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6月17日 | 你要大大张口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八十一篇
1 你们当向 神、我们的力量大声欢呼,
向雅各的 神发声欢乐。
2 唱起诗歌,打手鼓,
弹美琴与瑟。
3 当在月朔并月望、
我们过节的日期吹角,
4 因这是为以色列定的律例,
是雅各 神的典章。
5 他去攻击埃及地的时候,
在约瑟中间立此为证。
我在那里听见我所不明白的言语。
6 神说:“我使你的肩得脱重担,
你的手放下筐子。
7 你在急难中呼求,我就搭救你;
我在雷的隐密处应允你,
在米利巴水那里试验你。〔细拉〕
8 我的民哪,你当听,我要劝戒你;
以色列啊,甚愿你肯听从我。
9 在你当中不可有别的神,
外邦的神你也不可下拜。
10 我是耶和华你的 神,
曾把你从埃及地领上来。
你要大大张口,我就给你充满。
11 “无奈我的民不听我的声音,
以色列全不理我。
12 我便任凭他们心里刚硬,
随自己的计谋而行。
13 甚愿我的民肯听从我,
以色列肯行我的道,
14 我便速速治服他们的仇敌,
反手攻击他们的敌人。
15 恨耶和华的人必来投降,
但他的百姓必永久长存。
16 他也必拿上好的麦子给他们吃,
又拿从磐石出的蜂蜜叫他们饱足。”
省思:
按神的本意,乃希望祂的百姓
一直享受永远的节日欢庆。
若我们平常的生活
达不到那个标准,
并不是神的应许或本意出了问题,
只因“以色列全不理我”(11 节)。
祷告:
神啊,我现在恍然明白,
我过去向祢求取得不够。
想起祢的应许和作为,
我要欢享节日的喜庆,
取用祢如此慷慨的赐予,
分享祢在耶稣基督里
如此欢欣的供应。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申命记 第十七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申命记》第17章|审判官
十六章21节至十七章7节,宣告了三个原则︰神终极性的权柄、其备受尊重的圣名,以及必须小心查证每个判决之前的案件。
当以色列进入迦南后,不可在……耶和华……坛旁栽什么树木当作木偶;不可为自己设立柱像;不可把有残疾……的牛羊献给耶和华神。这些迦南女神亚舍拉或亚斯他录的木柱,以及代表男神巴力的石柱,完全违背了以色列一神信仰(参12:3)。也不可拜日头、月亮、天象(即星宿),这些苏美尔人(Sumerian)时代(主前三千年),或后期亚述时代的神明【1】。
如有极难断定的叛教者案件,就要交由中央圣所的祭司,在耶和华面前,在有足够证据之下才能判定他的罪(4、6节),并经过严格、谨慎、彻底的调查后,经两三个人的见证,才可以用石头将他打死在营外(5节;参利24:14;民15:36)。
十七章8至13节,讲述了更为细致的审断程序:地方法院难以审断的案件,要送到中央圣所。难断或疑难案件例子有三︰
一)不容易断定的各种杀人案,过失杀人和蓄意谋杀(参19:1-13;出21:12-14);
二)有时双方权益上的冲突,不容易判断(出22:1-15);
三)不易判断的不同种类的人身攻击和伤害(参出21:12-34)。
中央法院判决后,下层的审判官必须遵从,因为︰
1.判决在神面前宣告,有神的权柄(出18:15、16,21:6,22:8);
2.中央圣所的审判官更熟悉法律。
14至20节,描述了以色列君王的理想形象,以色列不同于周围的国家,它是神权统治,耶和华就是他们的君王,祭司和先知是代理人;而各支派的领袖,都要伏在祭司甚至利未人之下,看来,国王是其次的。
所以,以色列要得到耶和华的认可,才能立王,王不能是外邦人,必须是以色列人。也就是说:这里所说到的君王,是理想状态的,在以色列历史上没有出现过。近东的君主会加添自己的马匹、妃嫔、财富,以色列的君王则必须摒弃这些(参撒上8:11-18)。穷兵黩武、三宫六院、聚财敛富,是近东帝王的典型行径。所罗门是以色列国家明显有这种倾向的君王,后继者层出不穷。看来,以色列需要的并不是君主政体,而是神治政府,他们看重神与他们所立的律法。
03
今日默想
18至20节,要求未来所立的王,必须自己亲自在利未人面前誊写律法的抄本,并要定期公开宣读,表明君王必须臣服于利未人,并要成为律法之子,要逃离“穷兵黩武、三宫六院、聚财敛富”的试探,行朴素圣洁之途。事实上,以色列中没有君王愿意走这条圣洁之途,导致他们饱经内忧外患之苦,遭神审判,最后国家沦亡。
你觉得现在的世界有可能出现理想的君王吗?
【1】参汤普森:《丁道尔圣经注释:申命记》,页223
04
每日加量
诗篇 第一一二至一一三篇
112篇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113篇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112-113篇 | 哈利路亚
112首在111首第10节的基础上加以发挥,是对雅威美善的作为,而产生的尊崇,尊崇是敬畏的态度,是信仰的根基,是一切福气的源头。
诗人以惯常的“哈利路亚”开始,呼召众人加入到这敬拜的队伍,因为这样的人是有福的——他们将:后代强盛(2节);家庭殷实(3节上);品行高尚(3节上-4节);乐捐好施(5节);体恤穷人(9节b),甚至多次被攻击却越来越坚固(7-8节,10节)。
敬虔的人所带来的好处,反照恶人的幻灭(10节上)。世间不是没有公理之别、没有善恶之分,人的善行与恶行都有结果。因此,我们看到,神的美善与人的敬虔,在这里成为美轮美奂的花环,交织在111与112这两首诗中。诗人因此呼吁人来加入到颂赞这位惩恶扬善的上主的行列当中。
从113首至118首,是每年逾越节所用的诗歌,被称“出埃及赞美诗”,其中主题分别为:113首——抬举被践踏者;114首——出埃及;115首——呼召所有人都来赞美;116首——个人感恩从死亡中获得的拯救;117首——普世异象;118首——节期游行。这些主题,一同构成从出埃及,然后遍及普天下的感恩主题。113-114首,是逾越节晚餐之前所吟唱的,其余四篇则是饭后唱的。
113首,一开始就是“哈利路亚”!赞美之呼召,如同礼炮般多次响起。仆人与雅威,形成极大的反差,但又相形相契!一个出自情愿,另一个则出自恩慈(神的名),日出日落,无处不遍及祂的荣耀,也无处不遍及祂仆人的赞美。因着祂的荣耀高过一切,这一切的颂赞都是合宜的(1-4节)。
就正常理解而言,“荣耀”与“力量”都是充满权能的意思,而在这里,却与“卑微”连在一起。诗人是要表达:雅威祂不拒人于千里之外,反而大大降卑自己,与灰尘中的人同行,又提拔粪堆中的人,使断后绝育的妇人,成为快乐的母亲。哈利路亚!如此充满权能,却又眷顾卑微人的神,谁能与祂相比呢?……(5-9节)。
每日默想
113首既能大气磅礴地颂赞神,又能如数家珍般地数算祂那无微不至的关心。诗歌虽然短小,而它所表达的,无论在内容上,还是格式上,却不简单。按这样的方式祷告,你认为有无收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