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 | 2023年4月2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758天前 | 416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我的心渴想神
2. 每日经文 | 利4章:赎罪祭
3. 今日默想 | 付出的极大代价
4. 每日加量 | 诗5-6篇:苦情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4月2日 | 我的心渴想神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四十二篇1-5节

 

1 神啊,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

2 我的心渴想 神,就是永生 神;

   我几时得朝见 神呢?

3 我昼夜以眼泪当饮食,

   人不住地对我说:“你的 神在哪里呢?”

4 我从前与众人同往,

 用欢呼称赞的声音领他们到 神的殿里,

   大家守节。我追想这些事,

    我的心极其悲伤。

5 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

   为何在我里面烦躁?

    应当仰望 神,因他笑脸帮助我,

   我还要称赞他。

 

省思:

神之于灵魂,

就如水于身体,

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绝对需要。

这一渴慕既证明我们需要神,

也显明神的实在,

祂就在那儿

为要满足我们。

 

祷告:

“就像鹿被追赶,

躁热不安,切盼清凉的溪水,

神啊,我的心灵渴慕祢,

还有祢滋润、苏醒人心的恩典。”

(Nahum Tate and Nicholas Brady, “As Pants the Hart”)

奉耶稣的名。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利未记 第四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上图:赎罪祭的祭牲。不同的祭牲不是根据罪行的大小,而是根据犯罪者的身分。「多给谁,就向谁多取;多托谁,就向谁多要」(路十二48)。


《利未记》第4章|赎罪祭


四章1节至五章13节,记载了一个最为详细的祭——赎罪祭,这个祭是为无心之失或没尽应尽之义务而设的。其它献上祭牲的祭,都将祭牲的血洒在坛的四周,象征把生命之液――血,归回生命之源上主,但赎罪祭的血,用途则表达是犯罪者自身的罪。


罪基本的意义是“未击中目标”,未达到其存在的真正目的,未能活出一个顺服神的命令的生命,并且在生活中要圣洁。而抹血在主祭坛和约柜上的目的是:罪的污渍虽看不见,但会玷污会幕,导致神不愿意住在里面,这严重的问题,需用血来洗净,让上主与以色列得以继续相交。这样,罪人真就得到赦免了。大多数段落都以“他就蒙赦免”这句话作结(参4:20,4:26,31,35;5:10,13)。


以一个习惯性语言“若有人”开始,表明神所关注的事由得着安宁转移至偶然的过犯,假如出现这些事,当如何做才能够赎罪(1-2节)。


这类人也包括大祭司(3-12节),身为全国唯一受膏者的大祭司,若犯了什么罪都将波及到全国上下。因此,经文说他使百姓陷在罪里(3节),他的罪将会亵渎至圣所。大祭司一方面为他自己赎罪,平息了神的愤怒;另一方面也要洁净那敬拜的场所,使之归耶和华为圣(参:亚十四20),使得神能够再次降临在祂的百姓中间。


献祭的方式按前述献祭的形式而进行,犯罪者将动物带到会幕门口,把自己视为与祭物同为一体,并将它宰于耶和华面前(4节)。但关于大祭司的洁净,不同之处是,需要取些祭牲的血带到会幕,将血弹向圣所的幔子,并洁净香坛(6-7节)。


一旦献祭的血处理完毕后,所有的脂肪组织将被取下,并烧在燔祭的坛上,与平安祭在公牛身上所取的一样。其它剩余的一切,也就是公牛的皮、肉和内脏等,必须搬到营外洁净之地处理,以此表明洁净之彻底(8-12节)。


全会众有可能因着大祭司错误的指引或教导而犯罪,所以需要处理(13-21节)。正如后来在以色列历史上动乱时期所发生的事一般。因此,为了全会众自己所犯下的罪的献祭之礼仪,就类似于前述为大祭司献上赎罪祭之礼仪规定。同样地,为二者所献上祭牲的肉都被搬至营外倒灰之处烧尽。


22至26节,记述了假如以色列官长犯了无心之过,当如何献祭的要求,献祭模式与前面一致,与大祭司或全会众所献上的有所不同,他献上的是一只没有残疾的公山羊,而不是公牛(23节)。


会众中一般的成员假如误犯了罪,所献上的供物,一般乃是依循前述官长的献祭形式而行(27-35节)。



 

03

今日默想


在这里或是五经中其他地方,完全没有提到,有任何礼仪能够遮盖那些有计划性的和故意违抗神的罪,譬如﹕通奸、偶像崇拜、谋杀或是亵渎等行为,因这些罪是不被赦免的。然而,在新约,因着基督的血,连这些罪都能得到赦免。此时的你,会为主耶稣所付出的极大代价而感恩吗?




04

每日加量 

诗篇 第五-六篇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上图:被掳巴比伦之前以色列人的房子示意图。人们把扁平的垫子铺在地上当床,所以可以夸张地说泪水「把床榻漂起」(诗六6)。


《诗篇》第5-6篇| 苦情


第五篇被称为《早晨的呻吟》(1节的“心思”, 其它译本为呻吟)。


1至3节,以祷告的呻吟或是呻吟的祷告,流露出最深的情感。因为是确定于“雅威”这一立约的神的基础上,从而显示出训练有素,哪怕是呻吟也没有乱了阵脚!


4至6节,转为公义的恳求。基于神那“不喜悦恶事”的本性,对坏蛋的控诉用了:“恶人、狂傲人、作孽的人、说谎的人、好流人血”来描述;神则用五方面的态度来对待——“不与他同在,不站在面前,为祂所恨恶,被灭绝、被憎恶”。


7至8节,做出自我的省思。自己凭什么可以进入神的居所?是因自己的苦情和神的公义,以及祂那“丰盛的慈爱”,并因此所激发的“敬畏”之心,和“敬拜”之行动!


9-10节,对恶人做了更深的揭露。说谎是恶人的本性,其口中、心里、喉咙、舌头,展示出邪恶、腐烂(坟墓)、谄媚,这些阴森的内容。其结局可想而知:被定罪、自掘坟墓、被放逐。


11至12节,仿佛是经过了激烈的公审!如今,结束了,回到起初的场景——众人祝贺他得于昭雪,并为雅威的护庇、赐福、护卫,而发出欢欣赞美!


假如5篇较专注于仇敌的问题,6篇则更多地省察“我的问题”!


自己落入“怒中被责备,烈怒中被惩罚”,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软弱、骨头发战、心大大惊惶,这些乱如麻、几乎要瘫倒的光景,会是因为“神在发怒”而导致的吗(1-3节)?


既然省察后有时也未必知道自己的问题,那就来直接呼求吧!“雅威,立约的主啊,你几时才救我呢?”更何况,就他现今的情况来看,随时有可能离开世界,他因此唉哼困乏,流泪成河,忧愁得眼睛都干瘪了(4-7节)。


祷告的奇妙就在这里呈现了——使人突然有了信心——他说:雅威听了我哀哭的声音,收纳了我的祷告。而那些敌人,原来还在幸灾乐祸,如今却忽然间羞愧地败下来!看来,雅威,祂的名是绝望中的唯一希望(8-12节)!


每日默想


祷告的人生,并不表明没有风浪!甚至,为了信仰,需要承担更多的痛苦。而雅威的名,是绝望中的人唯一的希望,虽然祂对祂所爱的人的相助不尽相同,但肯定不会坐视不管,你有绝望中因依靠神而重燃希望的经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