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4月27日 | 秤出你们手所行的强暴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五十八篇
1 世人哪,你们默然不语,真合公义吗?
施行审判,岂按正直吗?
2 不然,你们是心中作恶,
你们在地上秤出你们手所行的强暴。
3 恶人一出母胎,就与 神疏远;
一离母腹,便走错路,说谎话。
4 他们的毒气好像蛇的毒气,
他们好像塞耳的聋虺,
5 不听行法术的声音,
虽用极灵的咒语,也是不听。
6 神啊,求你敲碎他们口中的牙;
耶和华啊,求你敲掉少壮狮子的大牙。
7 愿他们消灭如急流的水一般。
他们瞅准射箭的时候,愿箭头彷佛砍断。
8 愿他们像蜗牛消化过去,
又像妇人坠落未见天日的胎。
9 你们用荆棘烧火,锅还未热,
他要用旋风把青的和烧着的一齐刮去。
10 义人见仇敌遭报就欢喜,
要在恶人的血中洗脚。
11 因此,人必说:“义人诚然有善报,
在地上果有施行判断的 神。”
省思:
“世人哪”(1 节)
乃指不义的统治者。
诗篇作者控诉他们
公然歪曲正直。
诗人满腔的义愤,最终因着信心,
化为对神将公义审判的盼望。
祷告:
“荣耀宝座上的永恒审判者,
万王之王,万主之主,
以祢审判的烈火,炼净世上一切苦毒,
以祢抚慰的翅膀,医治这一大片土地。”
(Henry Scott Holland, “ Judge Eternal”)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民数记 第1:47-2:34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民数记》第1:47-2:34章释经|各司其职
当数完能出去打仗的男丁之后,记载了利未人与他们的职责(1:47-53),安营时和行进时,当如何以会幕为中心布局、安排。祭司守卫会幕的东边,东边是会幕的入口。在行进时,利未人负责搬运会幕的组件,六个支派在前,六个支派在后。这样安排可以看出,这个民族无论什么时候都是以会幕为中心的。利未人是专责宗教的支派,他们中有一族是祭司家族,负责献祭,而其他的利未人有两个主要职务:一是作为宗教警察,要防止普通百姓擅自闯入会幕;二是在起行时,利未人负责拆卸、运送和重新支搭会幕。他们的任务重大又危险。从利未记中我们看到,必须严格防止上主的圣洁世界与人的不洁世界有任何接触。上主会因人的干犯而发怒使人死亡,利未人要保证这些事情不会发生。
本章形容各支派怎样成方阵围绕着会幕安营[1],以及按什么次序行进。多次提到他们是某位首领的“军队”(4、6、8节等),那就要按着“军队”来安营(9-10、16、18、24-25、32节)。表明这些人是神子民组成的军队,向应许之地挺进。
他们的营盘成正方形排列,王营位于中央。此外,各支派随着安营的旗号(2节),也是古代雕刻里的军事器械之一。纛(dào)大致指的应该是“军旅”。而模样到底怎么样,一无所知。
各支派安营之处和会幕之间保留一段空间,利未人则在平民支派和会幕之间安营。这样,给人的印象是:雅威正装备祂的百姓去打仗,故需要训练、策略、方法,使祂的目标得以实现。
3至31节,叙述了支派扎营和行进的安排,在此显示各支派的地位有高下之分。地位最高的是犹大,他们和祭司一样,扎营在会幕东面。接着是流便,扎在南边,然后是以法莲和但。行进也是依着这个次序(9、16、24、31节)。搬移会幕的是利未人(17节),他们在流便和以法莲两营之间前行。不过,10:17至21节显示,利未人一部分走在流便之前,一部分走在他们之后。2:17节的重点是:正如居于中央的神殿,它在全军行进之时,也当在他们中间,因为这是一支神圣的军队。
[1] 主前十三世纪的兰塞二世所领导之下的埃及大军,亦采用这种阵式安营。参温汉(Gordon J.Wenham)著,李永明译:《丁道尔旧约圣经注释:民数记》(台湾:校园,2002),页71。
03
每日默想
“各司其职,各自部署”是民数记一开头的特色。你觉得自己可以如何发掘长处,而被主使用,使你在教会中尽上责任?
04
每日加量
诗篇 第三十九篇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39篇释经 | 管教
假如决定要过一个祷告的人生,不见得就会百事顺心,毫无疑惑。39篇让我们看到,祷告者非常困扰:为何神对脆弱不堪、转瞬消失的人,要严加管教呢?
他于是倍感压抑,情绪高昂。不过,提醒自己,还是约束自己,等到无法抑制之时,再说吧(1节)!
情绪真有忍不住的时候!压抑,不见得每次都有用(2节,和合本:连好话也不出口),反而,经常会徒增许多愁苦。他积压了一肚子的火,话语终于如火焰一样冒了出来,怨气,他怨气十足!(2-3节)。
不过,他又迟疑了,还是求神让他在这事上学功课(4节)。他的意思似乎是,努力面对糟糕的事实,并视为这是神所命定的事,且以祂的眼光来看这些事,从这些痛苦的题目里,学到该学的功课。从稍纵即逝的、并苦短的人生中(译为“虚幻”),以及一切地上事物皆有毁灭的现实中,洞悉一些人生的真谛!
他发现:生命中有一堵墙,无法逾越,就是“如何面对上主”!当他向神呼求,没想到却得到这样的结论:原来自己身受的灾祸,是出于神严厉的责罚。那么,自认为自己是无辜者,但也有可能是犯罪者!
实在是这样,世界上每一桩不幸的事件,又有几个人是完全无辜的呢?祷告者经过祷告、深思之后,有了更深度的领会——他能无愧地面对神吗?反而,他深感压力:怨气所流露出的自义和自怜,是何等地得罪神,甚至要遭神的审判(7-11节)。
不过,最后,他的信心还是流露了出来——神既然能审判人,也能听人祷告!所以,如今他无论处于什么处境——被处罚、被放逐,他都有信心呼求神,求神听他的祷告;也无论他犯了什么罪,他都还有勇气向神祈求,求神能够宽容他,并赐给他有出头之日(12-13节)。
思考问题
你有过和祷告者类似的经历,深感自己是无辜的、被害的或是被冤枉的?你在这种非常糟糕、又自义的光景中,来到神面前,之后,方知自己也在罪上有份,最起码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纯洁”。于是,你发现——原来的控告化作了祷告,原来的自怜化作了自省,原来的自卑化作了再次向神寻求的力量。
上图:古代以色列的度量衡单位。一掌就是四指,大约是7.4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