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4月10日 | 我们神的城中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四十八篇
1 耶和华本为大,
在我们 神的城中,
在他的圣山上,
该受大赞美。
2 锡安山,
大君王的城,
在北面居高华美,
为全地所喜悦。
3 神在其宫中
自显为避难所。
4 看哪,众王会合,
一同经过。
5 他们见了这城,就惊奇丧胆,
急忙逃跑。
6 他们在那里被战兢疼痛抓住,
好像产难的妇人一样。
7 神啊,你用东风
打破他施的船只。
8 我们在万军之耶和华的城中,
就是我们 神的城中,
所看见的,
正如我们所听见的:
神必坚立这城,直到永远。 细拉
9 神啊,我们在你的殿中,
想念你的慈爱。
10 神啊,你受的赞美
正与你的名相称,直到地极,
你的右手满了公义。
11 因你的判断,
锡安山应当欢喜,
犹大的城邑应当快乐
(“城邑”原文作“女子”)。
12 你们当周游锡安,四围旋绕,
数点城楼,
13 细看他的外郭,
察看他的宫殿,
为要传说到后代。
14 因为这 神永永远远为我们的 神,
他必作我们引路的,直到死时。
省思:
我们必须熟悉神的城——
神掌权之地
(“数点城楼,细看他的外郭”),
就像熟悉自己所居住的城镇,
以便向新来者介绍路标地界,
为那探询“道路、真理、生命”的人
清楚指点方向。
祷告:
神啊,我现在暂停步,
勘察自己四周的环境,
知道自己活在祢的面前和作为中。
我愿清楚把握祢旨意的方向,
一刻不忘自己是谁、身在何处,
皆因祢在耶稣基督里的爱。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利未记 第十二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利未记》第12章|产妇的不洁
产妇或因失血未能享受圆满的生命,因这样不能接近完全的生命领域,所以被定为不适合敬拜,等到恶露止住(4-6节),就可以献燔祭,使自己和圣所洁净。
这法令论及分娩时所产生的分泌物和血,正是这些使母亲生命受亏损的东西,导致她不洁净。当一位妇人生男孩的时候,对于她的家而言,她不洁净七天之久,如同月经的时候一般。第8天孩子受割礼(参:创二十一4),但是这位母亲必须再过33天,才能再一次参与圣所的敬拜。
当妇人生了一个女孩的时候,母亲在礼仪上不洁净的日数,是生男孩妇人的两倍,为66天,经文并没有告诉我们这日数为何不同(5节)。
6至8节,交待了产妇洁净的办法,由献祭作为其完成之礼仪来达成,这里所给的献祭命令与早些篇章所列下的献祭次序恰好反向。一只雏鸽或是一只斑鸠作为赎罪祭,主要是为了洁净的本质而献上的;而燔祭供物则是一只一岁的羊羔,当这祭物由任职祭司献上的时候,这燔祭使得新任母亲在圣所的团契得以恢复。
那些没有能力献出羊羔的妇人,则必须献上两只非常廉价的斑鸠或是两只雏鸽,以作为赎罪祭和燔祭的供物。对以色列人来说,能够在这两个非常相近之品种间作选择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前者是迁移性的候鸟,它在非洲过冬,只有在四月至十月间,在巴勒斯坦地出现。反之,全年的任何一段时间,都可以在当地找着鸽子的巢,因此,在冬季的时候,这种鸟类就适合作为献上之供物。
03
今日默想
这章关于产妇的洁净礼,让我们看到,希伯来人将一个婴孩的诞生,视为非常重大的事,这种作法是可以了解的。对古代妇女来说,生产一事常常带有危险。然而,当母亲和孩子都经过这严格的考验活了下来的时候,整个家族都为此欢乐。
生产之苦对所有为他们作见证的人而言,必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能够加深父母亲对彼此和他们后代的责任感,这或许也是献祭礼仪所折射出的次要价值吧。
另外,以色列人给第八天的男孩行割礼,并不像现代科学所说的那样,是卫生的安排,这里的重点是神学的立场。割礼象征除掉污秽,这词有时候比喻:除掉道德或属灵的污秽,例如申命记十章16节,你们要将心里的污秽除掉;或如耶利米书六章10节,批判以色列人是耳朵未受割礼,不能听见的一群人。
因此,虽然旧约的割礼是肉身实际的手术,但它的特色乃是提醒他们自小开始,就属于与神立约的群体,他们自小就得到这立约所带来的益处,同时也需尽相关的道德责任。
就我们基督徒而言,你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去落实因耶稣而建立的与约相关的内容呢?
04
每日加量
诗篇 第十八篇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18篇 | 王者
18篇结构整齐,气势磅礴,大显王者之风。
大卫这位储君,追忆自身遭遇君王扫罗政治迫害的经历,他的感情似乎不可遏止,一泻千里。想当时在山洞里躲藏,以山峦为保护的流亡生涯;追忆曾在悬崖绝望里获救的惊险经历,他百感交集,说:“我要求告当赞美的雅威”(1-6节)。
是的,神是他的再生父母!岂不配被称颂吗?
祷告者将记忆从自己延伸到集体——作为上主的百姓,最振奋人心的记忆就是出埃及的叙事!这是他们历世历代反复吟诵的歌。想当年,“地摇动”,“山摇撼”;“火”蔓延,“天下垂”;“黑云”满布,“风如翅膀”飞;“水的黑暗”掩盖法老大军;“厚云”与“冰雹”,“火柱”与“闪电”,大显神的威仪;“海底显露”,“大水”树立,这一切,岂是华丽的辞藻而已,乃是雅威神在红海,大显王者之风的作为(7-19节)。
是的,神是他们民族的真正的开创者!岂不配被称颂吗?
祷告者除了回忆上主的作为,他还回忆了雅威在西乃山与以色列百姓立约的经历,那是建立彼此关系的事件,对以色列百姓而言是洪恩大福。从此之后,作为雅威的信仰者,他们的人生,将在雅威所赐的妥拉的引导下,走向清洁,离弃罪恶,过上一个完全人的生活。在其中,他们将饱受美福,活在神慈爱的眷顾之中(20-30节)!
是的,神是他们国家的缔造者!岂不配被称颂吗?
祷告者也回忆了约书亚时期的“南征北战”的经历,那时,列强在雅威之前一一溃败。这些令人振奋的得胜经验,气贯长虹,促使他诗兴大发。而他,这位祷告者,却没有以“王者”自居,反而以一个需要不断向雅威呼求、最终获救的“弱者”形象来描述自己。因列国的归顺,外邦的投降,并不是因这民族多有能耐,而是因雅威这位坚固的磐石,祂的能力才是可靠的(31-45节)。
是的,神是他们获胜的大元帅!岂不配被称颂吗?
最后,祷告者将他个人和集体蒙恩蒙福的经验,再度相互融合,唱出一首荣耀颂:我要在列邦中称颂你!这就是膏立大卫及其后裔的目的(46-50节)。
每日默想:追忆上主救赎的历史,你认为会有什么益处呢?
▓ 本文插图选自法国画家 安德烈·德兰( André Derain 1880-1954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