》第18章 致力哥林多


18章中的1至22节,记载了保罗第二次宣教旅行的结束,23-28节,则是第三次宣教旅程的开始。


在他的宣教旅程中,福音总惹来犹太领袖和其它黑暗势力的敌意(这点与主耶稣的遭遇一样)。例如,他在哥林多一年多的时间里(1-8节),与他的犹太同胞展开关于神的应许是如何实现的剧烈的辩论,结果,他以一个亵渎者,扰乱社会治安者的身份被告到法庭,与彼得在耶路撒冷的遭遇一样(参4:1-31节)。


看来,本来属于神的子民,却抵挡福 音,他们的后果是:将要被排挤在神国之外。当保罗从充满敌意的会堂出来后(6节),在犹太人中间的宣教成功了,管会堂的基利司布全家归主了,还有许多的哥林多人(外邦人)也信主了(8-11节)。更令人欣慰的是:保罗认识了一对虔诚的犹太夫妇亚居拉和百居拉,他们是作罗马军队帐棚生计的,在革老丢皇帝年间遭了驱逐,从罗马来到哥林多。保罗不但在生计上与他们彼此合作,在侍奉上也互相搭配,还成为多年优秀的同工。


18至22节,路加撮要性的记载了保罗一千五百里的宣教旅程,坚固途中的所有教会,上耶路撒冷之后,回到安提阿,标志着第二次宣教旅程的结束(22节)。


18章23节之后,保罗开始了第三次宣教旅程,花了很长的篇幅,记载了他在以弗所的事件(18:23-19:41)。期间遇到不同类型的犹太人:亚波罗,约翰的门徒,这位优秀的讲员,后来成为得力的福 音老师;会堂的犹太人和士基瓦的七个儿子,这些都是有着犹太信仰的传承者,也因着弥赛亚耶稣的宣扬者,而归入这新的群体;也碰到不妥协的、与金钱捆绑密切的外邦宗教,这个外邦宗教,与帝-国的利益相关。


保罗所传的福音在这里与它们产生了针锋相对的冲突,可看出,弥赛亚耶稣的福 音,将挑战帝国深层结构的任何内容。抵挡福 音的罪恶,在这里不但是个人性的,更是结构性的,与政-治、宗教、金钱及相关的一切都相关。


思考问题


哥林多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地方,保罗在这个荒淫之地建立了教会,花了很长的时间教导他们,坚决的要求他们都活出新生命的道德力量。结合这一章哥林多的叙事,你有些什么收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