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 | 2023年7月13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656天前 | 347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满了汁浆而常发青
2. 每日经文 | 书10章-南征的胜利
3. 今日默想 |
4. 每日加量 | 徒1章-新国度的预备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7月13日满了汁浆而常发青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九十二篇12-15节


12 义人要发旺如棕树,

     生长如黎巴嫩的香柏树。

13 他们栽于耶和华的殿中,

    发旺在我们 神的院里。

14 他们年老的时候仍要结果子,

    要满了汁浆而常发青,

15 好显明耶和华是正直的。

    他是我的磐石,在他毫无不义。

 

省思:

敬虔的生命不会衰退、耗尽,

我们赞美神愈久,愈是有力。

到了晚年,

充沛的信心自然更显得生机勃勃。

 

祷告:

神啊,

我每天都从你重新得力,

愿有爱和盼望的汁液流经我的叶脉,

藉着耶稣基督,

结出赞美和爱的义果。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约书亚记 第十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约书亚记》第10章|南征的胜利


亚摩利人的战略(1-6节)


以色列人占据伯特利与艾城后,便完全掌控了北方与中央一带,他们占领了具关键性的便雅悯高地,原属于耶路撒冷王盟友的基遍,如今也背叛了,现在只剩下南方还属于耶路撒冷王了。于是,亚多尼洗德邀请了四位首领和他们的军队[1],一同去攻打基遍,要在耶路撒冷挡住以色列人。诸王接受了他的要求,一同出兵攻打基遍。


基遍人急速向约书亚求救,说:“你不要袖手不顾你的仆人”。因在合约关系中,基遍人是藩属,他们提的要求是合理的(6节)。


南征胜利(7-43节)


7至43节详细描述了以色列人如何在南征中得胜。记载的方式颇具“画面感”,第一幅画面(7-10节)是胜利的摘要,11至15节,则细述了雅威在这场胜利中的作为;也将以色列与诸王争战的细节作了描述(16-27节),28至40节对征服诸城作些细述;最后再摘要式地回顾得胜的经历(41-43节)。


南方诸王考虑到联盟的安危,都响应了亚多尼洗德的呼求,一同上到基遍,同样,约书亚也回应了基遍人的请求,也上去了(7节),彼此展开了激烈的生死之战。


雅威像往常一样,对约书亚讲:“不要怕”!因祂能够使以色列人得胜(8节)。于是,约书亚顺从命令,选择了在晚上行军,带领军队从东边来,切断了耶路撒冷王盟军的后路,使他们不能再从耶路撒冷撤退;向西直追盟军,直到位于山地通往沙斐拉和西方平原路上的伯和仑;并继续向南,在沙斐拉一带追赶,直到亚西加(9-11节)。


11至15节,描述了雅威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在伯和仑下坡,祂从天降下大冰雹在敌人身上,并听了约书亚的呼求,将日月停住(12-14节),帮助约书亚和以色列人打仗。


五个首领节节败落,只能躲在玛基大洞里,以求逃离劫难(16-17节);却被以色列人发现了,被他们用圆形大石堵住了洞口。这个被大石封住的洞,竟成了五王的坟墓(27节)。


战役自玛基大扩散开来之后,剩余的迦南人都向各城里逃跑。然而,他们的王和各个城都被孤立了,所以很容易就被拿下了(20-21节)。29至39节这段冗长的记录,报道了这一路势如破竹的战况。


最后,在40至43节,以“地区(40节)、疆界(41节)和时间”(42节)这三要素来作结,和前一段所特有的描述相同:没有留下一个,将凡有气息的尽行杀灭。



03

每日默想


对基督徒而言,圣战不可能再像这段经文,以及下面的北方战役一样,以军事的方式呈现,因为耶稣已经以自我牺牲的方式,呈现了最后的圣战——战胜罪恶和死亡。不过,我们每天所面临的压力和挣扎,也可以理解为属灵争战。试分享你经常遇见的“争战”。



[1] 这些王的名字和亚多尼洗德一样,都可以在约主前一五五零至一一零零年巴勒斯坦一带的文字记录和人名中找到。希伯仑和拉吉已经可以证实就是鲁美德废丘(Tell er-Ruemideh)和杜伟废丘(Tell ed-Duweir)。考古学家在鲁美德废丘还没有发现晚铜时期(主前1550-1200年)有居民的遗迹,这与耶利哥的情形相仿。不过,那里曾发现晚铜时期的墓,也曾进行挖掘,找到一些陶器,日期可以定在十三世纪末叶。另这里的希伯仑,可能在另一个地方。参希斯:《丁道尔旧约圣经注释:约书亚记》,页219。


上图:南方五王都位于基遍的南方,其中耶路撒冷离基遍最近,直接承受压力。耶路撒冷王选择希伯仑、耶末、拉吉和伊矶伦这四个南方城市结盟,因为耶末所在的梭烈谷和以拉谷是耶路撒冷西边的主要防线,而从伊矶伦、拉吉、希伯仑到耶路撒冷,是从沿海平原通往北方示剑的中央山地南北大道。以色列人占据了艾城、基遍一线,就切断了南北交通,使耶路撒冷岌岌可危,所以南方诸王若不帮助耶路撒冷王挡住以色列人,他们自己也将唇亡齿寒。


上图:南方五王都位于基遍的南方,其中耶路撒冷离基遍最近,直接承受压力。耶路撒冷王选择希伯仑、耶末、拉吉和伊矶伦这四个南方城市结盟,因为耶末所在的梭烈谷和以拉谷是耶路撒冷西边的主要防线,而从伊矶伦、拉吉、希伯仑到耶路撒冷,是从沿海平原通往北方示剑的中央山地南北大道。以色列人占据了艾城、基遍一线,就切断了南北交通,使耶路撒冷岌岌可危,所以南方诸王若不帮助耶路撒冷王挡住以色列人,他们自己也将唇亡齿寒。



04

每日加量 

使徒行传 第一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使徒行传》第1章 新国度的预备


使徒行传是唯一记载耶稣死而复活第一次显现后,祂的跟随者的遭遇的书卷。路加把他的福音书作为第一卷,这两卷书,将耶稣的故事与早期教会的故事作了关联。耶稣在巴勒斯坦发起的教会,在使徒行传中发展成为一群信徒,并遍及了帝国。


另外,路加说自己是“忠实”的,但不一定按着历史的真确性去衡量,而是需要看他是否反映出上主的观点。但这也并不是说他违背历史,而是说他把焦点转移,在重述事件时,加入自己的筛选和诠释,目的是透过报道“发生”在他们中间,上主所成就的事,来反映上主的神圣观点:


A) 拿撒勒人耶稣就是被高举的上主;


B) 耶稣的信息和早期教会的信息有延续性;


C) 早期教会的宣教运动,福音如何逐步在外邦城市中生根并发展。


在开头的一句话(徒1:8),是耶稣对门徒提问的回应:以一个宣教计划,代替了门徒对末日事件作时间及内容上的臆测,一个与他们不同的以色列国度。因门徒们对以色列重返荣耀的着迷与执着,等到耶稣死里复活之后,依然没有减退。他们依然期盼复活后的耶稣,可以将耶路撒冷从罗马的统治中解放出来。


耶稣却给这些取代犹太民族的代表一个神秘的启示:要他们回到耶路撒冷,等待圣灵的膏抹,好使他们能成祂的代言人,把焦点从耶路撒冷,转向犹太全地,甚至转向临近国家(撒玛利亚),一直到地极!祂的启示,代表着一种重要的前进方向,铺开了使徒行传2-8章的发展,并且展现了向四围散去的宣教姿态,这点与“末日情景:都以万民归向以色列,归向圣殿的图画”,是明显相悖的,也打破了深深根植于以色列自我身份中的监牢。也就是说,耶稣在被钉十字架之前所谈论的,祂的羊除了以色列人之外,还有其他的(参约10:1-16)。那么,如今,将这些羊领进圣灵所建立的新国度的任务,就落在了这些跟随者的身上。


思考问题


使徒行传所呈现的,耶稣对以色列国的进路:耶路撒冷、犹太全地、撒玛利亚与地极,与最近几十年的强蛮的以色列国家主义有区别吗?也就是说:耶稣支持现今许多以色列人和部分基督徒所鼓吹的以色列国家主义吗?


另外,假如我们将使徒行传当作一卷宣教手册的话,你可以在第一章看出端倪:耶稣认为,今天的教会作为祂的国度子民,宣教需要的基本思维是什么?你可以列出2-3点吗?


上图:在耶路撒冷圣殿山东望橄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