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6月10日 | 述说给后代听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七十八篇 1~8节
1 我的民哪,你们要留心听我的训诲,
侧耳听我口中的话。
2 我要开口说比喻,
我要说出古时的谜语,
3 是我们所听见、所知道的,
也是我们的祖宗告诉我们的。
4 我们不将这些事向他们的子孙隐瞒,
要将耶和华的美德和他的能力,
并他奇妙的作为,述说给后代听。
5 因为,他在雅各中立法度,
在以色列中设律法,
是他吩咐我们祖宗要传给子孙的,
6 使将要生的后代子孙可以晓得,
他们也要起来告诉他们的子孙,
7 好叫他们仰望 神,
不忘记 神的作为,
惟要守他的命令。
8 不要像他们的祖宗,
是顽梗悖逆、居心不正之辈,
向着 神心不诚实。
省思:
凡尝过主恩者,应向后来人传授经验,
无须每一个新基督徒都重新由试炼、
错误中学习信心之道。
属神百姓所拥有的历史
积累了丰富的教训和启发。
惟有漠视历史者,才注定要重蹈覆辙。
祷告:
神,
我感谢祢留下的史实,
显示祢如何爱护、带领祢的百姓,
祢如何管教、拯救,
又如何挽救,让人与祢和好。
请赐我热忱传讲这历史的经过,
向亲朋好友分享其中的真理。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申命记 第十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申命记》第10章|契约的践行
新的法版和摩西摔碎了的一样,看来,耶和华赦免了百姓,并更新了契约;亚伦死后,他儿子以利亚撒接续了他的位置,表示祭司的职分也得到了更新(1-7节)!
利未支派的使命也被重申:以色列国家的本质是以祭司为中心的,在百姓普遍离弃神的日子里,利未人保全了纯正的契约。他们的责任有三重:
一、哥辖族负责抬耶和华的约柜(民3:31,4:15);
二、祭司侍立在耶和华面前事奉(18:5,21:5;民6:23、24);
三、祭司奉上主的名祝福以色列(21:5;利9:22;民6:23)。
其他支派,则要奉献给他们,维持他们的生计,并以此维系会幕的运作(8节)。
摩西的代求使上主再次住手,不施行审判,反命令他引导百姓继续前行(10-11节,参9:19)。于是,在十章12节至十一章32节这一大段,摩西呼吁百姓对神委身,要知道,这是祝福和咒诅之间的抉择(11:26-32)。他们在埃及和旷野,已看过耶和华公义的审判(11:1-7),假如他们顽梗的话,审判也会在迦南地发生(11:8-25)
那么,以色列必须完全效忠于神,顺服契约的要求(12-22节)。
祂有五个命令【1】︰敬畏神、遵行祂的道、爱祂、尽心尽性事奉祂、遵守祂的诫命律例(12-13节)。顺服的根本——是敬畏神和爱神(6:4-19)。人不能说自己爱神,却不守祂的律法,崇拜和生命是不可分割的。故此,生命的意义在乎顺服神的律法;顺服的先决条件,则是对赐律法者的敬爱,因律法并非重担(13节,参11:1-25)。
以色列为何要效忠耶和华呢(14-15节)?
第一、因耶和华的无条件拣选。上主富及天地,却爱微不足道的以色列;祂若要在世人当中寻求友谊,不必在这些小国寡民身上寻找,然而祂却因着爱列祖的缘故,拣选了他们。以色列岂能不以敬爱回应祂呢?
第二、耶和华为孤儿、寡妇这些软弱无助的人寻求公正,祂怜爱寄居者(17-19节)。曾经寄居在埃及,蒙神救赎的侨民以色列,不应该顺服公义的上主吗?
第三、耶和华将仅仅七十人的雅各一家(参出一5),变成人数可观的一国,如今,却像天上的星星那样多,布满地面(1:10,28:62)。这难道不成为蒙恩者效忠的理由吗(21-22节)?
正如“未受割礼的耳朵”,是故意不想听见(耶6:10);未受割礼的心,经常关闭了神的感动。以色列假如要爱上主,就需要在心里受割礼(和合本“将心里的污秽除掉”),才能顺服神的旨意。
03
今日默想
申命记和旧约其他地方,都劝以色列人恩待寄居的侨民(1:16,10:19,24:14、17,27:19;出23:9),也要照顾寄居者和孤儿寡妇(14:29,24:17-22,26:11-13)。新约直接或间接,多次提到基督T在这方面的责任(罗12:13;林前16:1、2;林后8:1-6;雅1:27,2:1-7)。你觉得照顾这些弱者的行动重要吗?
【1】 汤普森:《丁道尔旧约圣经注释:申命记》,页164。
04
每日加量
诗篇 第一百零三篇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103篇 | 泪花
本诗每一行都闪烁着向满有恩惠之神感恩赞美的光芒,与一○四篇合起来,称颂神是“有怜悯与大能”的救赎主与造物主,父亲与供应者。
祷告者经历了102首所描述的那种劫后余生的遭遇,在103首里显示的称颂之辞,就有了另外一番味道:似乎让我们看到的是:酸楚的泪花,夹杂着感恩的歌声。有过被赦免、被医治、被救赎经历的人,都有鼻子发酸的体会。尤其是当这一切都与雅威的慈爱和怜悯相连之时,更加会觉得,这种悲喜交加的体会,实在难以言表(1-5节)。
6至10节,他回望过去,看到神并没有按着他所犯的罪,来报应他。曾几何时,神主持公义,引导别人走正道,但我们呢,这些属于祂的百姓呢?不愿再提了。能提的就是祂的怜悯、祂的恩典与慈爱了。如果要提公平,那就只有祂的怒气了,可能我们就没有今天了……。
11至16节,他再次思想神的本性,并省察自己的本体,这之间是何等的不配啊。假如要看我们自己如何,还不如先看看神如何宽待我们吧。祂不追究我们的罪行,这一点就足够说明一切了。我们这些人,有的就是这种屡改不彻底的性情,多亏了神的顾念,才能存活下来。是的,微尘般的人,哪有不犯罪的可能呢?被风一吹就消逝、如同野花野草般短命的人,哪有什么能力克制自己,而使自己向善呢?
17至19节,他再次来思念雅威的慈爱。相比于人的苦短,雅威的慈爱与王权,不可同日而语!祂与人立约,要人敬畏祂,遵行祂的道,以致可以延续子孙。尽管,人类不但短暂,而且人的素质如此不可靠。其间,人唯一能够把握住的就是,人生的终点是归于祂!
20至22节,对于祷告者而言,如今,剩下的就是颂赞了!这位劫后余生的祈求者,绕了一圈,从“思索自己会犯罪,到神本性的怜悯,再到我们本体的卑贱”,最后,他向天地发出邀请:一切被造的,都来称颂祂吧!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比这更大的,更有价值的呢?
让我们一起来说:我的心啊,你要称颂雅威!
每日默想
祷告者让我们看到,赦免后的情感,是一种恢复,一种大病初愈的恢复,其感恩的特征,带着丝丝的伤感,也带着一种赦罪的平安。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