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7月6日 | 叫我们喜乐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九十篇13-17节
13 耶和华啊,我们要等到几时呢?
求你转回,为你的仆人后悔。
14 求你使我们早早饱得你的慈爱,
好叫我们一生一世欢呼喜乐。
15 求你照着你使我们受苦的日子
和我们遭难的年岁,叫我们喜乐。
16 愿你的作为向你仆人显现;
愿你的荣耀向他们子孙显明。
17 愿主我们 神的荣美归于我们身上。
愿你坚立我们手所作的工;
我们手所作的工,愿你坚立。
省思:
默想有如慢慢燃烧的引信,
终于点燃祷告的火药,
引发了爆炸性的问题:
“要等到几时呢?”
于是向神提出八项请求,
慎重地――陈明之后,
就欣然欢喜,充满了干劲。
祷告:
主啊,不是藉着加快我生活的节奏
或额外加添的年岁,
而是将我现有的生命――今日、今时,
沉浸于祢的旨意和面光中,
我方能寻得属我的盼望与福分。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约书亚记 第三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约书亚记》第3章|渡约旦河
三至四章是渡过约旦河的叙事,两章的结构十分相似,全程以宗教行动的形式进行,焦点是约柜和祭司,过程缓慢庄严,经文具有明显的“吩咐——回应”这种模式,用五条主线来铺开:
1、百姓(3:1-5,14,16-17;4:10-13,19),
2、抬约柜的祭司(3:3-4,6,8,14-15,17;4:10-11,15-18),
3、代表十二支派的十二人(3:12;4:2,4-5),
4、约旦河的水(3:1,8,13,15-16;4:18,23),
5、从约旦河床取来的十二块石头(4:2,6-7,8-9,21-24)。
下面分三部分来看这一章:
1、出发前的准备(1-5节)
以色列人自从击败西宏和噩之后,就一直扎营在什亭旷野(民22:1)。如今,要过约旦河了,官长就走遍营中,吩咐百姓;约书亚则向所有百姓说话,命令他们要自洁,以准备明天的大事。这指示让人想起以色列在西奈山的情景,当时神命令摩西,要以色列人自洁,包括洗净衣裳,不亲近妇女(出19:10-15)。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其目的是强调约书亚与摩西之间的连续性。
2、过河前的吩咐(6-13节)
约书亚吩咐祭司带动约柜的行进,祭司要在百姓的前头,先下河,代表着神的同在和能力象征的约柜,要比以色列百姓先行一步,进入迦南地。
人群队伍分成三组人:祭司与约柜、十二个人,和将过河的百姓,这几组人同时都在行动。
此时,雅威对约书亚说话,承诺祂的同在,并支持他去赶出迦南居民(9-13节)。
3、过河时的神迹(14-17节)
当祭司抬着约柜,脚一碰到河边之时,被断绝的河水立起成垒,这个事件与出埃及记十五章8节和诗篇七十八篇13节所描述的过红海时,红海被吹干一事连在一起。
经文解释说,这事发生在亚当城以南极远之地(16节),当时是春季,河水涨溢,水流湍急。旁边又是灌木丛林,一群人要到水边不甚容易。所以,河水被断绝,完全是雅威的作为。而此成就,是透过祭司和约柜而成。
03
今日默想
本章可以看出约书亚、祭司、十二支派的首领和百姓同心合一的境况,他们因着神迹过了约旦河之后,各国都惧怕以色列人的光景(书2:24,5:1)。早期教会的基督徒,就像这批进入迦南地的第一代以色列人,也同心合意顺服神所拣选的领袖(徒5:1-11)。因此,也亲历了神的大能,也得到百姓的尊重(徒5:12-16)。
你觉得,这件事对操练对基督的信心,和对祂话语的忠心,以及在群体之间彼此的合作,有无启发呢?
04
每日加量
诗篇 第壹佰肆拾~ 壹佰肆拾壹篇章
读经音频1:(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读经音频2:(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140~141篇 | 抉择
140篇只有一个主题:恶人的阴谋!
一个人在信仰的旅途中,经受恶人的逼迫,落入他的恶谋中,是常有的事。这首诗以抗议恶的清醒头脑在祷告!社会的特征是暴力、残害,并以此为乐事,自古迄今,并未改变。诗人在此看得非常清楚,这是社会的特色。因此,他也呼求神救他脱离这种网罗,使他行在义人的道路上,因为只有神才有这等能力(1-5节)。
抗击社会的邪恶作为,最好的办法就是祷告,这就是6至11节所表达的意思。祷告,绝对不是逃避,乃是参与到神里面做事——神从来不停止在地上的工作,就凭祂所发出的救恩,就可以看出这一事实。曾经有过的经历,今天依然有效(7节);另一方面,神会行动也是基于祂的审判,祂不容许恶人成就恶事(8节)。
说恶言、做恶事的人,都要掉到自己挖的陷阱里,他们自掘坟墓(9、11节)。因为雅威本来就站在困苦人一边。所以,义人必要称赞神,因正直的人,要与神面对面(12-13节)。
141篇是一首晚祷(2节),这种有纪律的敬拜,意义重大。诗人似乎有迫切的事,需要向神陈明,并求神的临在,是的,神何等乐意临在我们当中,我们为何像乞丐一样愤怒、自怜地活着呢?诗人的经验不同,他饱尝着与神同在的喜乐,就凭他将祷告作为祭物欣然献上就可知——神在与他一起说话呢。
不过,他有点担心自己落入口是心非,嘴唇不洁的光景中;也担心自己心术不正,行为不端;或者因交友不慎,与酒肉朋友同流合污(3-4节)。他说自己宁可接受“忠言逆耳”,因诤友的话,有利于自己的行为(5节上),“朋友所加的伤痕出于忠诚”(箴27:6)。
所以,他对好心相劝的话,非常谦卑地听,但对于恶人的态度却相反,他说这些恶人中的高人——审判官却要自寻死路,有一天他们要跳崖自尽。他爱憎分明,所以在7节表达了他不二的选择:不与恶人同流合污,纵使被杀、被抛尸荒野、被人烧成灰当作肥料拿来耕地!他决心不改、忠心不改、爱憎不改!
8至10节,继续表达这类的心志。是的,面对如此大的势力,神子民要坚持笃信,确定是在这世界中的另类选择,也只有这位神能加添力量,赐予庇护。你的眼目朝向祂吧,定能脱险。而恶人则作茧自缚!因为神本性就是如此,祂拯救寻求祂、行正直路的人;也审判与祂作对的!
每日默想
诗人在140篇,让我们看到,抗击社会的邪恶作为,最好的办法就是祷告,因为神就在这世界中行动,与主同行,不是艰难的事。你能认同吗?141篇,诗人庆幸自己没有和恶人一路,并因此而感恩,在你的交友圈里,有没有恶人需要规避的呢?
上图:古埃及浮雕上的秃鹫和蛇。眼镜蛇乌拉厄斯(Uraeus)是女神瓦吉特(Wadjet)的象征,瓦吉特是下埃及的守护神,上下埃及统一后,与上埃及的秃鹫女神奈赫贝特(Nekhbet)一起成为埃及的守护神。埃及眼镜蛇(Egyptian Cobra)每次咬击,平均释出175至200毫克毒素,其毒之猛仅次于菲律宾眼镜蛇,但却更加致命,因为埃及眼镜蛇的体型较大、较具攻击性、释出蛇毒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