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7月17日 | 祢安慰我,就使我欢乐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九十四篇 16~23节
16 谁肯为我起来攻击作恶的?
谁肯为我站起抵挡作孽的?
17 若不是耶和华帮助我,
我就住在寂静之中了。
18 我正说我失了脚,
耶和华啊,那时你的慈爱扶助我。
19 我心里多忧多疑,
你安慰我,就使我欢乐。
20 那藉着律例架弄残害、
在位上行奸恶的,
岂能与你相交吗?
21 他们大家聚集攻击义人,
将无辜的人定为死罪。
22 但耶和华向来作了我的高台,
我的 神作了我投靠的磐石。
23 他叫他们的罪孽归到他们身上。
他们正在行恶之中,他要剪除他们;
耶和华我们的 神要把他们剪除。
省思:
在恶人把持的世界上,
我们生活中似乎危机四伏,
落得焦头烂额,
但神都能解忧排难。
神的安慰深入人身心最隐秘之处,
带来一种满有把握、喜悦的安康。
祷告:
神啊,
我需要祢的安慰,
好看见自己的生命
在那创造、救赎世界者的手中
被连结重整,
不怕那“藉着律例”(20 节)
行恶者的欺害。
他们践踏一切较之贫穷、弱小的人,
请在耶稣基督里使我刚强。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约书亚记 第十四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约书亚记》第14章|迦勒所得之地
约旦河西地业分配的前言(1-5节)
前面我们看到,有两个半支派得了河东之地,尚有九个半支派未分到地业。十四至十九章就对约旦河以西之地做出分配。开头部分定下格调——以色列人得到土地,是借着以利亚撒和约书亚之手,表明他们因为顺服起初所认同的领袖,如今得着了在旷野之时神所赐下的应许(1节,参民34:17)。
九个半支派都是透过拈阄的方式,获得土地的(2节),连后来利未支派的哥辖族、革顺族和米拉利族,也是透过这个方法得着城邑(书19:51)。这就强化了他们在神的旨意中获得了应许之地。
犹大支派所得之地(6-15节)
本章6节至十五章63节,记录了犹大所得之地。打头阵的是迦勒家族,这似乎是约旦河西分出的头一份地业。
分了两处记载迦勒这位犹大领袖:第一部分在十四6至15节,配合分给犹大支派地业的第一部分记录,讲到该支派大致所分配到的地业;第二部分在十五章13至19节,描写迦勒家中成员所得到的特定城邑。
6至12节,迦勒重提他的经历,追忆当年他们十二探子进入迦南的事情,这点约书亚也有着感同身受。那时,其他的探子带回令人沮丧的消息,使百姓的心消化。而他与约书亚则专心跟从雅威,因此获得摩西的称许;雅威神信实地保守了他四十五年。
迦勒说:他如今依然强壮,力量不减:(1)他的心志与领受应许的时候一样;(2)他的体力也足以去征服地业。也就是说,“他对自己英勇的自信,是有神为保证的[1]”。
无论从个人还是以色列群体的利益出发,迦勒请求出征的理由都不宜拒绝。约书亚正面回应了迦勒的请缨,祝福他,并以希伯仑为礼物,赠给迦勒(13节)。14至15节是后来补续的内容,强化了迦勒的话得到了实现,其间的重点显然是:神忠心的仆人如何打败强悍的对手。
[1] 参希斯著:《丁道尔旧约圣经注释:约书亚记》,页284。
03
今日默想
我们也当以迦勒为楷模,他原来属于“基尼洗族人”,有可能他的祖先原本是外邦人,后来加入了犹大族(参民13:6),如喇合与基遍人一样。而他成为以色列优秀的领袖,是整个民族追求和纪念的榜样。在约书亚记中,以独特的篇幅来记录他,可以看出神是如何看重他。
在民数记中,我们看到,迦勒与约书亚一样,力排众议,完全相信神的应许。这事在他老年之时终于实现了。如今,他虽然年岁已高,面临的亚衲族人又十分强盛,但他的信心却丝毫没减弱。这样,他终于得着了产业,证实了神的赐福。
你还可以列举出迦勒在其它方面的品格吗?其中有令你感动的吗?
04
每日加量
使徒行传 第五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使徒行传》第5章 | 新群体的危机(一)
弥赛亚耶稣这新的群体,克服了外界的压力,带来全新的社群实践,巴拿巴与众人慷慨地将他们的财产分享出来。同时,这群体的内部也发生了问题(1-16节),外来的敌视力量也依然持续(17-41节)。
亚拿尼亚与撒非喇这对夫妇,只是外表上属于新群体中的一员,他们欺哄群体,也是欺哄了圣灵:因一个人对所拥有的财产的处理,往往是其委身程度的量尺。就耶稣对门徒的教导而言,谁热切地与人(如弟兄或姊妹)分享,谁就是听了上主之道而遵行的人,而这对夫妇不懂此道,最后遭到圣灵的审判,因为欺哄这个弥赛亚的新群体,就等于欺哄圣灵(路8:1-12)。
这个新兴的群体,在交织着友情和团契的同时,也面临敌意和遭拒,那些守殿官、撒都该人、祭司长、公会、罗马卫兵,互相结盟,一同来打压他们。因这新群体,挑战了他们的神学、社群文化、政治和身份等等,他们把教会领袖送到公会,打算以“公诉”的方式来处置他们。
但事实上,这些基督徒的行为完全是善举,一点不像社会的危险分子,这些敌对势力殴打与监禁了他们后,权衡了群众的舆论,还是把他们放了!那位年高的法利赛人迦玛列,给了最好的建议:“任凭他们吧,他们所谋的、所行的,若是出于人,必要败坏;若是出于神,你们必不能败坏他们”。也就是说:就连这些反对者当中,也有人担心这种抵挡和敌意是否合理。
遭遇逼迫的门徒们,像耶稣一样地行神迹奇事,这些行动也与耶路撒冷的犹太领袖,产生了冲突。另外,当他们遇拦阻时,也像耶稣一样,以祷告并更深的委身,来回应所领受的呼召——因着逼迫引向更广阔的宣教旅程(41节)。
思考问题:初代教会因着圣灵的同在,他们的生活被提升到另一个层次,日子变得兴奋而无法预测。不过,这充满各种可能的全新生活,也遇见亚拿尼亚与撒非喇这对夫妇的不诚实与偏行己路,以及遭遇整个社会各层面的打击与压力。
这些如何提醒今天的你我,无论何时都该谨慎与谦卑地面对世界?另外,他们在面对这些阻挠时,所采取的对应策略——惩戒虚妄者、勇敢地作见证、赞美神并向外宣教。这些可以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深思呢?
▓ 本文插图选自法国画家 路易斯·托夫利( Louis Toffoli 1907-1999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