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5月15日 | 天天背负我们重担的主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六十八篇 15~20节
15 巴珊山是 神的山,
巴珊山是多峰多岭的山。
16 你们多峰多岭的山哪,
为何斜看 神所愿居住的山?
耶和华必住这山,直到永远。
17 神的车辇累万盈千,
主在其中,好像在西奈圣山一样。
18 你已经升上高天掳掠仇敌;
你在人间,就是在悖逆的人间受了供献,
叫耶和华 神可以与他们同住。
19 天天背负我们重担的主,
就是拯救我们的 神,
是应当称颂的。〔细拉〕
20 神是为我们施行诸般救恩的 神;
人能脱离死亡是在乎主耶和华。
省思:
神屡次得胜,
不仅于历史上展示其能力,
或从教义上证实祂的公义;
更是历代属祂百姓的亲身感受。
被高举起来的神,
也把我们与祂一同提升。
祷告:
亲爱的神,
当我的肩膀下垂、步履疲沓,
请对我说鼓励的话。
我知道祢不愿我背负焦虑的重担,
请将它从我肩头卸下,
好让我欢然举目仰望祢。
奉耶稣的名。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民数记 第二十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民数记》第20章|亚伦的死亡
二十章1节至二十二章1节,记述了以色列在旷野的最后行程。第一段旅程记叙了从红海到西奈的路程(出13-19章);第二段从西奈到加低斯(民11-12章);如今由加低斯至摩押平原这一段,是从埃及到迦南的最后路程。
第一段旅程以击败埃及人,米利暗和摩西高歌于红海边上(出15章),百姓相信上主和摩西开始(14:31)。然后,他们抱怨饮食匮乏,整个气氛也改变了。第二段旅程也以正面开始:云柱火柱带领他们迈向应许之地(民10:11及以下)。可是,百姓和米利暗却抱怨,探子的报告也令人泄气,导致征服迦南被延期,还在何珥玛被迦南人击败。第三段旅程以忧愁开始,其结尾则是欢快的。
2至13节,百姓抱怨没有饮食,摩西、亚伦向神祈求,结果,神赐下食物(参出15:22-17:7;民11:4-35,21:5-18)。这里很像出埃及记17:1-7节的记载:百姓第一次投诉没有水喝,他们集体攻击摩西;摩西两次蒙指示,都是用杖使水从磐石流出来;两处地方用“米利巴”来为事件命名(13节)。
这一次,摩西被神谴责,可能是“用嘴说了急躁的话”(参诗106:33),他两次击打磐石,来宣泄怒气,对神有失恭敬。结果,他和哥哥亚伦受了较轻的判决:不得领会众进应许之地(12节)。
接着,米利暗过世,亚伦被宣布死期(1节),摩西也不得进入应许之地,将本段称为民数记最黑暗之段落,也不为过。看来神的圣洁、人的罪性,和顺服的必要性,是神的百姓必须记住的。
14至21节,描述与以东人冲突的事。以色列请求穿越以东的领土被拒,只得绕道而行(21:4;参申2:1-8)。重点要表明,除了需对迦南本地(即约旦河西)的居民强硬之外,以色列应与邻邦和平共处;对约旦河东诸国则须以礼相待(参申20:10-18)。要知道,以东人是雅各(以色列;创32:28)兄长以扫的后代,因此更要小心处理与他们的关系。
22至29节,冷静的记录了以色列第一位大祭司的去世,他在临终前,按照礼仪脱下大祭司的圣服,任命儿子以利亚撒(25-29节)。他是神和以色列之间的至高中保,华美的圣服表达了职位的高贵,他的去世被视为一个时代的结束。
他在何珥山归到他列祖那里(22-24节),表明他是义人,寿终正寝,被神记念(参创25:8、17,35:29,49:33;民31:2)。
03
今日默想
在旧约中,亚伦是主耶稣的祭司事工的预表。旧约祭司的救赎果效并不完全,而基督的死亡、复活,和天上的代求,完全取代了亚伦体系的大祭司(来4:14-10:18,7:23-27)。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如何激发你对主耶稣的爱?
04
每日加量
诗篇 第六十八篇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68篇 | 上升
本诗有人认为是大卫为迎接约柜的行进而写的美篇:
1-6节,是约柜起行的描述,象征着雅威上升,上升乃是一种权威的临在。雅威临在,对于仇敌而言,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他们被惊吓得四处逃脱,被驱逐得如风吹散,被消灭得如蜡被火融化。而对于百姓而言,则是高兴快乐的事情。
4节,记述了旷野之行,追随的,是一群“敬拜的团队”。这正是以色列所获得的“威荣”。
5-6节,描述了这群跟随雅威巡行的正直、公义之师。雅威是孤儿之父,寡妇的伸冤者,祂为孤独的人提供了家,释放那些被困的人;而那些悖逆、反叛者,必遭惩戒。
7-20节,细述了追随君王的旷野之旅:他们看见地动山摇,天降骤雨,并西西拉等诸王被击败的经历(士5:4-5),亦经历了雅威赐福恩雨之季(9节);祂给疲乏的坚固,给困苦的丰富供应(10节)。也叙述了祂的得胜,和传送捷报妇女成群结队往前飞跑,而那些列王却闻风丧胆、落荒逃跑的经历(11-16节)!
君王班师回朝了,车辇累万盈千,停在这里,俘虏在面前被当作战利品(17-18节)。
诗人感情至深地表达:雅威是背负我们重担的主,向我们施行拯救,救我们脱离死亡(19-20节)。
21-31节,是班师回朝之后,神施行的仁政景象:
1. 打破敌人(21-23节),是为着拯救众民从巴珊而归,从深海(阴间)而回,使仇敌倒在血泊之中。
2. 进入圣所(24-25节),接受百姓的颂赞:“神啊,你是我的神,我的王……”
3. 治理以色列的境界(26-27节),无论是位于地理中心的便雅悯,还是南边的犹大,北边的拿弗他利,均在有序的治理之下。
4. 祝福万邦(28-30),耶城成为中心,成为列王进贡之殿。因为神的作为,使苇苇中的鳄鱼和群公牛(埃及的代指),并列邦的牛犊都被征服。雅威在诸神之上,祂是治理万邦的君王。这也回应了亚伯拉罕、摩西之约的“内涵”,也是以色列最后对神的颂赞(34-35节)。
每日默想:本诗篇的敬拜内容非常丰富,你能从中得到灵感,成为教会崇拜的建设性指导吗?
▓ 本文插图选自荷兰画家 扬·斯莱特斯( Jan Sluyters 1881-1957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