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 | 2023年6月21日
来源: | 作者: 唯信 | 发布时间: 678天前 | 363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在祢的院宇住一日
2. 每日经文 | 申21章-社会性罪恶
3. 今日默想 | 关于问题的影响
4. 每日加量 | 诗119:1-24篇-珍宝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6月21日 | 在祢的院宇住一日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八十四篇8-12节


8 耶和华万军之 神啊,求你听我的祷告。

 雅各的 神啊,求你留心听。〔细拉〕

9 神啊,你是我们的盾牌,

 求你垂顾观看你受膏者的面。

10 在你的院宇住一日,胜似在别处住千日,

  宁可在我 神殿中看门,不愿住在恶人的帐棚里。

11 因为耶和华 神是日头,是盾牌,要赐下恩惠和荣耀。

  他未尝留下一样好处不给那些行动正直的人。

12 万军之耶和华啊,倚靠你的人便为有福!


省思:

圣所,乃属神百姓聚集颂赞,

重新立约顺服,

从神的话语受教之地

――总带来许多美好的联想。

因承载着如此丰富的回忆和含义,

所以比其他任何地方更值得向往。


祷告:

上主我的神,祢有如阳光和盾牌:

祢话语的亮光使我的经历有了意义,

祢同在的力量保护我不至于绝望。

我感谢祢赐下崇拜的时刻,

令我能再次听到祢的话语,

肯定祢的同在,

亦即在耶稣基督里。阿们。



(上图:亚述浮雕拉吉之战的一部分,出土于亚述王西拿基立在尼尼微的宫殿中,现藏于大英博物馆。大约主前701年,亚述军队攻陷犹大要塞拉吉,把俘虏处死后挂在木头上示众。)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申命记 第二十一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申命记》第21章|社会性罪恶


本章的1至9节,讨论无名凶案死者的案件。发生这类事情,审判官和长老都要到场,距离尸体最近城邑的长老,必须带一只从未用过的母牛犊,来进行相关的仪式(3-4节)。祭司利未的子孙,是执行最终司法权柄的人,一切争讼和殴打的案件,都要凭他们的意思作判决(5节)。


最接近死者城邑的长老,要在被杀的牲畜上面洗手,表明该城在这罪行上是无辜的。然后他们要说︰“我们的手未曾流这人的血,我们的眼也未曾看见这事”。这种宣誓如在法庭上作证,宣称他们和城中居民都是无辜的(6-8节)。


 如此,以色列就能免除谋杀的责任和污点(参19:19),在神眼中看为正。即使不能找到凶手,流人血的罪及所带来的污秽,也都因这仪式得以避免。


10至14节让我们看到,在战争中,可将妇女列为战利品,如果她不是迦南人(参7:3),就可以娶来为妻。不过,娶了她,也需尽人道主义,容许她有一个月的时间,为父母哀哭(13节,参34:8;民20:29)。日期满了,女人要剃去头发、修剪指甲、摒去外邦的服饰,以示身份的改变;哀哭一个月后,这以色列男子,便可以娶这掳来的女子。


后来如果对这女子失去了兴趣,可以解除婚约,但不可虐待她;可以让她随意来去,但不能将她当奴隶一般买卖(14节)。


15至17节讨论长子的权利。若男人有多妻,如果头生的儿子是由那不得宠爱的妻子所生,他不能因此亏待长子,分配产业时,也要给他比其他兄弟多一份;作父亲的不可让得宠妻子的儿子,取代长子的地位(16-17节)。 

 

18至21节,我们看到,殴打或咒骂父母是死罪(参出21:15、17;利20:9),这儿子被形容为是顽梗悖逆的(18节)。限于父母只有责打他的权柄,而且这罪行超过了家庭纠纷,已经属于社会问题了。所以,做父母的要将悖逆之子带到长老面前(19节),并作见证说:我们这儿子顽梗悖逆,不听从我们的话,是贪食好酒的人(20节)。长老若以这人为有罪的,就要以石头处死(21节)。


22至23节,让我们看到,罪犯被执行死刑后,尸身要挂起示众,并要在当日埋葬(23节)。因被处决者的尸体是受咒诅的,同时也会造成地被污染(参民35:33、34;利18:24-27)。当达到警示全体人民的作用后,要在日落之前埋葬。





03

今日默想


以色列社会认为每个人都要负起别人犯罪的责任。现代社会中的个体,很少会想到:类如种族歧视、忽略穷人等罪,与自己有关。


你觉得假如教会每个人都看重这等问题,对社会的影响会是如何?






04

每日加量 

诗篇 第一一九篇一~二十四节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119:1-24篇 珍宝


这首诗篇中的钜作,将“惟喜爱雅威的律法”的主题,表达得淋漓尽致,诗19:7以下所称颂的圣经各方面,也在本篇中得到了见证。


本篇是字母诗,每一个希伯来字母连续作八节的字首,以祷告及默想神的话为题。各段似乎有各自的主题,然而,不同的思想也重复出现。全诗沉浸在默想中,诗人所关切的事以及他的处境,可以在祷告及感叹中看出。理解本篇,最好的办法依然是“与它一起祷告!”,这才能体会其神韵。


Alpha福!律法!(1-8节)


由alpha希伯来第一个字母开始,在神学和属灵上,并不是微不足道的,因为它是由福字开始(福的第一个字母刚好是alpha),律法 (这个字放在福字旁边) 与祝福相关。你怎么看,就决定着能否得福。那么,专一不二的心,就是对律法的整个态度!锲而不舍并充满热情(称谢),说明真的明白了律法那种饱含生命力的特色。


Beth珍宝(9-16节)


诗人把自己当作是律法之子(少年人),其基本的态度就是“听……留心听……”。祷告若带着这种态度而来,很自然会发现其中的珍宝(14节),也会古道热肠般去告诉别人(13节)。本段的中心是:一个称颂和一个祈求(12节),这祈求是由一个期待要赞美的人所发出的,他学习了许多,还想学得更多。他也见证一件事:如要得到心灵纯洁,就必须常常思想主的道,像总是惦记财宝一样。


Gimel孤寂中的慰藉(17-24节)


在alpha的谦卑踏实, beth的热情澎湃之后,在gimel这一段,出现了一些焦虑。作为上主的子民,必须求神恩待,才可以活着;求神开眼,才能看清律法的奇妙,和自己作为寄居者的软弱与短暂。在这世间,他“心力交瘁”地与身边那些傲慢人相处,深受羞辱、毁谤,这些负面的经历,可能将导致他的“自我价值”的迷失。那律法立约的功用,更显要紧了!因唯有看到另一番景象,才能正视现在的处境,并能独自喜乐,因律法所带来的价值远超一切。那作为律法之子,其中要学习的就是在“孤寂”中依靠神并从中获得慰藉。




每日默想:

你有尝试过将这些反反复复的“律法”,当作手上把玩的一串又一串的珍珠,并以此来祷告吗?因为,你心向往什么,就代表你在追求什么。如此美妙的神的话语,都不能使我们感到欣喜若狂的话,还有什么可以使我们满足呢?反过来看,是不是我们的价值观有着问题呢?




▓ 本文插图选自圣经综合解读网https://cmcbibleread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