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5月3日 | 倾心吐意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六十二篇 8-12节
8你们众民当时时倚靠他,
在他面前倾心吐意。
神是我们的避难所。〔细拉〕
9下流人真是虚空,
上流人也是虚假,
放在天平里就必浮起,他们一共比空气还轻。
10不要仗势欺人,
也不要因抢夺而骄傲;
若财宝加增,不要放在心上。
11神说了一次、两次,我都听见,
就是能力都属乎 神。
12主啊,慈爱也是属乎你,
因为你照着各人所行的报应他。
省思:
心灵左右探寻
一条达至完善的道路,
左边是“下流人”的漫无法纪,
右边是“上流人”的所依恃的财富。
二者皆为壕沟,不是通达的道路。
惟有神自己,
是那通向完全的道路。
祷告:
神,我最初追求完全的自由,
作一个反抗一切束缚、无视法纪的人,
后来我希求安全、有保障,
作一个毫无缺乏的富人。
谢谢祢,让我清楚看见两者皆为虚空:
我将向祢倾心吐意,藉着耶稣基督,
寻得自由和安全。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民数记 第八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上图:主前1492-1473年古埃及第18王朝时期的青铜剃刀。现存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古埃及的祭司们在进入神庙之前,会剃去全身的头发、眉毛、睫毛和体毛,以表示洁净。)
《民数记》第8章|利未人的奉献礼
第七章描述了每个支派的首领,为事奉神而做出了供献;第八章1至3节,记述了利未支派的首席大祭司亚伦,每天如何在圣所里管理坛上的火和会幕里的灯台,因这两处的光都要长明不灭(利6:8-13,24:2-4)。
灯台是用金包裹的木(参出25:10-30),它的外形是一棵有七个分枝的树,象征着神的能力。它是摩西按照在西奈山上所见,天上圣所的样式造成的(4节;参出25:40),设计的样式与铜器时代(前13至15世纪)近东的灯台设计相近。灯光射向前面,落在摆有象征十二支派的十二个陈设饼的桌子上(利24:5-9)。光和火代表神赐生命的同在与祝福(参出13:21-22)。看来,上主的心意是要祂的子民不断活在祂的面前,并且享受由神与人的中介——祭司所带来的祝福。
第三章报告利未支派的人口,第四章记述他们的职责是拆卸和搬运会幕,第七章记述了运输会幕的牛和车辆已经准备好了。本章的5至22节,记载了利未人的就职典礼。如今,他们就要正式上任了,预示着百姓很快就可以起行了。
典礼的主题是代替头生者的奉献礼,意思就是他们代表以色列所有头生的,分别为圣归给神。洁净礼很独特:以色列人全会众(应该是各支派的代表,9节),要按手在利未人的头上;接下来,亚伦要把他们献上为摇祭,如同献平安祭的牲畜——崇拜者先按手在祭牲头上,祭司把祭牲切成块子后,把胸摇一摇,然后归为自己所有(利3章、7:28-34)。
以色列的长子因逾越节的缘故,已经归于耶和华,所以他们应当献上为祭(出13:2),具体操作方法是这样:他们按手在利未人的头上,以此来象征由利未人代替他们献上,摇祭表示他们已属于亚伦和众祭司(13、19节)。如此,利未人是为以色列人赎罪。利未人也照样要按手在两只牛的头上,为自己赎罪(12节)。选择终生在会幕中服侍,目的是要全体以色列人免于灾殃(19节)。
20至22节记载了他们如何遵行神所颁布的命令。23至26节,是利未退役的规条。当利未人满五十岁后,他们就不能再作苦力活了,就要退休(25节),不过,这些年纪大的利未人,仍然可以帮助年轻人。
03
今日默想
退休的利未人(超过五十岁)自愿帮助青年人去学习。这对我们今天的老年肢体是一个启发,我们可以怎样去使用退休后的时间?你会如何安排你的老年生活?是被无止境的儿女的需要包围?还是被社会上各样的老年活动所充斥?你会认为退休的时光是一种机会吗?因这个时候可以投身服侍年青的肢体,去传授人生的技巧和属灵的洞见;去分享从失败和成功中学到的功课。当然,从最真实的意义上来说,作为上帝的“祭司”是不会退休的。因蒙召去宣传福音和为主而活是一生之久的。
04
每日加量
诗篇 第四十八篇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上图:所罗门时期的耶路撒冷城,上方为北。
《诗篇》第48篇 | 美丽
我们从以色列的诗歌里,很难找到形容大自然美丽的内容。这首颂扬锡安山之美的诗歌显得例外。不过,它依然不是简单的对美景的颂扬。这首诗让我们看到,锡安之美,因为有一位居住在锡安的雅威,祂的治理,尤其使锡安显得与众不同。
锡安之美,并不是因为她山势高耸入云;她的华美,她被称为圣山,是因为祂是落难者的安身之地;她是救赎之地,是被雅威分别之所在,美与善,在这里相遇了(1-3节)。
锡安之美,还在于她是雅威的权力之所在。权力,在我们的印象中往往是腐败的同义词,美丽,我们也常以为与风花雪月相连。这两者看起来完全搭不上边的东西,在这里,却被结合在一起。
诸王想透过合股力量,来侵占锡安城,但万万没有想到,当他们到了这城之后,却自动溃不成军、落荒而逃。那些海上事业最为发达的他施船只呢?也因着雅威在圣城的掌权而灰飞烟灭了(4-8节)。
锡安之美,也因着她是雅威施恩之所在。若仅有权力,而没有恩慈,那只是令人恐惧的暴力!然而,无论是击溃众王,还是烧毁他施人的船只,这种权力的彰显,都是因为雅威的慈爱与公义所致,也是祂施展拯救与审判的结果。
打击不信服者(表现往往是欺压以色列),施慈爱与百姓,都是在圣殿中的雅威,这位与以色列立约的上主,祂那公义的右手所为。祂是圣城百姓快乐的源泉(9-11节),好一幅美与善同源,爱与乐交融的图画。
锡安之美,更因为她成为雅威祝福后代之所在。她不仅仅是历史名胜,为多人览胜之地,她还是一切生命的源泉,她要延续属神百姓的子孙后代,她的子孙后代,也要传说雅威的名。美与祝福,也在这里交融了(12-14节)。
锡安之美,全无不实,因她是雅威所选的山,是祂的城。这里的百姓,要永永远远地蒙雅威引导。
每日默想:
诗人从雅威之于锡安的“良善、权力、恩典、慈爱及祝福”等多向度的意义,来颂扬锡安之美。这首诗往往被转化为对“基督耶稣的新妇——教会”的颂扬。你觉得这样做合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