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5月25日 | 愿你们的心苏醒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六十九篇30-36节
30我要以诗歌赞美 神的名,
以感谢称他为大。
31这便叫耶和华喜悦,胜似献牛,
或是献有角有蹄的公牛。
32谦卑的人看见了就喜乐。
寻求 神的人,愿你们的心苏醒。
33因为耶和华听了穷乏人,
不藐视被囚的人。
34愿天和地、
洋海和其中一切的动物都赞美他。
35因为 神要拯救锡安,建造犹大的城邑。
他的民要在那里居住,得以为业。
36他仆人的后裔要承受为业。
爱他名的人也要住在其中。
省思:
伟大的赞美诗歌乃出自那些
曾亲尝强烈苦痛、疑惧绝望、
被弃于深渊的人。
在他们的经历中,神的拯救和大爱
即是救拔和起死回生。
祷告:
恩慈的父,我感谢赞美祢,
不是引我走上一条
毫无喜乐的服苦役之路,
而是一条虽行经“死荫的幽谷”、
却必定通往“耶和华殿中”的道路。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民数记 第三十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民数记》第30章|许愿
人在危急时求神并以许愿的形式说出,是人之常情,圣经给我们看到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如创28:20-22;民21:2;士11:30及以下;撒上1:11,14:24;拿1:16,2:9;徒18:18,21:23,23:12及以下)。但当难关渡过,有时会忘记所许的愿,而许愿必还,是律法的基本要求。
三十章则讨论另一个问题:该怎样处理女子的父亲或丈夫若不同意她所许的愿。有几种情况:做父亲或做丈夫的,若一听见女子所许的愿,就反对,那么该女子就可以解除誓愿,而无需受责(5、8、12节)。如果丈夫起初并不反对,后来却反对,受惩罚的不是妻子,而是丈夫(15节)。
本段还描述了几个不同的处境,作为这原则的应用:
首先提出的是一般性原则:男子许愿必须履行(参申23:21-23;传5:4-6)。
女人所许的愿,在什么情况下才算有效呢?未婚少女,仍受父亲管制,当父亲听见女儿的誓愿之后,若无意见表达,女儿的愿就算有效;父亲若反对(32:7、9),女儿的愿就不要履行。上主也必会赦免她,因为这是因她父亲不同意之故(3-5节)。
当少女在父家许愿,然后结婚,新婚丈夫如果知道她所许之愿,却毫无表态,这愿就有效;他若立刻反对,这愿就作废(6-8节)。女子结婚之后,约束权在她丈夫手上。当她许愿时,丈夫在旁,若一听见就反对,那么该女子就可以解除誓愿(10-12),反之,则有效,不得毁誓,假如丈夫强逼妻子背誓,就像自己背誓一样,他则要担当违愿的罪(15节)。
如果寡妇和离婚女子,她的父亲仍然健在,通常都会回到父家,要不就由儿子供养。在这种情况下,她所许下的愿都不会因丈夫或父亲反对而被弃除(9节)。
03
今日默想
新约教会依然保留了许愿和禁食的习惯(太6:16;可2:20;徒13:2,18:18,21:23)。但耶稣却严厉谴责那些以许愿为借口,来逃避供养父母责任的人(太15:3-9)。新约要求妻子顺服丈夫(弗5:24;彼前3:1-7),但也坚持必须得到双方同意,才可以许下节欲的愿。换言之,夫妻二人必须满足对方的性需求(林前7:4-5)。两性之间完全是互惠的关系,在论及夫妻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时,同时肯定了丈夫作为一家之首的地位。但这不是单纯控制的意思,乃是承担着领导和反映信仰内涵的地位——需保持对妻子无私的爱。
试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夫妻两性的关系?
04
每日加量
诗篇 第七十九篇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79篇 | 怀疑
怀疑!也是祷告的表达,因为约的内容中既有“ 雅威保护你”,也有“若你转离你的恶行,祂就要回转眷顾你”。意思就是:既有着肯定的应许,也有必须遵行才能获得的应许。问题就在这里:假如无法、无能遵行主的命令,甚至是明知故犯地违背神的旨意呢?
本诗就是落在尼布甲尼撒之手的部分生存者,他们对神所发的哀求,他们不明白,神为什么会将祂所忠贞的土地忘记了这么久。
“你的产业、你的圣殿、你的仆人、你的圣民”,“全是你啊”!以色列所遭受的血腥掠夺,撒冷城所受到的羞辱性摧毁!这种掠夺与摧毁,其实都是神在受损!因为雅威定意拣选那里为圣地,那里的百姓为圣民!而如今,圣地却血流成河!这等遭遇,连邻邦看了都在笑话——这不是永恒主的居所吗?这些民不是永生神的百姓吗?为何如今......?祷告者也因此发出了“为何容许这种亵渎的行动”的质疑(1-4节)。
令祷告者更感到奇怪的是:敌人这样践踏圣城,亵渎圣殿,杀害圣民,神竟然可以沉默那么久。只有一个可能了,祂是位残忍程度极高的神。如果不是,祂为何会发怒那么久呢?但愿祂将忿怒,倒在那不认识祂的外邦,和不求告祂名的国度身上(5-7节)。
更不解的是:就算是雅威发怒,使圣城受害;就算是我们的悖逆,罪有应得,但神为何会沉默那么久,而不施行拯救呢?要知道:祂是慈悲的,祂也关注自身的荣耀和自己的名声。
于是,祷告者,还是抱持希望,向神发出——求神因着“慈悲、荣耀和名声”的缘故,来拯救他们,并求神即时采取行动,不再沉默,为他们伸冤(8-10节)?
看来,他确实没有什么可做了,除了祷告,还是祷告:
“愿叹息达到你面前!
愿按你的大能,存留那里将要死的人,
愿你将羞辱,归在外邦身上,
愿你的民称谢你!愿你的民赞美你”!(11-13节)
每日默想
以色列的祷告,带着对神强烈的抗议和对神的怀疑,促使神为他们行动,尤其是为他们所遭遇的苦难而行动。这些对你而言,是不是信心的言语呢?你遇事时,会否实践这类的祷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