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 | 2023年7月2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667天前 | 342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我们的居所
2. 每日经文 | 申32章-摩西之歌
3. 今日默想 | 教训子孙遵守
4. 每日加量 | 诗132-134篇-祝福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7月2日 | 我们的居所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九十篇1-2节


1 主啊,你世世代代作我们的居所。

2 诸山未曾生出,

   地与世界你未曾造成,

   从亘古到永远,你是 神!

 

省思:

第2节的创造比喻

是借用有关分娩的语言。

神之于古老的诸山,

就如父亲之于子女。

在这样一位神里面所获得的庇护,

并非临时的安定,乃永恒的居所。

 

祷告:

“山川尚未立定之前,大地尚未形成,

远自太初祢便是神,从亘古直到永远。

真神是我千古保障,是我将来的希望,

作我今生的保护者,作我永远的居所。”

(Isaac Watts,“O God, Our Help in Ages Past”)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申命记 第三十二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上图:世界遗产马萨达(Masada)是犹大旷野与死海交界处的一座岩石山顶,位于大卫躲藏的隐·基底(撒上二十三29)南边22公里。马萨达东侧悬崖高约450米,西侧悬崖高约100米,山顶平整,道路险峻,是以色列最有名的一个「磐石」,也是大卫写诗时最容易联想到的「磐石」。


《申命记》第32章|摩西之歌


摩西的歌开篇,就以充沛的情感,呼召天地,来聆听神对以色列的控诉:他的教训如露如雨,降在嫩草上,又如甘霖降在菜蔬中,把生命和复原带给有需要的人;他所说的都是耶和华那如磐石的言语,有完全的作为与公平(1-4节)。他也谴责败坏、乖僻弯曲、愚昧无知,经常忘恩负义的以色列(5-6节)。


摩西追忆过往上古之日,耶和华施展了无数的恩典和作为(7节),拣选了他们的祖先(8、9节);在旷野流浪时眷顾他们,如同保护自己的瞳仁。祂又如教训雏鹰飞翔的母鹰,如牧者一般带领他们进入应许之地——从约旦河东,一直走到地的高处。那地盛产最佳的农牧产品、蜜、(橄榄)油、奶油和奶、肥畜、最好的麦、上等的酒(10-14节)。


可惜,得到了供应,长得肥胖、粗壮、光润的以色列(耶书仑是别号),却不愿意单单侍奉耶和华;反而像只倔强的牲畜,反抗主人(15节)。更糟糕的是,他们不守传统,却崇拜迦南神祇,藉可憎的作为触怒耶和华(16-18节)。


所以,耶和华向他们掩面,止住恩宠,降下惩罚;甚至不再认他们作祂的儿女(19-21节)。祂的怒火也一发不可收拾,使人无处逃避,一直烧到极深的阴间,又烧尽地和地的出产及山的根基(22节)。


不过,耶和华对他们仍留有余地,不执行这些审判,不分散祂的子民(26-27节)。可悲的是,以色列仍不知醒悟,导致耶和华决定将她交在仇敌手中(28-29节)。


转折再次出现,利用仇敌刑罚以色列的上主,也凭公义刑罚仇敌。祂对那些悔过的人,施行赦免,赐下救恩;对于全无悔意和顽梗悖逆的人,则施行审判(36节)。可叹的是,百姓虽蒙耶和华回转恩待,也难逃拜偶像之罪(37-38节)。


这位独一的真神,完全排斥那些没有办法使人死、使人活,损伤、医治,也没有能力从祂手中把人救出来的假神(39-40节)。祂将如酣战的勇士,亮出光亮的锋刃,对付这些敌人,祂要饥餐俘虏肉(41-42节)。


摩西感怀于此,呼吁全世界都来参与耶和华的庆功宴,一同享受祂的胜利果实,来看看祂如何饶恕祂百姓的过犯,遮盖他们的罪咎(43节)。


摩西对以色列讲完了一切的话,耶和华命令他,登上亚巴琳山中的尼波山,在那里等待死亡(民27:12)。因他在加低斯的米利巴背信于耶和华,没有维护祂的圣洁,耶和华只容许他观看应许之地(52节)。



03

今日默想


摩西与约书亚将这歌诵读给百姓听,并且亲自吩咐他们,要把这些话放在心上,又要留心教训子孙遵守,才能在神所赐的地上得以长久(44-47节)。看来,诗歌不仅为了抒情,也为了教导。你从每周的诗歌崇拜中,有无这种收获呢?



04

每日加量 

诗篇 第一三二至一三四篇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132-134 | 祝福

 

有了131篇平静安稳的见证,也想到了曾经为神所发的热心。他们想起:“约柜”曾经被掳,之后,大卫又带领众人将约柜赢回的经历。


约柜曾流落在异邦,如同大卫颠沛流离的苦难,后来,神挽回他这个漂泊流离的命运。大卫,也采取回应,为雅各的大能者寻得居所,要将约柜的漂泊结束(1-5节)。


6至10节,让我们看到,他们寻得了约柜,并将约柜运往锡安,稳定下来(8节),也设立了祭司的圣职,百姓也有了敬拜生活(9节),一切安然。约柜的安息,也代表着:以色列自出埃及已进入高潮,结束了颠沛流离之旅。诗人深觉,有今天的安息,全因着雅威的喜悦与怜悯(不厌弃)。


他们这种热心,得到了神的回应,神凭诚实起了誓!大卫家必定长存,当然,这应许是在圣约中落实的——众子需要遵守圣约(11-12节)!


13至18节在表达,大卫家的福祉、命运,直接关涉到锡安与整个以色列民族,当雅威向大卫起誓后,接下来就对锡安起誓:


锡安成为了雅威安息之所,衪将降下五谷丰登的收成,使贫穷人有了保障,以敬拜为中心的生活也得到了落实。大卫的治权,应当显示出明治与尊严。


132首呈现出的“圣殿、国家、君王”,都在一个理想状态;133首则是弟兄同住在一起之时的美妙经历的表达,团契带来了活力。他们中间甚至包括了欠债者、奴隶、罪犯,而他们都是朝圣者。在筵席中合家团聚,祝福也临到当中的每一个人。正如圣膏油从亚伦头上,一直流到胡须,直到他的衣襟一样,使祭司全然成圣,散播出去!甚至,他们所蒙的福极其丰富,使小小的锡安山,也受到黑门山而来的雨露,每一个人也都得到从雅威而来的、属天的生命!


上行诗最后以134首这短小的诗结束,他们从异邦的米设和基达开始,经历过艰难危险,到达耶路撒冷,进入敬拜与团契的生活,最后以“在祂的殿中昼夜事奉”为结束,实在极为恰当。他们都是雅威的仆人,这本来是被召的目的,圣所本来就是整个伊甸的缩影,生活起居都以圣为特色,以称颂雅威为中心。这非常渺小的圣所,却与非常伟大的天地对应,这皆因雅威纡尊于此!


仆人事奉祂,祂则赐福,以彰显祂的喜悦!


日默想


134篇让我们看见一个真正的朝圣者,无论路途多么艰辛,所经历的多么痛苦,至终是赞美。你会认同这样的说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