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4月7日 | 美辞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四十五篇
1 我心里涌出美辞。
我论到我为王作的事,
我的舌头是快手笔。
2 你比世人更美,
在你嘴里满有恩惠,
所以 神赐福给你,直到永远。
3 大能者啊,愿你腰间佩刀,
大有荣耀和威严。
4 为真理、谦卑、公义赫然坐车前往,无不得胜。
你的右手必显明可畏的事。
5 你的箭锋快,射中王敌之心,
万民仆倒在你以下。
6 神啊,你的宝座是永永远远的,
你的国权是正直的。
7 你喜爱公义,恨恶罪恶,
所以 神,就是你的 神,用喜乐油膏你,
胜过膏你的同伴。
8 你的衣服都有没药、沉香、肉桂的香气,
象牙宫中有丝弦乐器的声音,使你欢喜。
9 有君王的女儿在你尊贵妇女之中;
王后佩戴俄斐金饰站在你右边。
10 女子啊,你要听,要想,要侧耳而听,
不要记念你的民和你的父家,
11 王就羡慕你的美貌,因为他是你的主,你当敬拜他。
12 推罗的民必来送礼(“民”原文作“女子”),
民中的富足人也必向你求恩。
13 王女在宫里极其荣华,
她的衣服是用金线绣的。
14 她要穿锦绣的衣服,被引到王前;
随从她的陪伴童女也要被带到你面前。
15 她们要欢喜快乐被引导,
她们要进入王宫。
16 你的子孙要接续你的列祖,
你要立他们在全地作王。
17 我必叫你的名被万代记念,
所以万民要永永远远称谢你。
省思:
许多基督徒读了这诗篇,
认为前半段是对
至尊至荣耶稣基督的敬拜;
后半段则是对教会的忠告,
劝其放下世务,
开始其作为基督新娘的新生活。
祷告:
神啊,当我默想祢的作为,
我的心,也不禁要“涌出美辞”。
想到——我竟有份于祢的荣耀!
祢把我纳入祢的计划中!
请接受我——藉着耶稣我救主
所献上的感恩和赞美。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利未记 第九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利未记》第9章|设立祭司第二幕
第九章描述的是亚伦被按立的第八日,被称为是设立祭司的第二幕,而这一幕的主要关注点则是以色列全会众。
在按立祭司的七天后,亚伦站在前台,为百姓献上各样的祭,摩西则退到幕后,成为旁观者。献祭时,有火从上主面前出来,烧尽坛上的祭,表明上主认可这位新任的大祭司。百姓则以欢呼、信奉,并俯伏在地来回应上主,以示顺服(9:24)。
在这里我们需要知道,“上帝的百姓”、“归耶和华为圣”,当时还不是一个被称为 “犹太人”的种族集团(那名字是几百年后发明的,是外族人、巴比伦人和波斯人给那些在旷野中的人的后裔所起的名字)。
上主所指示的人群,在这里肯定包括那些从埃及出来的──希伯来人、以东人、苏丹人、基尼人与其他“闲杂人”(出十二38),这在文化上极其不同的集体,全要融合在一个顺服、相信的民族里,“祂的荣光”也向他们显现了(6节)。
在他们期待开始仪式之前,百姓必须 “逐渐造成”一种期待感(expectancy)。开始用公牛犊为亚伦赎罪,表示祭司的地位特别,故供物贵重。而一个凡人,献上一只山羊便足够了。然后,亚伦献上一只公牛,表明百姓接受了上帝的平安。
这既绵长而又繁复的仪式,最后以对百姓的祝福结束。亚伦从高坛上步下,举起他的双手,为百姓祝福。他高举的手,以示再一次放在所有百姓的头上,将上主的福气从天上带到地上,祝福词可能就是民数记六章廿二至廿六节的内容。
整个场面最后以上主降下来的火收场,闪电把坛上所放的祭牲烧掉了,而且它烧尽了祭品,然后上升到上帝那里去,这样百姓便真正看见“上帝的荣光”。
03
今日默想
我们在此得到关乎献祭的几点收获:
1)上主实在悦纳百姓专心诚意献上的祭;
2)献祭乃是上帝选择的保持与祂的百姓相交的方法;
3)上主在亚伦献祭完毕后,彰显了祂的荣耀。这点促使我们联想到新约,比如在约翰福音,我们了解到,在耶稣应上帝的要求,最终为全人类的罪而甘心乐意、完全献上为祭时,上帝的荣耀才最充分地彰显出来了(参约十三31)。
以上三点,可以延伸到教会侍奉的哪些方面呢?试举出两个例子来说明。
04
每日加量
诗篇 第13~14篇
第十三篇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第十四篇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13~14篇 | 真相
祷告者的生命是真诚的,哪怕是碰到不公之事,对神发出质问;抑或面对自我悲惨遭遇的无奈之时的哀叹,都体现出真诚!
诗13篇以整齐的三段结构,来捕捉信心这三个真实层面的跳跃!
祷告者先是表达他的愁苦(1-2节),因雅威“忘记”了他,“掩面不顾”他,他因此痛彻心扉!这愁苦的表达,实际是对立约的疑惑,即对上主性情的极端怀疑。他为何这么肯定呢?理由充分——因恶人逍遥,而好人几乎没有出头之日。
祷告者接着是哀求神(3-4节),这是他“真诚”流露的另外一面,他期盼神“看顾”他,或许神能因他的苦情,而“应允”他。
如今,祷告者似乎很有把握(5-6节),因为祷告能蒙应允,不是因为他自身“信心”的品质如何,乃是信心对象本身的可靠,雅威的慈爱,和祂乐意施恩的本性,是祷告者坚信的基础。
如同大神学家安瑟伦所言:信心寻求理解!因着(十三篇)信心的恢复,祷告者如今更有信心了,在十四篇,他将祷告,以整齐的思维呈现了出来:以一正一反两个回合的文思递进,再带出第七节的高潮。
1、挑衅者与察看者(1-2节)
祷告者看到了那些愚顽的挑衅者。他们“没有上主,也无所谓道德”——既然人类如生物,之间的关系也只是弱肉强食,善行看来只是奢望!事实上,这是愚不可及,瞎眼之人的作为,岂能瞒过高居天上的雅威呢!
2、欺压者与伸冤者(3-6节)
纵然他们曾多时得势,欺压良民,不但毫无悔过之意,更是骄横霸道。但这些瞎眼者,终有“大大地害怕”的光景。因为,神终究会在“义人”当中,为受欺压者伸冤。
3、救恩的展望(7节)
很自然地,祷告者在面对国难当头之时,会将这种救恩的思维,延伸到整个民族当中!因着雅威的公义和正直!必为那些被掳、被压制的子民开出路!因祂看重百姓的快乐,和以色列的欢喜!
每日默想:
祷告者对世道的解释?对你有无启发呢?另外,要了解世界真相,你认为祷告会有根本的作用吗?不妨,这个礼拜以类似的方式祷告吧,并观察,你的周遭,在公义的事上,有无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