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7月26日 | 我要歌唱慈爱和公平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百零一篇
1我要歌唱慈爱和公平;
耶和华啊,我要向你歌颂。
2我要用智慧行完全的道。
你几时到我这里来呢?
我要存完全的心行在我家中。
3邪僻的事,我都不摆在我眼前;
悖逆人所作的事,我甚恨恶,
不容沾在我身上。
4弯曲的心思,我必远离,
一切的恶人(或作“恶事”),我不认识。
5在暗中谗谤他邻居的,我必将他灭绝。
眼目高傲、心里骄纵的,我必不容他。
6我眼要看国中的诚实人,叫他们与我同住,
行为完全的,他要伺候我。
7行诡诈的,必不得住在我家里;
说谎话的,必不得立在我眼前。
8我每日早晨要灭绝国中所有的恶人,
好把一切作孽的从耶和华的城里剪除。
省思:
凡在人际(1-4 节)
和职务(5-8 节)关系上
盼望坚持操守的基督徒,
会发现
这首诗歌有助于坚定我们
为荣耀神而不怕困难的决心。
祷告:
天父,
祢为我分派了工作,
也请赐我做好此工的道德毅力。
只要我知道自己肩负着祢的旨意,
任何工作都不是重担;
当我知道自己在按祢的法则行事,
就没有什么任务是低贱的。
奉耶稣的名。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士师记 第一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上图:位于以色列南地旷野(Negev Desert)的Carmey Avdat葡萄园。这里的气候很适合种植葡萄,只要有水源,就可以耕种。)
《士师记》第1章|引入士师时期
接续约书亚记的士师记,展开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士师时代。名为士师,意即审判者。在开头部分,士师记与约书亚记有许多互相引用和参照的地方。在约书亚记13至24章,以土地有待征服为主题(书13:1,18:2-3),有些经文还预示了约书亚死后的事件(书15:13-19)。士师记的引言重接约书亚记13至24章,尤其是提到约书亚的死,叫读者留意各支派得产业的问题(1:1-2;2:6-9)。叙事人这样参照的目的,是期盼读者,能按约书亚记13至24章的盼望和警告来读这引言。
在约书亚记13至19章中,有时会预告迦南人没有被赶出。而在士师记,说迦南人住在他们中间(1:27,29-30节),甚至亚设和拿弗他利则住在迦南人中间(32,33节),亚摩利人不容许但支派进入分得之地(34节)。
因此,本来描述以色列人怎样得地的叙事,反而变成描述“亚摩利人的境界”(36节)。一个又一个支派没有赶走其中的居民,尽管以色列人强制迦南人作苦工(28,30,33,35),而情况却越来越糟。
在士师记中,女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押撒(1:11-15)、底波拉和雅亿(4-5章)、耶弗他的女儿(11:29-40)、参孙的第一个妻子(14章)、大利拉(16章)和利未人的妾(19章)。他们在不同的时代,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士师记有君王兴起的视线(17:1-21:25),它对兴起君王的呼吁,观点较中性,对君王价值的判断,则需到撒母耳记时才较为清晰,到列王记则倾于负面。
1章1节至3章6节,让我们看到,以色列各个支派尝试着征服迦南,来落实约书亚生前给他们的吩咐(1:1-2:5,参书23:5),但他们未能如愿以偿。更为糟糕的是,因以色列人整体性的背道,他们就遭受了约书亚生前所发的咒诅——被迦南人欺压(2:7-3:6,书23:12-13)。
3章7节至16章31节,属于本卷书的叙事主体,其大体内容如下:因着以色列人的哀求,耶和华神就怜悯他们,兴起领袖(士师)施行救赎,他们能过一段太平日子。可是背道的罪恶一次又一次地循环,他们也就一次又一次地陷入迦南人的压制中;遭受压迫,也促使他们对耶和华一次又一次地哀求,耶和华也一次又一次地兴起士师救赎他们。不过,这种循环是呈螺旋式下降的——以色列无论在军事实力,还是领土上,以及支派之间的团结,甚至在对耶和华的信仰上,越发糟糕,最后到了完全异教化的状况。
03
今日默想
谈谈你对士师记的初步印象。
04
每日加量
使徒行传 第十四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上图:古罗马的雕刻,描绘用以献祭的戴着花圈的公牛。现藏于以弗所博物馆。)
《使徒行传》第14章 | 抵挡恩典的优越感
十三章至十五章35节,是保罗与巴拿巴第一次宣教旅程的叙事,这显示了保罗的合法地位,他所展开的事工,与彼得相仿(事实上也跟耶稣相似)。他的宣教行动,愈向以外邦人为中心而发展(地极);他的宣教方式与策略,为使徒行传15章讨论外邦信徒问题的会议,确定了背景。
在其间(以哥念、路司得和特庇),犹太人敌对新兴的弥赛亚使者保罗与巴拿巴,呈现出教会在耶路撒冷遭敌意一样的主题。看来犹太人被弃,是因他们自以为的优越感,而这等优越感,则产生出抵挡神及邪恶和暴力的作为,与和平的创造主、立约之神的心意完全相违背。
不过,令人安慰的是:巴拿巴与保罗他们遭到同胞弃绝,反倒成全了上主对列国的旨意——为外族人开了信道之门(14:27节)。再次显示出,这个一向以来属于神的子民内部的新兴弥赛亚群体,他们所展现的圣灵的能力,是世间的权势无法相比的。
我们对十四章作两方面的回应:
1、在我们平常所说的:罪恶往往更多的是吃喝嫖赌娼与骗,这些道德性的层面。路加对犹太人的罪恶和暴力的产生的看法,乃出自于信仰或其自身的优越感,而我们很少会将自身的优越感与罪恶联系在一起。另外罪恶更是:类如希律、祭司党与法利赛教门,集体性和结构性地抵挡神的作为。
2、圣灵的作为,其基本点是合一性的体现。保罗第一次宣教是因着圣灵,这里的彰显则是因着教会合一的差遣,并组成团队出去。这确实与现代的个人感动所决定的方式不同,尤其与现在的灵恩运动所大肆渲染的、所谓因圣灵恩赐而产生的属灵等级主义和优越性,完全不同。圣灵的作为经常与团队的合一关联在一起。
思考问题:
在这一章,我们看到,圣灵的职事,是透过保罗与巴拿巴的每一个动作而出现,并不是以一种特别新奇的形式出现。而且,其群体性的特征,非常明显。也就是说:路加的圣灵观,总是以群体的益处和犹太、外邦合一的主题而生发的。今天,圣灵引导的这种特征,如何提醒你?你可举类似的例子来说明:因着圣灵所带来的群体性的见证吗?
本文图片选自圣经综合解读网 (cmcbibleread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