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请点击下方播放按钮收听录音)
2023年6月18日主日讲道(第一部分)
2023年6月18日主日讲道(第二部分)
2023年6月18日主日讲道(第三部分)
经文:《约翰福音》14:1~14(和合本)
↑↓上下滑动预览经文
1 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你们信 神,也当信我。
2 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若是没有,我就早已告诉你们了;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
3 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在哪里,叫你们也在那里。
4 我往哪里去,你们知道;那条路,你们也知道(注:有古卷作“我往哪里去,你们知道那条路”)。”
5 多马对他说:“主啊,我们不知道你往哪里去,怎么知道那条路呢?”
6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
7 你们若认识我,也就认识我的父。从今以后,你们认识他,并且已经看见他。”
8 腓力对他说:“求主将父显给我们看,我们就知足了。”
9 耶稣对他说:“腓力,我与你们同在这样长久,你还不认识我吗?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你怎么说‘将父显给我们看’呢?
10 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你不信吗?我对你们所说的话,不是凭着自己说的,乃是住在我里面的父做他自己的事。
11 你们当信我,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即或不信,也当因我所做的事信我。
12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我所做的事,信我的人也要做;并且要做比这更大的事,因为我往父那里去。
13 你们奉我的名无论求甚么,我必成就,叫父因儿子得荣耀。
14 你们若奉我的名求什么,我必成就”。
序言 | 离别告白
门徒们听到耶稣说要离开(从十三章31节开始),情绪陷入到低谷,十分的沮丧,他们想:我们放下一切,跟随了你,想一起将江山打下,你却说要走,而且那么突然。言辞中,耶稣一会说走,一会儿说离世。到底是什么意思?走——那祂要到哪里去?如果去世了,那他们的理想断然破灭了。无论走,还是去世,都不是好事。所以,他们的情绪十分的糟糕,甚至生气了。
耶稣为了安抚他们的情绪,说了这段——离别告白(1-14节),希望他们能够了解,祂的离开,不是负气的行为;死亡,也不是失败的结果。反而,是为了他们的益处,使他们可以蒙圣灵的指导,明白并且领受到三方面的祝福:第一,使他们可以住进上帝的家里;第二,可以认识到神的真貌;第三,使他们可以作更大的事。
耶稣先从回答门徒的疑问开始,比如在十三章36节,彼得的问话;包括十四章5节多马的问话,十四章8节腓力的问话,和十四章22节犹大的问话。当彼得问耶稣——要到哪里去?耶稣没有马上正面回答,只是说:彼得暂时不能去,甚至说彼得将在今天晚上背叛耶稣,这更是引起群情激动——深感悲愤(忧愁,也可以翻译成“激动”)。
耶稣就此,对祂离开所产生的价值,作了详实的讲解,希望他们能颠倒乾坤,将原先错误的期望,全然放弃,从而将安全感和幸福感,建立在全新的基础上——因耶稣的离开,所获得的祝福上面。
第一 | 使他们可以住在父家
(1~7节)
首先,耶稣说,祂的离开,是为了他们的未来而采取的行动:为他们预备一个新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永生神的家,也就是耶稣的“父家”(参2:16)。这个地方,门徒一点不费解。在他们的共识里,这个地方就是“圣殿”,对于以色列而言,圣殿属于天与地交汇的地方,也就是神与祂的百姓相交的地方。按照门徒当时的思维,耶稣所说的“父家”,他们就把它理解为是耶路撒冷的圣殿。但是,耶稣在前面(十二章7与32节),却说祂很快就要死了。而现在,耶稣又说,祂为了门徒们的好处,为他们预备圣殿。意思是不是——祂将要打败罗马人,要从大祭司手下夺回圣殿,给他们吗?(1-3节)。
门徒们一头雾水,多马更是极不耐烦,说:“连你去哪里,我们都不知道,我们怎能找到那条路呢”?意思是说:你到底要去哪里?你要去夺取圣殿吗?而你前面却说要去死。你到底想干嘛?你透过哪种方法“获得圣殿”,我们完全不知道。我们根本不知道现在该作什么,下一步该怎样走,就别谈我们能夺回圣殿这个神与人交汇的地方了。你都要去死,而且也预告了彼得要背叛你,内部已经瓦解,树倒猢狲散。我们怎么能打败罗马人?怎能从大祭司手上夺回圣殿呢?
耶稣的答复非常奇特:“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假如你想找到往父家里的路,就要来跟随我”(4-7节)。意思是:无论我前面讲了什么,也无论我说过的那些话,对你们而言是多么的难懂,也无论你对我所预告自身马上面临的命运——被捉拿、被钉死,是多么不可理解,尽管死亡在传统的思维上是不洁净的,绝对不会与圣洁的神及祂的家,有半点交集——从圣殿那些复杂的洁净礼,就可以看出。但我告诉你,如今,要彻底改变了。
1. 祂就是道路,意思就是,祂是通往父神圣殿的那条路,也就是通往人与神相会的那个地方的那条通路。哪怕这条路是用祂的死亡来成就的。
2. 祂就是真理,或者说,真理就建立在祂的身上,就好像新的圣殿建立在祂的身上一样。耶稣的真理观,对他们十分具有挑战性,因为在以色列的传统里,真理就是从圣殿的祭司和利未人口中所教导出来的“训诲之言”,这个训诲之言的原先版本,就是摩西从西奈山上,由天使传授给他的妥拉,经由一代又一代的祭司、先知传讲。而耶稣却说——祂就是真理。虽然耶稣在这里的意思并不是说祂废除了妥拉,但最起码祂的意思是——祂就是活的妥拉,是新的妥拉。
3. 祂就是生命,这对他们也具有一样的挑战性。在以色列传统里,在哪里使人得生命呢?显然是在圣殿里。圣殿不但使人的罪得到赦免,使人重获新生,圣殿也是未来全人类的希望,还记得上上周,我曾经引用诗篇八十七篇的经文,说,以色列展望一个未来——有一天,许多外邦人都要在耶路撒冷圣殿得到重生,成为神的儿女。而耶稣这里直接说——祂就是使人获得新生的那位,是唯一可以使人见到父神的那位。这等于是说,祂直接取代了耶路撒冷圣殿。
甚至,耶稣说:认识祂就是“道路、真理与生命”,就等于认识父神,而且,自今天起,这些门徒们已经看见了父神,与父神见面了(7节)。意思就是:他们如今就在圣殿里,与父神同在了。当然,我们知道,耶稣早就说过:当祂死后三天,就要重建圣殿。这样的话,圣殿是指祂的身体(2:19),显然,耶稣所说的父的家,神的殿,指的就是祂的身体。门徒看见父,指的就是看见了耶稣自身,就好像看见圣殿,就如同看见他们的神耶和华一样。
小结:
耶稣劝门徒不要为前途担忧,也不要为即将面临的悲剧而发愁。虽然耶稣会被钉十字架,虽然圣殿仍旧掌握在大祭司的手中,虽然罗马人仍然占领着他们的土地,但他们会获得前所未有的福气——他们会直接住进天父的家里,他们也会获得前所未有的满足——圣灵要住进他们的心里(参16:22),他们也会获得前所未有的领悟——认识到神是以人的形象出现的真相。
这也正是耶稣为什么说:很快,他们就要住进去新的家了。就三天。等耶稣从死里复活后,新的殿就开始建立了,他们很快就要搬进去了。他们也不用再忧愁自己的前途,也不再担心自己会一无所有了,因为天父的一切丰富,都透过耶稣基督赐给他们了。
第二 | 使他们可以看见神的真貌
(8~11节)
耶稣这样说话,显然把他们弄得更糊涂了。为什么耶稣自身会成为“神的同在”呢?祂不是为洁净耶路撒冷的圣殿而行动吗?为何说祂自身就是“道路、真理与生命”的所在呢?这些所在,一直以来只属于圣殿啊。而且一般而言,神只会在圣殿显现。而耶稣却说:他们从今天起(今天就是耶稣被卖、被抓的日子),他们就可以与父神见面了——等于他们就在圣殿里。
耶稣的意思是:当你想认识神是怎样的神,那就看看祂如何被钉十字架吧。他们通过圣经,对造物主有很多的认识。但,如今,他们的神要向他们展现一个他们以前没有想到的,也没看到的形象,这是约翰一开篇就说的——道成肉身,神以人的形象出现,而这个人正以神的口吻说话和行事,比如祂与不洁净、有伤风化的撒玛利亚妇人谈道(4:7);医治外邦大臣的孩子(4:46);在朋友墓旁哭泣(11:38);为门徒洗脚(13:14),等等。如今,祂要以牺牲的身份,被钉于十字架。这个时刻,正是神的自身形像最清晰和最深刻的体现。
所以,当腓力要求耶稣将父显给他们看之后,耶稣会回答他:“看见了我,就看见了父”。是的,假如你问神是谁,不管你曾经对神有过哪些正确的、不正确的看法,请你先把这些先存的观念收起来。你必须相信耶稣所说和祂所作的(8-11节)。假如这样,你对神的所有理解,都将焕然一新。
第三 | 使他们可做更大的事
(12~14节)
耶稣也告诉他们,祂的跟随者,现在是处于一个更好的情况下了。当耶稣往父那里去——也就是借着祂的“死与复活”,击败罪与死亡之后,使它们不再有复原的机会之后,各种新的可能产生了。作为祂的门徒,就能够借着祂的灵,做各样的事情。当然,这里的要诀就是“奉祂的名”(13节)。
确实,我们从后来圣经的记载中看到,这些陷入情绪低谷的门徒,因着圣灵的降临所获得的指教和所赋予的能力,他们延续了耶稣的工作,甚至将耶稣的工作发扬光大,而且成绩斐然。甚至他们也明白耶稣所说的“父在我里面”,和因着祂,使“我们也在父里面”的这些真理,使他们在面对世界的王压迫之时,得着非凡的力量,为耶稣作见证。
回应 | 幸福与价值
耶稣这段对即将面临发生意外的门徒的劝慰,对眼下处在混乱之中的我们,也有着很实在的意义,祂那“不要忧愁”的劝导,对各样压力下的信徒,价值非凡。如今的国人有太多的艰难,更因为我们这民族中大部分的人,都不认识上帝,加上我们在住房、升学、医疗、养老上没有什么保障。对基督徒来讲,我们的信仰备受打压,我们比其他国家的人,有更强烈的忧患意识。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因就业机会的减少,各种“卷”,使他们对未来、对前途深感渺茫。
1. 以耶稣的同在为幸福
作为基督徒,既要接受这种社会现实,但过多的忧愁是不应该的。因我们的平安和真正的幸福,不是来自外界的环境问题,而是对上帝的信心。想想过去的一百年,或翻翻100年前的老照片,哪怕在20年前,与今天相对比。其实我们现在各方面都要好得太多,物质丰富了很多。但是,今天自杀的、患忧郁症的人,却也越来越多。
现在的教会,也比以前好了很多。如果你在我们教会有20年的时间,你一定不会忘记,我们在20年的聚会环境,是多么糟糕,其中的设施是多么的简陋和落后,今天我们对老人和小孩的照顾,也比以前好了不少。包括诗班和讲道的水准,也大大提升了。但说句不好听的话,我们的喜乐,会比以前更多吗?你有更加爱主和愿意为别人付出吗?我们会更在意属灵的事情吗?幸福感,会比以前的人更多吗?
教会里是这样,其实教会外也是这样。大家什么都比以前好了,你看各个阶层的人,生活条件都比原来好了,但今天的人,都有点莫名其妙的不满和愤怒,不是在骂政府,就是在骂某某组织,某某团队,某某领导;或在感概自己的时运不济,有时为股票的涨跌而生气,有时为房价,为油价的涨跌而恼怒。
我不是在反对民主、科学与进步,也不是认为基督徒不应该关心社会现实,只关心所谓的灵命成长就好了,或者说,基督徒需要逆来顺受,作奴才就好了。“进步、民主、科学”这些确实很好,但基督徒要知道——骂骂就好了,千万不要当真!我们更是要警惕,因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我们千万不要把人生的幸福建立在这些“民主、进步与科学”上面,不要把家庭的前途,寄托在财富充足等方面。
基督徒的生活,应该是建立在信仰上,我们也不应该将忧愁与欢喜、前途与幸福感,建立在更为先进的制度上面。就好像,耶稣的门徒,他们把未来和幸福,建立在能不能获得大祭司和罗马人,以及上流社会的那些人,所拥有的权力、地位上面。所以,耶稣劝导他们,不要因他们打不过罗马人和大祭司而失望,也不要因为基督被钉死而感到前途渺茫,要把他们的盼望、喜乐、前途和幸福,建立在耶稣的身上,要把他们对道路、真理和生命的理解和实践,与耶稣相连。
可悲的,现在的我们,都不喜欢谈信仰,喜欢谈的就是现实生活,我们不喜欢探讨神学,而是喜欢讨论世界的那些君王所玩弄的权术,和网络上各种新闻。我们也喜欢听听那些让我们感到放松的道,一听到艰涩难懂,需要我们去思考需要去面对的道,就感到厌烦。在平时,我们关心股票的涨幅,完全过于我们自身对神的热情的程度;我们看重的,也不是从基督和圣灵而来的喜乐,而是世界上哪些国家更为先进的文明,和更高级的生活所带给人们的满足。但我们必须看到,如果我们没有对主有真认识,就不能从神那里得到安慰,就不能生活得好,我们依然会忧愁。你看,在文明国家的人们,生活条件相当不错的人们,依然有许多的不满,依然有不少人因对生命的失望而选择自杀。
我们不应该保持类似的思想——认为现在的人,比以前的人更坏,这种想法其实是极不健康的;我们也不能认为,人类自身就能把这个世界建设得好;或者设计一个好的制度,大家就会过得很好;更不要相信只要有一位伟人兴起,就可以把人类或一个民族,推向一个更高的地步。
其实,历史上的伟人,他们的成就,大部分都是通过牺牲底层人的幸福,甚至他们的性命为代价而建立起来的,之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这世界从亚当夏娃堕落以后,都是在罪恶下,但我们的神在每一个时代,和每一个领域,都有恩典赐下。你看,自有了蒸汽机之后,人类在科技上突飞猛进,如今的电灯、手机、空调、汽车、高铁等等,带给我们的生活极大的方便。虽然,在道德上,很多方面比以前更沦丧,但有些方面却在进步,比如,最近100年来,国人对女性的看法,是四五千年来都没有过的进步;包括对战俘的态度,也显然文明多了。
这里的重点是,不管人类的各方面是在进步,还是在退步,也不管我们在物质和精神方面,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如果我们没有住在上帝的家里,不认识耶稣,不打算顺从圣灵的引导,对主没有信心,凡事也不好好地信靠上帝,不以神救赎我们、赐给我们的圣灵而满足,就算你在一个信仰十分自由的环境,生活在一个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家;你所从事的工作是十分令人羡慕的;也在财务上享受了充分的自由;包括家庭过得十分美满。但我们也都不会快乐,也没有真正的平安。所以,我们一定要看重上帝;一定要将自己的未来、盼望和幸福,建立在耶稣基督上面,因为祂是道路、真理与生命,我们才能从上帝那里得到满足。
2. 以侍奉主为价值
作为全职服侍15年的传道人,也有各种罪恶和失败的经历,但我真是感谢主,我觉得我的工作很有价值。尽管有很多时候,我都不想干了,毕竟国内的教会生态无论从内从外其实很不好。但我一想起,传道的这个工作,是耶稣基督特意呼召祂的门徒干的,这个工作也是我内心深处认为最有价值的,我就感到应该坚持下去。
当然,只要合法的、对人类有益处的每个工作,都是讨主喜悦的。但能够在教会里服侍,却是很特别的,也是更有价值的。因为这种不会使自己变得更富有、更有地位的工作,却是令人满足和喜乐的,也是使人得到永恒价值的。这也正是耶稣会让门徒,要来跟随他,服侍祂的原因。耶稣讲的另外一处经文,说:“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也是表达同样的意思,就是如果你事奉两个主,你就必定忧愁;如果你对主满了敬畏和爱,信靠祂,每个主日来教会敬拜祂,服事别人,你必然喜乐。毕竟在主里喜乐的事情,才是最有价值的。
当然,星期一到星期五的所有活动,你也可以是在事奉主。关键点你是否感恩,是否以神为你的满足和喜乐,是否看重圣灵对你的带领。有时,在教会的活动也可能是事奉玛门的变相表现。甚至,极为悲哀的现实是,在教会里对金钱的看法,有时比世界还要不正确。比如,有些奉献多的人,十分骄傲。有些人会说出这样的话“教会为什么这样用钱?我以后不奉献了”、“看看这个教会好像挺有钱的,不需要我奉献”,这就是错误的金钱观。但我们知道,当把钱拿出去了之后,就不再是自己的了。教会在金钱上的开销过分小心翼翼,过于在你自己和家里人身上,其实也是拜玛门的表现,那个看到为主乱花钱的马利亚而十分生气的犹大,不正是这样的人吗?
所以,应该每天提醒自己:工作都是为了侍奉主,包括赚取金钱的行为,也应该当作是敬虔的行动。因为谦卑服事,才会使我们有真正的喜乐。
代祷事项:
1. 为凡信主的人祈求,求主光照,使人看到祢所赐下圣灵的同在,是好得无比的,使我们可以与父同在。求主使我们看重因圣灵的同在所获得的喜乐而满足。
2. 为每位肢体向主祷告,因我们每一天在工作生活中,都被世界上的价值观所影响,甚至裹挟,求圣灵帮助我们能及时纠正,愿我们能看重主所看重的,爱主所爱的人,恨主所恨的罪。
▓ 正文题图由本文作者提供。文中插图选自意大利画家 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 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 1571-1610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