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3年5月31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700天前 | 383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阿们!阿们!
2. 每日经文 | 民36章-女继承人
3. 今日默想 | 如何获丰富恩典
4. 每日加量 | 诗87-88篇-悲喜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5月31日 阿们!阿们!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七十二篇 15~20节


15他们要存活。

  示巴的金子要奉给他。

  人要常常为他祷告,终日称颂他。

16在地的山顶上,五谷必然茂盛(“五谷必然茂盛”或作“有一把五谷”),

  所结的谷实要响动,如黎巴嫩的树林;

  城里的人要发旺如地上的草。

17他的名要存到永远,

  要留传如日之久。

  人要因他蒙福,

  万国要称他有福。

18独行奇事的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

  是应当称颂的。

19他荣耀的名也当称颂,直到永远。

  愿他的荣耀充满全地。

  阿们,阿们!

20耶西的儿子大卫的祈祷完毕。


省思:

一连说两次“阿们”做结束,

是为了强调肯定以上的祷告。

希伯来文中的“阿们”乃指“是的”,

深刻表达了向神所作的肯定回应。

我们向神称“是”,

祂在耶稣基督里

也向我们说“是”。


祷告:

“赞美上主,我以整个心灵敬拜祂!

愿天下有生命气息者,齐来称颂祂!

愿属祂的百姓再次同声说:‘阿们!’

我们永远欢欣敬拜祂。”

(Joachim Neander,“Praise to the Lord, the Almighty,”)

阿们。

(上图:约旦河东、耶利哥对面的摩押平原,位于约旦高原和约旦河之间,沿着南北延伸。这里是以色列人在渡过约旦河进入迦南之前最后安营的地方。)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民数记 第三十六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民数记》第36章|女继承人


36章,以西罗非哈的女继承人作结,颇具深意。为了避免因女子嫁到另一个支派而使该支派的土地流失,所以,定明继承土地的女子,必须嫁到同支派。这样,就保证了迦南的土地永属各支派。


在第二十七章,我们看到,西罗非哈的女儿们,为了防止父亲的名字灭没,而提出了继承权的问题——这样会导致所拥有的土地传给族中的外人。摩西接纳了她们的看法,继承的规例也因她们的请求而改变,没有兄弟的女儿,可以作为继承人。


但这新法例又产生了另一个问题:女儿婚后财产会归入夫家,丈夫若属另一支派,土地还是流失到别的支派了。这样一来,三十三章50节至三十四章29节所宣告的地业分配,就会变得混乱。


于是,这一章就处理了这一问题,当案件呈交给神之后,神答复了摩西,转达下来(5节;参27:5-6;利24:12-13):


前面所颁布的继承条例不用修改,但西罗非哈的女儿,以及所有地业的女性继承者,都不要嫁到别的支派,要与同支派的男人结婚(6、8节)。这样就可以保证本支派的土地数量,使以色列人能够各守各祖宗支派的产业(7节)。这原则在9节重复,以强调其重要性,我们也看到,西罗非哈的女儿遵命实行(10-12节)。


西罗非哈的女儿在民数记的结尾重现,提醒读者:神给摩西的最后一道命令(27:12-13)还未实现,这就间接暗示着,民数记还有续篇。但祂的故事,同时也为民数记本身提供了合适的结局:如今,在进入应许之地之前,所有出现的问题,都似乎解决了。


实际上整卷民数记,都是向应许之地迈进的故事。摩西最后的判决,也和土地有关,坚持以色列支派的人,要各守各的产业,禁止支派之间土地转让(36:7)。这更意味着:以色列众支派将会安居在神赐的应许之地,创世记十七章8节里的话:“我要将……迦南全地,赐给你和你的后裔,永远为业。”看来很快就要实现了!全书也就在这充满盼望的气氛中结束了。


最后,民数记留下了尾巴,以色列将要进入应许之地,摩西虽还在世,但带领的却不会是他了。故此,假如你想知道,神的旨意接下来会在以色列历史中怎样实现,那就要继续读下去了,因为民数记不是旨意的终极。




03

今日默想


本书的结束只是以色列人朝圣旅程中的一个阶段的结束。从另外一个观点来看,它是取得应许之地的序幕。


对今天的基督徒而言,我们已经得到了救恩,但我们依然在救恩的朝圣旅程中。对于那完美的未来,我们只是初尝了救恩之果。我们要得到更丰富的“恩典”,我们就需要采取主动,让祂引导我们,让祂此时此地在我们身上成就祂的旨意。


你会用哪些方法,使你获得“恩典”更多,以致生命愈加丰富呢?


(上图:大卫时代的锡安——大卫城——示意图。当时还没有建圣殿。大卫购得了右上方的耶布斯人亚劳拿的禾场「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撒下二十四24-25),后来所罗门在此建造了圣殿,被称为圣殿山。)


04

每日加量 

诗篇 第八十七-八十八篇


第八十七篇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第八十八篇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87-88篇 | 悲喜


87篇这一首的场景,是诗人在耶路撒冷敬拜的时候,所看见的情形,他看见一个又一个不配的人,在这里成为了神的百姓,他们从这里“被生产”——“一个又一个的生在那里”!这称为荣耀之事,不但是万国归顺的异象,同时自己也经历了荣耀的事。有什么事情,比生命的被造更为奥秘和神圣呢?


故此,我们看到,以色列的敬拜,大大逆转了人间宗教的死亡气息,它不是“死的形式”,反而看见属天的、生生不息的生命,在这个崇拜的场景中出现。这也完全不同于所谓的“宗教盛事”,这乃是一个“创造”与“生产”的“经历”。在这里,拉哈伯人,巴比伦人、非利士人、推罗和古实人,都在这里,得到了生命!


看来,以色列的祷告,并不是纯粹属于以色列的,也包括了列国。这首诗歌如实(或者展望)了,以色列的使命得到落实的情景:那些外邦人,那些拜偶像的民族,那些原来属于以色列仇敌的人,一同来到锡安这个大卫的城,也是雅威的居所,他们在这里,化干戈为玉帛,得到属天的生命,彼此和解,成为一家人。


祷告者由87篇的喜乐之歌,转入了88篇的哀歌,悲欢离合,构成人生交响曲。祷告,也将这人生的实情反映了出来。


诗人说:“我昼夜都在你面前哀求”,可谓悲痛欲绝,无处可诉,唯雅威能作为他的聆听者(1-2节)。


然后,他向神陈明他的问题:因着疾病与灵性的痛苦,他生不如死。人生看来已经到了尽头,哪里是码头呢?只有聆听痛苦者,能领人归航,赐下平安(3-5节)。


接着,祷告者的情绪越发极端,发出了对神的埋怨:自己会有如今下场的原因,都是神在报复,是祂在寻仇,并向他这位无辜者发怒。这种无理及粗鲁的语言,看来只能对神说了。人的心大不过神的心,也只有比天际更宽阔的神的爱,才能容纳极端的抱怨(6-9、14-18节)。


看来,解决痛苦的方案,仍然是哀求(1-2、9、13--14节)!因为解铃还需系铃人!


每日默想:

悲喜交加的经历,组成人生的乐章,祷告的人生也如是,欢庆与哀求经常彼此连接。这两首诗所表现的这双重的特点,有无加深你对祷告的认识呢?

(上图:一群贝都因人和他们的骆驼在多坍遗址(Tel Dothan)的一个坑旁边,这可能就是约瑟被扔进去的坑,摄于1900年。多坍谷有很多这样的坑,用来储水饮牛羊。)


▓ 本文插图选自圣经综合解读 (cmcbibleread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