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 | 2023年5月6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724天前 | 369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地极之人的倚靠
2. 每日经文 | 民11:第一个抱怨
3. 每日默想 | 诉说主救赎你脱离试探与罪恶的故事
4. 每日加量 | 诗51:洁净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5月6日 地极之人的倚靠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六十五篇1-8节


1  神啊,锡安的人都等候赞美你,

   所许的愿也要向你偿还。

2 听祷告的主啊,

   凡有血气的都要来就你。

3 罪孽胜了我,

   至于我们的过犯,你都要赦免。

4 你所拣选、使他亲近你,住在你院中的,这人便为有福。

   我们必因你居所、你圣殿的美福知足了。


5 拯救我们的  神啊,你必以威严秉公义应允我们。

   你本是一切地极和海上远处的人所倚靠的。

6 他既以大能束腰,

   就用力量安定诸山,

7 使诸海的响声和其中波浪的响声,

   并万民的喧哗,都平静了。

8 住在地极的人,因你的神迹惧怕。

   你使日出日落之地都欢呼。

 

省思:

经历过神的拯救,

只会使人

对神的权能有更广阔的认识――

不但不会令我们目光短浅、

神经质地只顾自己的灵魂,

反而扩大我们的联系,

连向神在各地的作为,

直到“地极和海上远处”。

 

祷告:

全能的神,

我愿参与祢正从事的一切;

不愿被自己的忧虑所捆绑,

不愿沉溺于个人的小欢乐。

我愿以赞美和敬拜,

参与祢在全地万民中的一切作为。

奉耶稣的名。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民数记 第十一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民数记》第11章释经|第一个抱怨


十一、十二和十三章,发生的三个抱怨的事件相比,构成了极大的讽刺,前面乐观的局面彻底被粉碎:摩西确信神应许给以色列人好处,百姓却埋怨说祂所做的是恶事(11:1);摩西祈求神的仇敌四散,探子却宣称以色列要被击败(十三章)。


抱怨的故事有四个特征:1、百姓抱怨(1节);2、上主发怒和审判(1节);3、摩西求神(2节);4、为事发的地命名(3节)。


当他们从肥沃的西奈旷野离开,到了荒凉的提赫沙漠(Et-Tih Desert),便开始抱怨。圣经作者认为这是全国性的悖逆和不信的证据,没有像现代人一样同情他们。


面对抱怨,上主怒火中烧,使火“在营的一端”焚烧(1节),以示审判。百姓自知处境危险,便求摩西为他们代祷。这次一样蒙了神的应允,如同过往一样(出15:25,32:11-14)。他们称此地为他备拉(“焚烧”的意思),以作纪念。


然而,问题不但没有得到阻止,反而愈加严重!有人大起欲心,唆使百姓再次哭号,抱怨像芫荽子一样的吗哪,说这“天上的粮食”极其难吃,他们渴望在埃及时吃过的新鲜蔬菜和鱼、肉(5-6节)。这些怀旧的话,其实是反抗神带领他们定居迦南的旨意(参11:18、20,14:2及以下,20:5;出14:11-12,16:3,17:3)。


于是,上主的怒气更大了!摩西也满怀激愤、不停地祈祷,将心中的积怨发泄(10节),说,当他们的保姆极不容易,因以色列就像少不更事的孩童(11-15节;参出33:15)。


面对摩西的两方面投诉:照顾百姓的沉重责任,和百姓要求食肉的具体问题。神作了答复(16-20节):七十位长老分受了摩西的灵,为他分担;对吃肉的要求,上主则回应:“等着瞧吧”!我的膀臂岂是缩短了吗(23节)?


24至33节记载了这双重应验:祂的灵分别赐给了七十位长老(25、29节);有风(灵和风在希伯来语是同一个字)从神那里,把成群的鹌鹑带来,而鹌鹑却落在营外,令人产生不祥之兆,因营外是不洁和死亡的地区。鹌鹑飞来了!而雅威的怒气也发作了!满足百姓的要求时,也用最重的灾殃击杀他们(31-33节)。这个赐下肉食的地方,成为“基博罗哈他瓦”——埋葬贪欲之人的坟墓。




03

每日默想


耶稣把自己看作是活出旷野经历的顺服的以色列人,逆转了以色列在旷野落入贪婪之坟墓的命运!魔鬼要祂把石头变为饼时,祂引用了申命记8:3:“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雅威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太4:4)。祂喂饱五千和四千人(太14:13及以下,15:32及以下),也令人回想到神对以色列的供应。耶稣称自己为“天上降下来的粮”,门徒要享永生,就要吃祂的肉(约6:25)。


对每个信主的人而言,祂能救我们脱离一切的罪恶与试探,你能诉说主救赎你脱离试探与罪恶的故事吗?




04

每日加量

诗篇 第五十一篇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51篇释经 | 洁净


与神立约的代表,并不是一个完美的角色,大卫不是!其他人也不是!他只是知道神是信实的,祂所立的约是无可更改的。


一开始的祷告,似乎显示,大卫是在心灵的黑暗处。他首先恳求神以慈爱待他,他似乎对雅威的性格有所了解,他有着恳求怜悯的勇气。因为谁曾配得被饶恕,谁能将罪证消除呢?哪怕用极大的代价,仍难以洗净曾犯下的罪,我们的内心,也无法获得洁净(1-2节)。


罪,就像孤魂野鬼般时而闪现,特别是夜深人静之时,会忽然出现在床边,有时,会像一双可怕的眼睛,从门缝里望进来。大卫因犯了奸淫与杀了人,罪像阴魂般时隐时现,纠缠着他。他犯罪,并不是一时的过失,乃是对神的背叛(3-5节)。


大卫,这位犯罪者无比痛苦,因他心灵被罪纠缠,他期望被神定罪,因他认为神的审判,完全“公义”与“清正”。更何况,他骨子里的质素,就是如此——他是在罪孽里所生的,母亲怀胎的时候就有了罪!


6至9节,是对自我的深刻反省,越是反省,他越发现与神所要求的,实在相差太远——因为神喜欢内里诚实的;而他在母亲怀胎时就有了罪。


那怎能发现并处置这如此隐秘的罪呢?


唯有牛膝草!唯有祭牲的血,唯有在其上洒七次来洁净(参利十四6-7)。唯有洗衣服、洗身体,神不再记念他的罪,再次收纳他,与他恢复关系,使他重回群众当中,重获喜乐,使他的身体(骨头)恢复正常。


10至13节,再次让人看到,第5节所描绘的那令人绝望的事实,再次重现。那看来,非得上主施行“造”和 “更新”的手术,灵魂方能焕然一新。唯有在祂面光(救恩)之下,才能彻底摆脱罪的控制,才有力量去说服,那些犯罪之人来投靠雅威(13节)。


并且,唯有对罪有痛彻心扉的反省,并经历了神的赦免,人的内里也得到更新之后,才能延伸出真实的崇拜,也能将崇拜延伸到全国当中。这样才能将因着他的罪,所导致的举国上下的危机阻止;神才能再次悦纳众百姓所献的燔祭及其它的祭物。


每日默想


悔罪的个人意义和群体意义,你能说出一两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