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请点击下方播放按钮收听录音)
2023年7月3日主日讲道(第一部分)
2023年7月3日主日讲道(第二部分)
2023年7月3日主日讲道(第三部分)
经文:《诗篇》33(和合本)
↑↓上下滑动预览经文
1人哪,你们应当靠耶和华欢乐。正直人的赞美是合宜的。
2 你们应当弹琴称谢耶和华,用十弦瑟歌颂他。
3 应当向他唱新歌,弹得巧妙,声音洪亮。
4 因为耶和华的言语正直。凡他所作的,尽都诚实。
5 他喜爱仁义公平。遍地满了耶和华的慈爱。
6 诸天借耶和华的命而造,万象借他口中的气而成。
7 他聚集海水如垒,收藏深洋在库房。
8 愿全地都敬畏耶和华。愿世上的居民,都惧怕他。
9 因为他说有,就有。命立,就立。
10 耶和华使列国的筹算归于无有,使众民的思念无有功效。
11 耶和华的筹算永远立定,他心中的思念万代常存。
12 以耶和华为神的,那国是有福的。他所拣选为自己产业的,那民是有福的。
13 耶和华从天上观看。他看见一切的世人。
14 从他的居所,往外察看地上一切的居民。
15 他是那造成他们众人心的,留意他们一切作为的。
16 君王不能因兵多得胜。勇士不能因力大得救。
17 靠马得救是枉然的。马也不能因力大救人。
18 耶和华的眼目,看顾敬畏他的人,和仰望他慈爱的人,
19 要救他们的命脱离死亡,并使他们在饥荒中存活。
20 我们的心向来等候耶和华。他是我们的帮助,我们的盾牌。
21 我们的心必靠他欢喜,因为我们向来倚靠他的圣名。
22 耶和华啊,求你照着我们所仰望你的,向我们施行慈爱。
序言|听!
《海德堡要理问答》第一条问题是:无论你是生是死,你唯一的安慰是什么?
答案是:我不再属于自己,我的身体与灵魂,我无论是生是死,都属于救主耶稣基督。
或许,这正是犹太民族显得与别的民族非常不同的写照。这个民族不像其他的民族,有一个独立的、辉煌的身份,他们完全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他们的神。他们将造物主作为他们的起源,是他们民族和个人存在的原因。所以,在他们每一天的生活中,信仰的生活,是他们一切生活的根本。一个虔诚的人,都会用表达对神的敬拜的示玛来祷告: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是你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主(申6:5),示玛就是“听”的意思,是一个崇拜的态度,永远以一个被动的身份来看待自己。
这个以听以崇拜为基本特色的祷告,发展出150首的颂歌集,这恢弘大作,依然按照示玛的“听”、“崇拜”的格式,听耶和华的命令——律法,这是第一篇的基调;颂赞耶和华,这是第150篇所给出的结论。无论他们的民族和个人经历了什么,是好是坏,是悲是喜,甚至因着离道叛教,遭受从上帝而来的灭亡和审判,他们依然不会改变“听”耶和华的命令和“崇拜”耶和华的使命。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是谁!他们不是独立存在的人,不是独立存在的民族,他们属于他们的主,无论是生是死,都属于他们的救主耶和华。
我们今天,来思想诗篇第33篇,以这首崇拜耶和华的创造为主题的诗歌,来引发我们对身份的一些思考。这首歌所描述的场景是在圣殿里,有一位司仪,字正腔圆地朗读他对神的颂词。
一| 听众(1-3节)
首先,这位司仪呼召听众,把手头上的一切都放下,拿起能用的一切乐器,献上最好的技术,配合洋溢的感情和洪亮的歌喉,来赞美耶和华(1-3节)。
来到圣殿,必须看清自己的身份,端正自己的态度。是的,你有独立的人格,社会赋予你许多身份,有人被赋予总统,有人被赋予教师,被赋予法官,被赋予学生,被赋予家庭主妇,被赋予娼妓,被赋予罪人......。但来到圣殿,来神的面前,那些身份通通不算。
现今的你,就是一个“听众”,也只是“听众”而已。假如你不想成为听众,只想成为辩论者和演说者,或者是花边新闻的收集者,那你就会与神擦肩而过。
另外,作为听众,固然需要顺服,也要积极配合司仪而行动,但他们不是一群唯唯诺诺的奴才,像在极权者手下的那些唯命是从的跟班,主子说啥就是啥。他们在这里要发挥自己的“个性”,要积极贡献自己的才情;但也不是为了表现自己,不是为了比赛,不是为了获得名次。
也就是说:作为听众!但不表示不发一言,反而,要竭尽所能发出各样声音。但他们所唱的歌、所弹的琴,所敲的鼓,不是为了表达自我!乃是围绕一个目的——为了颂扬神!他的目光绝对不是自己,他唱歌的心态,也不是为了使自己更加开心,使心灵更加舒畅,他们只是想讨神的喜悦。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是谁,为谁而歌,为谁而存在。这才是合格的听众!有些人,把敬拜场所当作社交的地方,把敬拜当作是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结果都将弄巧成拙,甚至与神及祂的救恩无缘。
二|创造(4-8节)
这位司仪理由充足地讲出他要求听众一同来敬拜他们的神的原因。他要求听众,一同为耶和华创造之工而赞美祂(4-8节)。是的,崇拜是在可见的时空,和不可见的世界里发生的。因为对于犹太人而言,万有存在的原因是他们的神耶和华,万物是出于祂的一件又一件的杰作。假如贬低或轻忽这一切可见和不可见的受造物,就等于轻忽这位神创造的能力和目的。
所以,因神的创造而敬拜,是所有属于祂的人的基本认识,缺乏这个认知,敬拜就变成虚幻和空洞,也将流于形式。没有创造,就没有一切。
美歌者继续说:耶和华的言语掷地有声,祂的性情诚实仁义。在这位司仪看来,造物主出于坚定的意志和诚实的性情而创造了万物。万物与祂之间,既不是像进化论者所讲的,毫无意识和情感;也不像泛神论者所认为的,都有灵气,甚至物与物之间还可以轮回。
在他看来,物就是物,是受造的,但物也不仅仅是物,乃是由造物的恩情所就。凡是高抬受造者身份,甚至将他赋予神明的位置,不管所抬举的物和人,有何等的贵重和崇高,类如东方的帝王,和现代人的拜物教,都是对造物主的侮辱,也难逃造物主的毁灭和审判。同样,凡是将受造物贬低,类如希腊哲学和东方宗教所认为的,物质比精神低级、甚至邪恶,这也是对造物主的侮辱。
对这位司仪而言,耶和华以祂的话语和祂的灵(6节),创造诸天和万象,而且,这些受造物,出自于祂的自我成就,是祂性情的反映——祂的话和灵是宇宙及万物之因(6-9节):
1)祂将慈爱如撒雪雨一般,铺盖大地,恩泽四方。
2)祂以命令来孕育诸天,一望无尽的天际,并不是不受约束的,乃在神的命令下而存在。
3)那些充满于天地的所有之物,也都是出于耶和华口中的气。所以,万物不是独立于耶和华而运作,乃在祂的护理之下。
4)还有那汪洋大海,耶和华将它收集,如装进瓶里和放进库房一样。耶和华如数家珍地看待祂所造的物,视它们为珍宝。
在这位美歌者看来,以恩情创生宇宙万有的上主,理当受所有的受造物敬畏。基督徒要来效法这位美歌者,要将我们所有的敬拜,都建立在上帝“创造”的基础上。曾几何时,基督徒效法异教徒,轻看受造界,视灵魂比物质更加优越,这种抽离了创造的世界的灵性观,成为自我娱乐的内容。又曾几时,基督徒效法现今物质主义者,视物质为人生的满足,无止境地囤积财富,而使自己十分忙碌,就连每周一次的崇拜,也没有办法参与,他的人生最终将弄巧成拙,不得要领。
三|统治(9-19节)
在美歌者看来,上帝创造的延伸,就是对万邦的统治,就好像,祂的话和祂的灵是一切受造世界的“因”,照样,人类社会不是独立于祂,邦国和社会的存在,也出自于祂的“筹算”(11节),祂是万邦的统治者。于是,这位司仪,也因此发出对万有的统治者的颂扬(9-12节)。
对于世上的列国,最大的挑战就是:到底是要按自己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和符号系统而生活?还是要按着耶和华的旨意而活呢?到底是将他们的起源归为这位造物主,还是认为出自于另外一个源头。这两者的结局,截然不同,是归零与永远立定,失效与万代常存之间的差别。
事实上,古往今来,没有那个帝王有如此的领悟,权倾世界的人,谁愿意将手中统治权拱手让给一位看不见的神?并且认为自己及自己的一切都是来自这位造物主?制定游戏规则的王者,谁愿意接受别人的法律?号召天下的王者,谁愿意当一名区区的听众?
然而,诡异的地方也在这里出现,人间最高的统治者的王权,是被限制的,他们的筹谋总有落空之时,他们在经济、领土、科技、军事上的发展计划,看似如意,然而,最后是“机关算尽”,自我毁灭。因为,世界的背后,由一位更高的筹谋者所统筹。
所以,凡是来圣殿、来教会敬拜的人,假如不能看到耶和华是人间帝国之因,而过分屈从于人世间的权贵势力。也就是说:属于造物主的百姓,第一要看到地上的完全的限制——“在上的所有权柄都是神给他的”(参罗13:2);第二、不能太信任由人间权力者所制定的各样制度、规则和发展计划。哪怕他的计划看来何等高明,造物主都要让“列国的筹算变为虚无”(10节)。而属于神的百姓,要被称为“有福了”!因他们属于这位万有的君王,被祂拣选为自己的产业(12节)。
耶和华统治的另一方面的反应就是,对列国的审判,这也是敬拜的内容(13-19节)。祂的统治,不但展现出祂的权能,也显出祂的公义;并且,祂密切关注世上一切人的所做所为,甚至祂能监察到细微的人心的活动,没有人能躲过祂的监察。尤其是对于那些逞军事能力的列国君王,祂要让他们的作为成为枉然,他们所夸耀的军事和科技能力,完全无用武之地。就如同,兵力再多,却成为累赘;武士再大的力气,只能加速自己的死亡时间,而马,在战场中本来是帮助骑马者逃生,但没想到,却死在马背上。
失道寡助,得道多助,凡漠视耶和华统治的人,在战争中将失利,他们手中有利的武器和设备,成为加速自己灭亡的因素。而敬畏耶和华的人,和愿意活在祂的慈爱之下的人,他们的命,却不被死亡限制,在饥荒中他们也能度日(19节),在战场上,耶和华成为抵挡敌人长枪的盾牌(20节)。
所以,司仪呼吁:来吧,都同心来崇拜耶和华!并因祂的慈爱来歌颂祂(20-22节)。愿我们每次主日,都是一次身份再次被确认的时候,也是生命被提升的时候。
回应|身份与医治
1、身份在敬拜造物主中得到确认
犹太民族是十分独特的民族,他们将造物主当作是他们国家、个人的根源;将崇拜作为他们生活的根本。基督徒必须看到,因与他们同样敬拜一位神,我们和他们同源,与他们“血肉相连”。也只有认识到与他们之间这种不可分离的关系,才能真实地体现蒙上帝救赎的百姓的身份;那么,他们对独一神敬拜的经验,十分值得我们效法。
关于基督徒与犹太人同源的事实,威廉韦利蒙(William H.Willimom)说了巴特的见证:
在1933年12约10日,巴特在波昂大学教堂中央的诸圣堂(Schlosskirche)宣讲,那时希特勒任德意志国(Reich)总理才一年,然而,德国的大学就自愿落入他的手中。大学内许多学生与学院都拥护纳粹的反犹太法律。巴特站在大学的讲坛上,以罗马书十五章5-13节为讲道经文,宣讲基督徒受惠于上帝对以色列的拣选。在讲道的中段,巴特重申:
“‘基督接纳了我们’,接纳我们像接纳街头的乞丐,接纳我们这些从来不想接纳祂的人。我们甚至可以说:被收纳,像孤儿被收纳进孤儿院。我们被收纳,不是与生俱来的状况。如今却是祂的兄弟及祂父亲的孩子,被带着去到:上帝之子所带领、所管治、所承担起责任的区域········基于我们自己的意愿,我们永远不会被带着去到或被交付到这个区域,不过,祂已将我们带到那里········‘基督’视我们是与真神发生冲突的犹太人,及与假神和平共处的外邦人。不过,祂视我们两者都联合起来,成为‘永生上帝的儿子’(何-10)。”
这些见识广博的大学会众,及那些打扮成充满能力及强大的国家拯救者的纳粹党,视这篇讲道为攻击。不少人在巴特宣讲完道之前就起身离开诸圣堂。而巴特将讲章的复印本,寄给希特勒,当时没有记录希特勒对此有什么回应[1]。
巴特的见证,使我们看到,必须从犹太人的角度来理解上帝,以及来理解我们的身份。并以他们为榜样——建立一个以崇拜为核心的生命。他们每逢安息日和各个节日的时候,雷打不动地敬拜上帝,使我们看到作为蒙神拣选的百姓,他的人生次序是怎样的,他生活的重点是在哪里。
正如韦利蒙说的:如果我们故意地将基督徒的被拣选性,与以色列分割,都是否定上帝在历史中的行动,并导致极不正常的基督徒的骄傲[2]。这也导致我们的信仰变得缺乏根源。那么,这首诗对造物主发出敬拜,是否激发我们的敬拜?我们真的会将敬拜当做我们身份的表达?以致深感不可或缺吗? 假如真是如此,你会怎样看重主日的崇拜?并因此重新安排自己的“优先顺序”。
有一次,有个肢体没有来崇拜,礼拜一,我问他“昨天我没看到你!”。他后来告诉我,因为他远方的一个亲戚来西安,他需要接待一下,更因为这位同学很成功,,他想趁此机会向他请教。因为机会难得,所以他觉得有不参加一次主日崇拜的理由。
我当然没有回答他,因为我不知道该怎样回答他。本来想问他:你没有来参加主日崇拜,事后神没有提醒你吗?我终究还是没有说,因为我担心他能否成为我的听众!我也不敢确认,他是否能明白,敬拜他的主,是一切生活和工作之因,而不是生活和工作的结果。也就是说:敬拜不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而是生活的源头,没有敬拜,就没有一切。
如果我们不觉得每一次主日是敬拜上帝难得的机会,那就会用其它的事物来取代它。这确实反映了我们缺乏对自我身份的认知,不明白祂是我们的生命之因,我们是属祂的。
2、生命在上帝的慈爱里获得医治
这诗篇,让我们看到另外一项事实就是:这群犹太百姓,因为敬畏他们的神,活在神的统治下,获得救赎。这对我们也有着极大的启发。
今天,很多人得了许多心理上的病,这里不谈论这些心理上疾病的来由,因超过本人的能力范围。我想讲的是,很多心理上的病,都与人离开神所带来的“虚空、无助、惧怕”等有关,也就是说,这些心理上的病,或许都是因人类与神的疏离而产生的后果,人只有回到以神为中心的关系中,才能得到真正的医治,只有将生命的次序颠倒,原先是以自我的愿望、需要和追求为中心的,而改为以敬拜神为中心,我们才能从各种虚空和无望中脱离,并重拾盼望和喜乐。这就好像,一个机器坏了,必须运回生产的厂商。我们生命的源头是上帝,只有回到祂那里,我们的问题才能得以解决。
一个从不幸,而变成快乐的犹太人的故事[3]:
一个中年的犹太人说:我曾是全世界最悲观、最不快乐的人,每天都充满怨恨,别人一点小事就会使我陷入极大的情绪波动中。三年的心理治疗对我没有什么作用,我以为一生(直到离世)都会这样不快乐。
有一天,拉比问我是否想改善此惨境?我说:“我想。”他说:“你可否答应我,整天都集中想四个希伯来字?”我回答:“整天太漫长,可否只想一个小时?”他说:“你若不答应整天都这样想,我不会告诉你是哪四个字。”我迫于无奈,答应他。那四个字全部出现在诗篇五十二篇第1节里:hesed ēl kol-hayyôm,直译是“慈爱、神、全、日”(《和》译作:神的慈爱是常存的。)第二天,我起床后便开始想这四个希伯来字。真的很神奇,我到今日仍无法解释。当我想这四个字,我对遇到的事情有崭新的想法,感觉也不同。我发觉人生是很美满的,因为每日、每小时、每分钟都可经历神的慈爱。从那一刻开始,我渐渐改变,现在我或许是全世界最乐观、最快乐的人。这一节经文对我的影响,比那三年的心理辅导有效得多。
[1] 以上见证选自威廉韦利蒙(William H.Willimom)著,黄杰辉、阮雅瑜译:上帝多奇异:《韦利蒙论拣选、使命与宣讲》(香港:文艺,2017),页97。
[2] 同上。
[3] 以上的例证来自邝炳钊著:《诗篇:称颂顾念人的神》(香港:明道,2009),页5。
代祷事项:
1、为不规律主日的肢体祷告,求圣灵光照,使大家能认识到主日敬拜的重要,我们在自己有需要时就选择放弃主日,是因为我们内心不看重神,愿主怜悯赦免,使人从内心珍视神所赐给我们的身份。
2、为每位肢体祈求,我们都是病人,在不同的层面被罪压伤和扭曲,我们生命中神的形象和样式已经失落或者被玷污,我们背道,我们忘恩,愿主发命医治我们,在主慈爱的光中,使我们慢慢恢复神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