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提摩太前书4章
1圣灵明说:在后来的时候,必有人离弃真道,听从那引诱人的邪灵和鬼魔的道理。2这是因为说谎之人的假冒,这等人的良心如同被热铁烙惯了一般。3他们禁止嫁娶,又禁戒食物(或作“又叫人戒荤”),就是 神所造、叫那信而明白真道的人感谢着领受的。4凡 神所造的物都是好的,若感谢着领受,就没有一样可弃的,5都因 神的道和人的祈求成为圣洁了。
6你若将这些事提醒弟兄们,便是基督耶稣的好执事,在真道的话语和你向来所服从的善道上得了教育。7只是要弃绝那世俗的言语和老妇荒渺的话,在敬虔上操练自己。8操练身体,益处还少;惟独敬虔,凡事都有益处,因有今生和来生的应许。9这话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10我们劳苦努力,正是为此,因我们的指望在乎永生的 神。他是万人的救主,更是信徒的救主。
11这些事,你要吩咐人,也要教导人。12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轻,总要在言语、行为、爱心、信心、清洁上,都作信徒的榜样。13你要以宣读、劝勉、教导为念,直等到我来。14你不要轻忽所得的恩赐,就是从前藉着预言、在众长老按手的时候赐给你的。15这些事你要殷勤去作,并要在此专心,使众人看出你的长进来。16你要谨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训,要在这些事上恒心。因为这样行,又能救自己,又能救听你的人。
讲道:(请点击下面的绿色链接收听讲道)
2021圣灵降临期25|圣灵里的警醒
序言:倍感压力的以弗所教会
亚底米神庙
以弗所在第一世纪的时候无比繁华,有闻名于世的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亚底米神庙,和极其出名的巫师。有钱的人,都会从大老远的地方,为人生大事来求问这里的巫师。
罗马皇帝革老丢与尼禄,非常看重这个城市,他们大加扩展,使以弗所成为当时亚细亚的政治、宗教、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在整个帝国的排名,仅次于首都罗马和亚历山大城。
这个城市对福音并不友善,我们从哥林多前书十五章32节看到,保罗说他与以弗所的野兽斗;十六章8至9节看到,在以弗所反对他的人极其多;还有在使徒行传二十章29至30节说,有不顾惜群羊的豺狼进入会众中间,和说悖谬的话引诱门徒跟从的假教师;再加上启示录二章6节所提到的尼哥拉一党(启2:15)。教会除了要面对这里强势的政治、经济和亚底米女神崇拜(并结合了皇帝的崇拜)之外,这里犹太人会堂的势力也不可小看,使教会倍感压力;经常有像骚扰加拉太教会一样的教师,混进以弗所教会,冲击着这里弱小的群羊。
提摩太性格温和、有点胆怯,该如何在这个对福音不友善的大城市里,建立另类的社群呢?在三章14节至四章10节,保罗继续二章所讨论的关于假道理的话题,他要提摩太在以弗所教会好好教导正道,因有人在教会里传讲虚假之道,使信徒受迷惑。
在此,我们先需要有个基本观念,第一世纪初期的教会是从犹太会堂里脱离出来的,信徒既会参加家庭教会,又会参加会堂,所以,刚信耶稣的基督徒,经常会听到对弥赛亚福音不同的教训,不像我们今天这种较为封闭的教会模式。另外,假教训往往打着敬虔、圣洁的招牌,就好像我们经常听到的卖假药的,如果以一种明朗的方式,肯定一下就能被识破。那么多老人家被骗,因为除了卖假药的掌握老人“希望健康、长寿、怕死”的心理之外,假药肯定有一定的效果。有了这些前提,我们从两方面来思想保罗的教导。
一|谨记圣灵的末世忠言(1-5节)
在不友善的以弗所社会,教会随时有被假道理诱惑的危机。提摩太需要谨记圣灵曾经明明说过的那些警告的话。圣灵明说的意思大致是:对假教训指控,是出于新世界、新国度发言人圣灵之口,这意味着,假教训一定与圣灵所赐下的新生命之道是相互违背的;是属于邪灵和鬼魔之道,骗子的假话。保罗用古代那些信件封口上被烙铁烙的那个火印,来形容假教师的良心,以此证明是属于撒旦的。
保罗说,圣灵的警示性话语,是关于末世处境的预告。关于末世的时间,我们已经谈得够多的了,是从耶稣的死里复活到祂再来的时段,就第一世纪而言,关键点会是在耶稣复活到耶路撒冷被毁这个时间段里,在这里不作详述。
圣灵末世性的警告会是什么呢?也就是说,那些假教师散布些什么呢?被保罗说是邪灵,是鬼魔之道?以此来提醒提摩太需要留意的?主要在两方面——禁止嫁娶和禁戒食物。
假教师在以弗所传播一种禁止嫁娶和禁食的假道理,这肯定不是说:婚姻是邪恶的,饮食是邪恶的。犹太人从不认为饮食男女是个罪恶的事情,就好像从不认为持守安息日是罪恶,反而是敬虔的事情一样。保罗作出回应:
1、婚姻不能确定神百姓的身份
在犹太人的习惯里,不存在外邦人和犹太人不可通婚的强制性教训,只是需要归化为犹太人。在新约中,难以找到保罗是否反对犹太男人娶外邦女人,或犹太女子嫁给外邦男人的意见。我想保罗并不反对外邦人与犹太人通婚,只是需要在“基督的群体里”(参林前七39)。
也就是说,在以弗所教会,有人教导外邦人要先成为犹太人,才能彼此通婚。但保罗认为外邦基督徒不需要归化为犹太人,就可以与犹太基督徒结婚。他尤其用创造论来回应,说:神创造,尽皆美好,不论是外邦基督徒与犹太基督徒联姻,还是那些食物,若以感恩神的心领受,就不该拒绝。这不正好反映出上帝起初创造的心意吗?外邦人因着基督与圣灵而成为圣洁了——也就是说,成为与犹太人基督徒一样,属神的百姓了。天下合一,万物回归美好的时刻不正是借着耶稣基督的福音而实现了吗?
2、界定身份不再凭饮食
我们从3节的括号里的那小字:将禁戒食物翻译为:又叫人戒荤;以及新约其它处的经文关于饮食方面的教训中,大致可猜到,禁食与禁止嫁娶一样,可能是混合了犹太信仰中分别洁净与不洁的礼仪,以示作为神百姓身份象征的教导。比如,他们认为外邦人吃的那些东西,都是不洁净的,神的百姓是不能吃的。
保罗信了耶稣之后,在饮食上保持犹太人的习惯,而在外邦人当中,则不强化自身的犹太身份,他能够与外邦人同桌吃饭。因他认为,将饮食作为身份象征的意义,已经取消了,外邦人既不需要按照犹太人的饮食习惯来生活,犹太人也不需要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来迁就外邦人。
这样看来,圣灵明说的话,所指控的那些假教师的教训,仍然与民族主义有关。他们所提倡的“饮食”和“婚姻”方案,依然是种族隔离的方案,与弥赛亚耶稣和平与合一的福音是相违背的。因现今的基督徒,是活在崭新的永生神的家里,神的救恩与奥秘,已经通过基督的肉身显示出来(3:16节)。以前用饮食和婚姻来区别洁净与不洁净——属于神,还是属于外邦的偶像,这方法已经不再管用了。如果仍用来界定敬虔与不敬虔,就是鬼魔的道理。
二|教导基督的救世善道(6-16节)
所以,保罗奉劝提摩太,要用圣灵所赐下的恩赐来教导教会的信徒(14节),使他们远离假教师所主张的那些行为,并得到有营养的圣道的滋润(6节)。他给出两项敬虔的指令:
1、言传(6-11节)
为了表明假教训的危害性,他把这些教训,当作与老妇荒谬的言语相类似的怪论看待(7节)。以弗所人,非常看重在亚底米神庙里的那些女祭司的话,他们有什么重大的事都会去求问她们。然而,信基督的人,则认为那些在以弗所人看来具有神谕般的老妇之言,是荒诞的。这也正是保罗不容许以弗所教会让女人讲道的原因,他不是性别歧视,乃是因为以弗所社会的祭司都是女人,男人有什么重大的事情都会去求问女祭司。如果教会讲台也让女人讲,以弗所人会认为教会与神庙也差不多(参2:12)。
保罗要提摩太以正道教导人,也即是用耶稣基督的福音,教导众人(参3:16节),要看到,持续宣讲神的话语,是他关键的服侍(也是敬虔的流露)。因为基督的福音,不但是今生的出路,也带着新世界所有应许的保证;祂要救万人脱离今生的一切罪恶和辖制,远非假教师的“民族主义”可相比。提摩太就要在这敬虔事上好好操练——使教会体现出另类性,与以弗所社会完全不同。
2、身教(12-16节)
提摩太受到良好的训练——他自小就信主(提后1:5),后来又得到保罗手把手的教导,在行为上也有见证(14节),他完全有能力,有资格教导教会中各类人。
因此,在作教师的职分上,提摩太不需要“自卑”,因为教会不同于以弗所社会,不需要完全按照长尊幼卑的顺序。有时有见识的年轻人,比愚昧的老君王更有智慧,就好像诗人说的,我比我的师傅通达,因我思想你的法度(诗119:99)。
既然如此,就要在这侍奉上恒心,在言语上教导,也在行为上传达,无论是在言语、行为、爱心、信心,还是在圣洁上,要成为教会的榜样。哪怕是面对那些年长者,自己只要“敬虔”,就能使人信服。要相信,他的这种言传身教的侍奉,就是救人救己的神圣之道。
回应|殷勤的追求
性格温和的提摩太,要在强势、令人窒息的帝国文化,建立耶稣基督合一的群体,是极其不容易的。保罗要提摩太以圣灵所掌控的未来观,来面对这艰巨的任务。不过,他说,圣灵已经有预言在先了,这意味着世界的未来,不是由以弗所的宗教及文化,也不是由帝国的权势所决定的。
对我们今天而言,世界的局面极不明朗,台海关系会怎么样,作为小老百姓,不能决定什么。商务部发布了建议公民适当备货(日需用品)的公文,在透露什么信息呢?加上似乎没完没了的全球疫情。这个世界令人感到压力和恐慌,甚至无助与无望。保罗以敬虔的操练来回应当时压迫性的处境,对处在不测时期的我们,有着启迪。
1、要知道世界掌握在神的手里
保罗要提摩太谨记圣灵的预言,对当时会发生在教会里的事情作了些预告(无论是通过什么方式),这就告诉我们,世界的局面是耶稣及祂的灵在掌控。
今天世界的名人、政客,专家会提供一套(甚至很多套)未来走向的预测,但往往是不可靠的,在保罗的眼中被称为是“老妇荒谬的言语”。而圣灵的预言,则是可靠及稳妥的。
有些基督徒也会过分关注世界的局面,几乎到了被左右、甚至诚惶诚恐的程度。而这种对世界局势的了解,几乎是来自强权者的喉舌,因为所有的新闻——无论是从哪个途径获得的,都是以权力及利益集团为主导的,这世界并不存在中立的新闻报道。甚至,新闻往往与暴力等同,让观众强行接受,使我们无法得到真相是什么。反之,有些基督徒则会过分忽视对世界局势的关注,变得过分乐观,而造成无知。
尽管很多时候,我们无法知道神是怎样掌控未来,但我们相信上帝的能力和良善,因为圣灵的话语是关系性的言语,如爱人之间、父母儿女之间的话语,是属于与神共存,与祂同在时所表达的言语。祂不但对祂的儿女,就是对祂的受造物一样具有良善的旨意——要不祂怎么会让祂的爱子死在十字架上?并且将这个奥秘显现,让我们知道呢(参3:16)?
不过,我们领悟了圣灵的预言,不等于可以预测疫情什么时候结束,台海会不会发生战争。假如有人能够预测这些,往往不是出于圣灵的明言,那是以弗所那些巫婆般的预言。知道圣灵的明言,意味着知道这世界不会在战争狂魔手下被结束,也不会因疫情而灭亡。至于我们自己,也不会因苦难、死亡而绝望。反而,我们知道每一天所过的日子都在神的祝福下,我们睡觉、吃饭、上班、休闲——都可以当做礼物献给神。无论是悲是喜,都是恩典的媒介。也就是说,我们是活在充满盼望的现实中。
2、要在信仰上殷勤追求
如果这世界是属于神的,那么我们相信自身为主作的每一样事,都不是徒劳的,无论在服侍上,还是在信仰上的追求,都是被神所纪念的。这就特别提醒我们,保罗对提摩太的劝导——在敬虔上的操练是十分适用于今天的我们,无论他对提摩太在服侍上,还是个人追求上,都劝他要殷勤,要好好追求。
在现实中,基督徒经常陷入信仰的麻木,缺乏应该有的追求。沃夫(Miroslav Volf)认为这种对信仰的懒惰,往往有三点原因[1]:
第一与品格相关,我们会认为信仰的要求太高,自己无法达到要求。因此就像我们在吃自助餐的时候一样,只挑那些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尤其是那些甜品。这类的信徒,不愿意听关于信仰需要追求,需要改变自己的要求。
第二个原因是觉得自己被工作和生活的许多重担压着,被大大小小的体系绑住了。常话说,信仰很好,但我也要生活呀。所以,就认为,假如要生存下去,要活得好,就只好遵行这些体系的生存逻辑(或潜规则),而不是按照信仰要求的原则。
第三,懒惰与信仰本身有关,认为信仰只是心灵或教会范围内的事,而不是与日新月异的环境,和当代的问题相关,比如核武器,脑神经科学,雾霾等相关;信仰更不能促使自己成功。
综合三点,造成在信仰上的懒惰,导致信仰是可有可无,或只是提升成绩的补药,或人生失意时的镇痛膏药。
而信仰确是可以指引世人/自己生命方向的生命的泉源。沃夫从“神的祝福”来解决信仰上的懒惰,使我们在生活各个领域里,可以完成手头上的事情,成果可嘉,能对大多数人有益。
沃夫认为,假如我们要成功,除了需要具有与生俱来的本事,和经过后天的训练之外,还需要具备一种能力,这个能力可以使我们专心致志地朝向目标,并在关键时刻能表现出来。第二方面就是需要有创意——能够找出新鲜的事物,并用这新的方法来处理旧的事物。在今天高速发展及高度淘汰竞争的文化里,创意尤为重要。能力和创意是成功必备的条件。
而我们是处在一个脆弱不稳定的环境,再加上我们会疲惫,会受环境干扰,哪怕尽了所有力量,往往不尽人意;挑灯夜战,也不一定有创意。
所以,我们人生大小事情,包括在教会服侍上,假如要成功,必须仰赖我们称为更高能力的帮助。能够考个好成绩、工作能顺利,生意能谈成,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还需要祷告。这样很显然地,就把我们带到一个“敬虔操练”上来。我们看到,成功一定跟神有关!与神的性情,品格有关,与神的祝福有关。这样我们就不致于沦落为,像新纪元“神学家”们所说的那些物质兴旺的观念,只在乎成功,而不考虑是否合乎信徒操守。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知道,神基本上不是一位追讨者,而是一位赐予者,祂不但慷慨地在救恩层面赐福与我们,也在日常生活中慷慨地帮助我们,祂要祝福我们,使我们成功。
不过,我们需要知道,神是万物的源头,我们作所有的事的能力的源头也是来自于神。唯有神赐福于我们,我们才能存立、工作;唯有得到祂赐福,我们才能在工作中成功。我们的成功,也不能以牺牲别人为代价。因为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也是侍奉神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必须成为神手中的器皿——也就是神起初造我们时的心意。基于我们人性的软弱和罪恶,保罗对提摩太所说的要在真道上和在品性上,也就是在“言语、行为、信心、爱心和圣洁上”追求,显然是十分必要的。也就是说,假如我们人生要成功,必须蒙神祝福才行,那么,敬虔的操练显然十分重要——因这些操练,可以使我们讨神喜悦。
[1]以下思想来源于沃夫(Miroslav Volf)的著作,参该著,黄从真译:《公共的信仰:基督徒社会参与的第一课》(台湾:校园,2014),页40-44。
1、为众教会讲台祈求,愿神赐福众教会的讲台,按正意分解圣经,使神的儿女能将主的话存记在心,在今天强权下、黑暗中、不测的光景里,知道主的掌权;在世上各种媒体具有的迷惑性的报道下,能分清真假与是非,心存盼望。
2、为教会每个肢体祷告,我们的身体尚且锻炼保养,更何况在信仰上,求主帮助我们都能操练敬虔的心,追求生命长进。在工作的场所和生活的各种境况中,都能顺服神的话语,以致在各方面蒙主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