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3年5月18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712天前 | 398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神赐能力
2. 每日经文 | 民23章-巴兰的第二次祝福
3. 今日默想 | 巴兰的预言
4. 每日加量 | 诗72篇-弥赛亚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5月18日 神赐能力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六十八篇 28~31节


28以色列的能力是 神所赐的。 

   神啊,求你坚固你为我们所成全的事。

29因你耶路撒冷的殿,

   列王必带贡物献给你。

30求你叱喝芦苇中的野兽和群公牛,

   并列邦中的牛犊;

   把银块踹在脚下, 

   神已经赶散好争战的列邦。

31埃及的公侯要出来朝见 神,

   古实人要急忙举手祷告。


省思:

人若经历过神起死回生的能力,

就渴望再次有那样的经历。

神愈为我们行大事,

我们就愈求祂多行。

一个胜利导向另一个胜利——

我们行走,“力上加力”(诗八十四7)。


祷告:

神啊,请将祢在我身上的作为,

也行在其他人的身上。

请以我为媒介,将其他人

领入祢的大爱、医治和拯救中。

奉耶稣的名。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民数记 第二十三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上图:从毗斯迦山俯瞰摩押平原的巴力·毗珥。


《民数记》第23章|巴兰的第二次祝福


巴兰和巴勒来到能够看见以色列营的边界(参22:41),去观看这个引起巴勒恐慌的民族。近东的祭司或术士,为了听见神明的声音,经常会到山的高处。这个制高点,也便于观看星相、云彩等移动,而这一切都可以被用于解释神明的旨意。巴勒带巴兰到此地,希望能够从巴兰这里得到清楚的指示。


巴兰安排巴勒建造七个祭坛,和要求相同数目的公牛和公羊作献祭用。他把祭牲放在这些祭坛上作“燔祭”,独自进到山上去,寻求上帝的旨意(3节)。


巴兰先为自己开脱,宣布自己对即将说的话和事件无须负上责任,因他并非主动而来,乃是被迦勒“引”出他的家(7节),来“咒诅雅各和斥责以色列”。但他不能够满足巴勒的需要。他说以色列人是“独特”的民,是属于耶和华的百姓;无人能数清多如尘土般的雅各之子。为何这么多呢?因这是上帝给亚伯拉罕的应许:“我要使你的后裔多如地上的尘土”(创28:14)。巴兰说这应许已经应验。最后,他以“如义人之死而死”作结,意思是说:他愿望自己的后裔,将来能像以色列人在上帝的祝福下,享受喜乐和安全。


巴勒意识到巴兰的神谕事实上与他的愿望大相径庭,反倒是对以色列化妆的祝福(11节),而他并不死心,带领巴兰来到毗斯迦山顶的琐腓田,这里可以瞭望约旦河谷以色列军事的调动情况。巴兰在此又重复了献祭观兆等一大堆仪式,耶和华再次将话传给他。


这次的神谕和上次的一样,都是以批评巴勒的想法作为开始:神非人……必不致后悔(19节)。他的意思是说:法术岂能操纵神呢?哪怕像巴兰这么有国际声望的术士,也不能指挥全地的主、以色列的神。“神赐福以色列,此事不能翻转”(20节;参8节);不幸和苦难不会临到以色列(21节),因耶和华未觉察到雅各中有罪孽,也未见以色列中有奸恶。


甚至在21节中,巴兰顺着上一个异象所显明的内容,更进一步地说:以色列非但蒙福,更是力上加力。因为耶和华和他们同在,在他们当中作王,接受他们的崇拜。这群神的子民,必然如同“野牛般一样具有战斗力”(和合本:野牛之力),任何法术和占卜术所施展的能力都无法伤害他们(22-23a)。往昔出埃及的事件,岂不是活生生的证据吗(23b-24)?


巴勒听了巴兰的第二次预言,非常失望,说:假如“你一点不要咒诅他们”,但“也不要为他们祝福”啊。”。然而,巴兰坚持说,这些话是神的吩咐(26节)。



03

今日默想


巴兰作为近东术士,他说的预言(二十三章),是否可靠?你会如何评价呢?



04

每日加量 

诗篇 第七十二篇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上图:被征服者亲吻征服者的脚,是古代中东的习俗。出土于宁录(Nimrud)的黑色方尖碑(Black Obelisk)的顶部,刻着伊朗西北部的Gilzanu王Sua向亚述王撒缦以色三世(Shalmaneser III,主前859–824年在位)进贡,并亲吻亚述王的脚。现存于大英博物馆。


《诗篇》第72篇 | 弥赛亚


诗篇中的弥赛亚诗,其实不单只有几句而已,应该这么说——诗篇几乎都有弥赛亚味道,意思是说:弥赛亚是雅威与以色列百姓立约的最终成全。诗72首就是回应雅威之约所作的祷告,君王则是立约的代表。


一开头,祷告者就恳求公义的神,赐给他权柄,使他好判断国民,使他能在困苦人中,施行公平的审判。他用了“大山小山都要因公义使民得享平安”这类如四境平安的语言来祈祷。直接一点说:“愿大小山岗,在他的善政之下,都欣欣向荣”。这就更清晰地表达了落实公平的治理,所带来的政通人和的气象。以色列的君王就是被委任去执行、解决恶的问题,使困苦人得到伸冤,无依无靠的人得到救助,落实雅威公义与和平的治理。(1-4节)


君王也是雅威祝福的管道,祷告者期望明君如日恒久,在他的治理之下,可使黎民百姓安居乐业,也使四季风调雨顺。(5-7节)


祷告者也期望明君的“疆土横跨海洋,从幼发拉底河直到大地的尽头”;也“愿荒野的游牧民族都来向他下拜,敌人多扑倒在尘土中”。这样使普天下得到雅威的祝福。(8-11节)


不过,祷告者并没有落入俗套!尽管,弥赛亚实现了“他施和西巴的王来进贡,诸王俯首称臣”,但他更“要使穷人得拯救,困苦人获搭救,他要施行对那贫寒人和穷乏人的怜悯,对那穷人的性命,他要施行他的救赎,那些受欺压,被强暴的人的血(命),在他眼中看为宝贵。”(12-14节)

甚至,弥赛亚的使命还有更特别的:


他实现了雅威的至高使命,使万民因他而蒙神的怜悯,使他们归向神,并得到永恒的福气,被雅威收纳为百姓。而且也如同前面一样,享受五谷丰登,土地肥沃,作物丰盛的祝福。甚至连那些贫瘠的山顶也长出五谷来了,也使城里的人繁盛如草。(15-17节)


最后,祷告者展现了一个全球异象——有一位君王,祂要惩治恶行,施行公义,赐下怜悯,使普天下都在雅威的统治之下,欣欣向荣。(18-20节)


好一幅天下蒙福的气象!


每日默想:中国古代有位君王说,权力是“公器”,意思就是,所有权力者,都应该为普天下的人谋福气,你觉得这说法与本篇这份“君王委任书”,有无相似处?


▓ 本文插图选自圣经综合解读 (cmcbibleread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