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7月25日 | 当乐意事奉耶和华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百篇
1 普天下当向耶和华欢呼。
2 你们当乐意侍奉耶和华,当来向他歌唱。
3 你们当晓得耶和华是 神。我们是他造的,
也是属他的;我们是他的民,
也是他草场的羊。
4 当称谢进入他的门,当赞美进入他的院;
当感谢他,称颂他的名。
5 因为耶和华本为善,他的慈爱存到永远,
他的信实直到万代。
省思:
本诗篇以八种方式呼吁人赞美神,
八种说法的共同重点都在于赞美,
其各异之处则显示了赞美的多面性。
赞美不是例行地发出沉闷的单音调,
而是对神一种愉悦、创意性的憧憬。
祷告:
“普天之下万族万民,
都当向主欢声颂唱,
欣然事奉、颂扬祂,
都来主前欢喜快乐。”
(William Kethe,“All People That on Earth Do Dwell”)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约书亚记 第二十四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约书亚记》第24章|示剑立约
当约书亚向全会众的演讲完毕后,他就叫长老、族长、审判官并官长一同前来立约(1节)。
1、回顾历史(2-13节)
首先,约书亚回顾以色列人从列祖开始、至摩西,到今天的历史(2-13节),他不像摩西,摩西在临终时演讲,强烈谴责以色列经常性的背叛;而约书亚讲得比较正面,没有提到金牛赎,和加底斯旷野背叛的事件,对旷野漂流时的种种劣迹,也轻轻带过(7节)。
对他自己带领以色列百姓从约旦河东,到今日河西迦南地与各族人争战的回顾,几乎也是正面的(8-13节),更是浓墨重彩地描述上主为他们作战,使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土地和农作物的经历。
2、立约的呼吁(14-24节)
在约书亚眼中,神与以色列的交往历史,是属于积极的。所以,在14至15节,他会呼召百姓,要全心全意回应雅威,并要在他们当中除掉别神。他也发出挑战,来刺激他们的神经:若是以事奉雅威为不好,今日就可以选择别神来侍奉!而他及他的家,则必定事奉雅威。
是的,神已经如此活现在他们的祖宗和他们的眼前,难道他们还有其它选择吗?
众百姓全部呼吁:“因雅威我们的上主,曾将我们和我们列祖从埃及为奴之家领出来”,并在他们眼前行了大神迹,在他们所行的道上,所经过的诸国,都保护了他们,又把住此地的亚摩利人,都赶了出去。所以,他们再度向雅威表达忠贞(16-18节)。
而约书亚却说“他们不能侍奉雅威”!按他们的现况和本性,不配也不可能事奉雅威,上主是如此的圣洁及不可侵犯,以色列的光景并不理想,怎能侍奉雅威呢?(19-20节)。
这再次刺激了百姓,他们发誓要侍奉雅威(21节)!约书亚要他们拿出证据来(22节)!并对他们再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弃绝偶像,对上主专心(23节)!百姓表明肯定愿意事奉上主,且会听从祂的话。
3、石头为记(25-33节)
于是,约书亚与百姓立下侍奉雅威上主的盟约,并立石为证(25-27节)。之后,打发他们回自己的产业去了(28节)。
约书亚在自己的地业上安息了(29-30节)。这样,整本书也就作了盖棺定论——百姓在约书亚在世时顺服(31节);约瑟的骸骨也终于埋在迦南了(32节,参创50:25);第一任大祭司亚伦的儿子、以色列的祭司以利亚撒(14:1),也葬在他分得的土地上。这结语为一代整体上忠心事奉雅威的以色列,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03
今日默想
约书亚记的最后几章强调:背叛的危险(22章),拜偶像的悲惨后果(23章),这些警告与三至二十一章的内容形成强烈反差。看来,应许始终与遵守诫命息息相关!你能列出你遵守/不遵守神的话语,与蒙福/被咒诅的实际例子(经历)吗?
04
每日加量
使徒行传 第十三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使徒行传》第13章 | 回应恩典的安提阿
解读十三章的重点是,要看到,它是十一章安提阿叙事的延续,中间的十二章,是耶路撒冷教会的叙事。这样,我们看到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外邦人”,“耶路撒冷......直到地极”,这种的叙事格式。这也正是理解耶稣新国度的关键。在十一章的结尾,记述了安提阿教会,在物质上帮助耶路撒冷教会的行动,这个在属灵上的嘉惠者,显出感恩的特征,主动活出耶稣新群体的合一性。
这个得到恩典的安提阿教会,是一个开放、又充满活力的教会,贡献出自古以来最伟大的两位宣教士——保罗与巴拿巴,为历代所嘉许。
保罗与巴拿巴被差派,到了塞浦路斯(4-15节)。
如同福音传到撒马利亚,有人装假遭彼得谴责,以示福音不容许有人浑水摸鱼(8:9-24)。在塞浦路斯,保罗也面对行邪术的犹太人巴耶稣,他也做出审判。从中让人看到:一神论的犹太人,已经堕落到了什么地步!这里,保罗的侍奉与彼得平行,以示犹太、外邦的一致性。
他们到了彼西底的安提阿,保罗在会堂里向犹太同胞宣扬福音的方式,与彼得和司提反在耶路撒冷同胞面前的方式非常相似,从五方面来看:
1、叙述耶稣降世之前的以色列历史,以大卫为结束,表明大卫在弥赛亚的历史地位中的重要性(16-22节);
2、叙述施洗约翰是耶稣的先锋,交代他的原因是:无论在耶路撒冷,还是散居在外地的,都非常关注施洗约翰,从19章3节也可得知(23-25节)。
3、以耶稣被钉十字架作为宣讲的核心,以示所有关于约、应许、律法、君王等等事件,都需要从耶稣的死和复活来重新看待(26-31节)。
4、保罗证明了基督的复活与旧约经文之间的关系,以示:列祖、大卫、施洗约翰等等,这些以色列的历史,都需要从耶稣复活所带来的新世界,作新的解读(32-37节)。
最后,呼吁同胞要以行动来回应哈巴谷书1章5节的引述,以示如今悔改的重要性,否则,后果必然出现(38-41节)。
思考问题:
这一章,让我们看到,当保罗将福音传到各处,所遭遇的如同彼得所面对的一样,有人表明认同、并愿意继续了解,不少人归信;有些犹太人则满心嫉妒,而有些外邦人却欢喜接受。看来,这些以色列人中的抗拒者被弃绝,是因以优势自居,以致变得非常顽梗与邪恶。
今天,福音所到之地,我们所遇见的经常会与彼得和保罗所遭遇的一样,就你而言,你会作如何评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