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 | 2023年6月26日
来源: | 作者: 唯信 | 发布时间: 768天前 | 376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像被弃者
2. 每日经文 | 申26章-奉献
3. 今日默想 | 感恩及关怀的行动
4. 每日加量 | 诗119篇129~152节-信念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6月26日 | 像被弃者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八十八篇


 1  耶和华拯救我的    神啊,

      我昼夜在你面前呼吁。

 2  愿我的祷告达到你面前,

      求你侧耳听我的呼求。

 3  因为我心里满了患难,

      我的性命临近阴间。

 4  我算和下坑的人同列,

      如同无力的人一样(“无力”或作“没有帮助”)

 5  我被丢在死人中,

      好像被杀的人躺在坟墓里。

      他们是你不再记念的,

      与你隔绝了。

 6  你把我放在极深的坑里,

      在黑暗地方,在深处。

 7  你的忿怒重压我身,

      你用一切的波浪困住我。〔细拉〕


 8  你把我所认识的隔在远处,

      使我为他们所憎恶。

      我被拘困,不得出来。

 9  我的眼睛因困苦而干瘪。

      耶和华啊,我天天求告你,向你举手。

10 你岂要行奇事给死人看吗?

      难道阴魂还能起来称赞你吗?〔细拉〕

11 岂能在坟墓里述说你的慈爱吗?

      岂能在灭亡中述说你的信实吗?

12 你的奇事岂能在幽暗里被知道吗?

      你的公义岂能在忘记之地被知道吗?

13 耶和华啊,我呼求你,

      我早晨的祷告要达到你面前。

14 耶和华啊,你为何丢弃我?

      为何掩面不顾我?

15 我自幼受苦,几乎死亡,

      我受你的惊恐,甚至慌张。

16 你的烈怒漫过我身,

      你的惊吓把我剪除。

17 这些终日如水环绕我,

      一齐都来围困我。

18 你把我的良朋密友隔在远处,

      使我所认识的人进入黑暗里。


省思:

这位诗人用两个比喻来形容困境:

被活埋(“祢把我放在极深的坑里”)和

被淹死(“祢一切的波浪困住我”)。

埋没于冰冷的土中或深水中,都是绝境。

在这危急的时候,诗人四次呼叫神的名,

说明了任何困难都不能夺去

我们祷告的能力。


祷告:

亲爱的耶稣,祢曾经受过

我所可能遭遇的各种试炼。

请带领我度过试炼的时刻,

保守我不至于绝望,

引导我进到一个境地――

求助的祷告

可变为颂赞的欢呼。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申命记 第二十六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申命记》第26章|奉献


第二十六章重点提到了两个重要的典礼:初熟果子(1-11节),及每逢三年的什一奉献(12-15节)。因这两个典礼有被迦南风俗同化的危险,需要加以强调。


每年收获的季节,要把初熟果子作样本,放在筐子内,带到耶和华的圣所中献上(参12:5),以此来强调丰收是来自耶和华,而不是巴力(2-4节)。


感恩的另外一个理由是:他们的祖先原来是一族“散居”、“游荡”,甚至有可能要“灭亡”的亚兰族人(5节),比如亚伯拉罕和雅各,都是流浪者。没想到,这个弱小的流浪者,竟成了大族的祖先。他们到埃及侨居之时,人口稀少,只有七十个(出1:5);如今却成为了一个又大、又强、人民又多的国家(参出1:9)。


当他们遭遇埃及帝国的镇压之时,耶和华将他们拯救出来(6节,参出1:14),“用大能的手和伸出来的膀臂,并大可畏的事,与神迹、奇事”(7-8节),把他们领到这盛产水果及各样作物之地。如今,献上礼物敬拜耶和华,是理所当然的(9-10节)。同时,也使那些属于弱者的利未人和寄居者,可以与崇拜者一起分享神所赐的一切美物(11节)。


每逢三年,要将什一奉献留在村中作扶贫之用(14:28、29),不需要受祭司的控制。不过,为了避免分配之时发生不当行为,他必须前往中央圣所,郑重地对祭司宣告,自己已经遵照神的律法,将什一奉献从家中彻底取出来了,用来济助有需要的人。他又要继续宣称:“你的命令我都没有违背,也没有忘记”。


宣告者先要否认他曾经做出的三种行为:守丧的时候没有吃这圣物;不洁净的时候也没有拿出来;又没有为死人送去(14节)。这等宣告的意图是在表达自己并没有受迦南宗教的影响,将收成献给了农神巴力和搭模斯(参结8:14),而是将收成用来眷顾贫寒的人。


15节以一句祭司的祷文结束前面的宣告:祈求神在天上的圣所垂顾时,祝福以色列。



第16节至19节强调了以色列顺从条款的责任。当他们肯定耶和华是他们的神,遵行祂的道,谨守祂的律例、诫命、典章,听从祂的话。那么,上主也将回应,肯定“你是我的民”,并向以色列保证契约的福气。这些福气是应许给全民的,使祂的子民在称赞、美名、尊荣上,超过祂所造的万民;将他们完全分别出来,与一切罪恶隔绝。


03

今日默想


本章的两个议题,重点仍然有两个面向:对神的感恩,及对弱者的关怀。你觉得就这两方面,你可以有哪些行动来体现?


04

每日加量 

诗篇 第一一九篇 129~152节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119篇 129~152节 信念


* Pe光照在黑暗里(129~136节)


在Ayin里说的,他对“都是正确的”律法的热爱,都带进pe里来了。他把具有八个有关神的律法的字词都使用上了。


法度真棒(129节),它是一道门,带来光芒(130节);光则带来了“命令”,何等可贵(131节);其中的话,所应允的怜悯,是何等的确实(132节);祂的话引导所走的路,是何等稳当,因那是神的能力,必能释放我们,脱离罪的权势(133节);因此,从中也能看到祂救赎子民的目的,是要遵从祂的话(134节),受律例的教训(135节)。可想而知,这些话被普遍地忽略时,是何等的悲哀(136节)。


* Tsade公义永存(137~144)


来到这一段,诗人开头直接说:主是公义的!结束说:主的法度永远是公义的。而在现实中,祂的话全然被忽视,他由此极其伤心(139节);但依然决定,尽管世界不尊重它,他却要彻底实践它,而且定意要根据它来生活(140节)。那么,别人藐视他,又如何呢(141节)?他已掌握了一种长存的公义(142节),即使患难愁苦临到他(143节),信念也坚定不移。因为公义永存,他也因此而活,而且是活在永恒主的面前,那愁苦和患难就算不得什么了(144节)。


* Qoph盼望迟迟未实现(145~152)


诗人再度陷入困境,在这世间信仰主,这种反复不足为奇。他向神呼吁(145节),求神救他,其迫切程度,前无古人,趁天未亮就呼求,趁夜更未换就睁开眼睛。



他透过默想和祷告去思考神的话,因为他相信:神慈爱的典章与立约的爱的力量,可以使他获得欣喜,也重新得力;而且他信赖神就在身边的事实:慈爱的神同在,面临的艰难就不用担心了(150-151节);敌人在旁边,神也在旁边;更何况,神的法度永远不改变,无论世间多么缺乏公正,祂都要借着祂的法度,使它改变过来。


每日默想:诗人对律法关于公义的态度,如数家珍般地“述说”。可以看出,他对公义有执着的追求。这如何提醒我们,一个对信仰认真的人,对世间的不公也是认真的?这又如何提醒了你我,在看重神的同时应该为社会恢复公义而祈祷?




▓ 本文插图选自英国画家 莱昂·科索夫( Leon Kossoff  1926-2019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