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 | 2023年7月7日
来源: | 作者: 唯信 | 发布时间: 662天前 | 463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在祂的翅膀底下
2. 每日经文 | 书4章-立石为记
3. 今日默想 | 有秩序的顺服
4. 每日加量 | 诗142篇-在洞里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7月7日 | 在祂的翅膀底下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九十一篇1-6 节



1 住在至高者隐密处的,

  必住在全能者的荫下。

2 我要论到耶和华说:

 “他是我的避难所,是我的山寨,

  是我的 神,是我所倚靠的。”

3 他必救你脱离捕鸟人的网罗和毒害的瘟疫。

4 他必用自己的翎毛遮蔽你,

  你要投靠在他的翅膀底下。

  他的诚实是大小的盾牌。

5 你必不怕黑夜的惊骇,

  或是白日飞的箭;

6 也不怕黑夜行的瘟疫,

  或是午间灭人的毒病。

 

省思:

正如“恶”往往以不同面貌出现,

神的庇护也是以各种方式临到。

无论遇见什么危难,

总有一个相应的解救办法。

“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

我已经胜了世界!”(约十六33)

 

祷告:

全能的神,

我需要祢的保护帮助:

请祢作我避难的堡垒。

让我对祢的保护与照顾的期待,

胜过对险恶的恐惧。

奉耶稣的名。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约书亚记 第四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约书亚记》第4章|立石为记

 

第四章1至5节,描述了一件事——为了记念以色列十二个支派完全从约旦河东过来了,进入了迦南地,他们立石为记,表达了三个重点:


(1) 约书亚为摩西的接班人,遵从神的指示(4节),拣选了十二个代表(2节);他重申要将约旦河里的石头,带到约旦河西的命令,他的这个做法与摩西相仿,当年过红海之后,摩西写歌作纪念,(出15),并且说明为何要这样作。


(2) 十二支派全部都过了约旦河。第3节和第8节都说,那十二位代表要把石头从河中带过去,放在指定的地方,石头变成了以色列人渡约旦河的象征。


(3) 设立永远的记念石,让后代牢记这件过河的“奇事”。对他们而言,过约旦河代表进入神应许的“新世界”(3:5)。


6至7节留下一段纪念文字,这些石头也是一种纪念,让未来的世代知道:他们的神乃是行大奇事的神;以色列是属于祂的国家。石头还是一个记号,为要教育后代,使他们明白过去的传承,认识他们的神。过约旦河也有祭典意义,是吉甲的伏笔,石头将要立在那里,是一个上主行事的记号,对早期以色列人的宗教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8至9节经文似乎暗示,约书亚在约旦河当中又立了十二块石头,成为第二回的纪念,是在前面所提的十二块石头之外的。不过,应该这样理解,约书亚不是又立十二块石头,而是将原来在约旦河的十二块石头立了起来。接着,提到祭司站在水中,并且说,这都是照摩西所吩咐约书亚的一切话而行的。这里的重点是将行动的终极责任,归于神所拣选的领导人约书亚。这使约书亚与摩西彼此平行:摩西怎样顺服神,约书亚也怎样顺服摩西;众百姓从前怎样尊重摩西,现在也同样尊重约书亚。




03

今日默想


以色列人出埃及时过红海,进入迦南则过约旦河,两者平行,因此,文中很多引用出埃及事件,如“耶和华你们的神在你们面前使约旦河的水干了,好像耶和华你们的上主从前对红海所行的。”不同之处是,过红海的群体是乌合之众,而今天却是军容整齐,井然有序,已经是准备好打仗的大军了(4:12-13)。


耶和华透过这事件,高举约书亚,百姓也像尊重摩西一样尊重他(3:7,4:14);约书亚也尊耶和华为大。过约旦河像过红海一样,是出于耶和华的能力(3:9-13,4:5-7,21-24);约柜的记载,也同样具有象征性,约柜先于百姓下约旦河,后于百姓出约旦河,过河的壮丽全赖于耶和华的保护。


这种有秩序的顺服,你觉得可以用在教会的治理上吗?另外,假如教会能形成如此有秩序的治理,将如何彰显神的荣耀呢?



04

每日加量 

诗篇 第一四二篇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142篇 在洞里


142篇的标题是:在洞里!是表达大卫遭围困逃到洞里时的祷告。可以当作我们在遭遇危险时,一个典范的祷告!


1至3a,诗人“大声…大声”,不断重复,可看出他的祷告是多么迫切,他的处境非常危险。他似乎完全没有时间,可以清楚地向神吐露苦情。他说:“我的灵,在我里面发昏”,表明整个人已经完全无力把握自己所面临的处境和自己无比绝望的情绪。


3b至4节,让我们看到,确实如此,在这么凶险的处境,一个人,怎能有条有理地、以华美的口吻在祷告呢?因为耳中能听到的就是:“你被包围了”!也丝毫看不到,有救兵到来!事实上,他本来就是逃窜犯,哪来的救兵呢?


5节让人感到诧异,因为心境与现实完全不同,他如今落入这等凶险的处境,而他却在谈论福分,是不是痴人做梦呢?过去!对,过去!曾经经历了雅威多次的救赎,神自己成为了他在灾难之时的避难所,神那时大大帮助了他——在他“四面受敌”之时,仍然“不被困住”。


对!如今,对!哪怕只是一丝的希望,也足够了,因为有一条通天的路,这条路是活的!雅威在那里!祂岂止在那里,祂就在这里!如同过去一样。


因此,在6至7节,他重拾信心,向神展示一个自己的未来——“义人必环绕我”,他们组成了一个分享会,彼此在称颂雅威的厚恩!所以,他再次将死的处境陈明——他如今落入极卑微之地,又遭强敌包围,但他知道,他的未来,必在神的引导之下,走出被困之地!


每日默想:


本诗的标题是:在洞里!是大卫遭围困,逃到洞里时的祷告。在山洞里既是被困的时刻,也可能是蒙救赎的时刻,这种危机也可能是转机。就在这困苦中,他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有期盼的世界”。因此,他的祷告很现实,与生活如此密切。也就是说:信仰的世界,就是平常生活的世界,一个充满危机,却又有机会的实况。这种现实,告诉我们,信仰中的神,也就是生活中的神!当我们在艰难时,将目光从困难转移,专注在神自己的身上之时,我们必然要经历生命的转机。因为神比我们的困难更大!当我们死死盯着自己的困难时,其实,我们已经偏离了正路!难道困难比神更大、更重要吗?更何况,神不但有力量解决我们的困难,祂更是要祂的儿女看到祂是怎样的一位神——一位眷顾、爱我们,时刻临在我们当中的神!听到这里,你心中会感到安慰吗?把自己完全交托给祂吧!哪怕你的处境如同大卫一样——在山洞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