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2024年12月30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852天前 | 386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祂一切的圣民都赞美祂
2. 每日旧约经文 | 玛3章-不慷慨的生命
3. 今日默想之一 | 十一奉献的价值
4. 每日新约 | 约20章-复活的见证
5. 默想之二 | 信心的回应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12月29日 祂一切的圣民都赞美祂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百四十八篇7-14节


148:7 所有在地上的,

       大鱼和一切深洋,

148:8 火与冰雹,雪和雾气,

       成就他命的狂风,

148:9 大山和小山,

       结果的树木和一切香柏树,

148:10 野兽和一切牲畜、

        昆虫和飞鸟,

148:11 世上的君王和万民,

        首领和世上一切审判官,

148:12 少年人和处女,

         老年人和孩童,

         都当赞美耶和华。


148:13 愿这些都赞美耶和华的名;

         因为独有他的名被尊崇,

         他的荣耀在天地之上。

148:14 他将他百姓的角高举,

         因此他(“因此他”或作“他使”)一切圣民以色列人,

         就是与他相近的百姓,都赞美他。

           你们要赞美耶和华!


省思:

赞美神是最民主的活动。

但不像许多所谓的民主,

是将所有的人都降为同一个水准;

而是提升每一个人至新的高度。

随着新的声音逐渐加入合唱,

赞美的能量就更为发展、扩大。


祷告:

伟大的神,

我不愿在赞美的合唱中漏掉一个音符,

或忽略任何值得赞美的事,

或忘记任何一个好处。

愿我宣扬祢的荣耀时,

没有疏忽一个人、一件事。

阿们。



02
每日旧约经文及简释

玛拉基 第三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玛拉基书》第3章|不慷慨的生命


二章17节至三章5节,是第四个辩论,其主题是归回的群体必须重视神的洁净和审判。当时的现实是:百姓厌烦先知所传讲的神的话语,责备的话,他们听不进去(二17),不愿意顺服先知的劝导。


因此,神直言不讳地说:这些完全漠视祂话语的百姓,要看到一件事发生:在不久的将来,祂的使者会突然临到圣殿,大刀阔斧地行动,来炼净各人,而首先被洁净的是祭司(3:3),然后是“凡对信仰不忠或恶待别人的人”(3:5)。


三章6至12节,是第五个辩论,控告他们没有活出慷慨的生命,因他们在金钱上不忠,神认为这是:偷窃神的物!


律法规定,一切出产之物都是出于神的赐福,他们为了感恩,需要将出产的“十分之一”归雅威为圣(利27:30)。这种奉献是为了给无产无业的利未人(民18:24),利未人再将获得的十分之一给祭司(民18:24)。申命记十四章28至29节说:受益者还有别人,他们每三年一次,要将收入的十分之一用来办团体筵席,期间除了请利未人之外,还要请有需要的人,使他们得到照顾。


百姓倘若不交十分之一,祭司和利未人就需要放下职守,回去耕田或出去打工。那些孤儿、寡妇、寄居的也会连带受苦(参5节)。


在现实中,归回的百姓,不再关注圣殿重建的事情,他们甚至对神不忠、对人不爱,还做了其它罪恶之事。这种自私自利的后果,必要遭到雅威的咒诅,祂让蝗虫来侵害他们。看来,他们以为不用奉献,会有更多,结局却不然!反而不蒙福,变得更加贫穷。这令人想起申命记的逻辑,百姓献祭,反倒会得到更多(申14:29)。当然,这不是机械公式,而是信心之道,要把神当作是所有财富的赐予者,以及“圣约祝福”的施恩者。


假如他们能够从金钱不忠的罪恶中转回,神也将在金钱(物质)上赐福他们;假如他们能够以信心回应上主,关心圣殿的建设,将十分之一交到圣殿,以货真价实的礼物来尊崇神,使神的储藏室不缺粮食,使那些祭司、利未人不需要出去谋生;使那些无依无靠的孤儿寡妇、寄居的得到照顾。神会将福气倾倒给他们,大大超过他们所献上礼物的比例。如同天上的窗户打开,降雨成大洪水般,将丰厚的礼物浇灌下来。


而且,神还会补偿他们的损失,就是蝗虫所导致的农作物歉收。荒凉要被丰收所代替,果树不再未熟而落地,反而是挂满了枝头,甚至,在神赐下物质丰富的同时,也使他们能带给万国祝福(10-12节)。



03

默想之一


你怎样看待“十分之一奉献”的价值呢?对教会、对自己、对穷人,你如何划分你的收入和财产呢?



04

每日新约

约翰福音 第二十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约翰福音》第20章 | 复活的见证


约翰关于耶稣复活的叙事,是从时间开始的,这不但让我们看到——复活是发生在一个时空里的,也让我们看到,复活开始了新的计时方法——祂是在新的“七日的头一日”复活的;同时,祂的复活,是在旧的日子尚未完全褪去的“天还黑”的时候,复活的世界是从旧的世界里冲破而来(1节)。


看来,祂的复活,是最后的见证,证明祂是谁,和祂为宇宙带来了什么!


不过,当马利亚和彼得及那个耶稣所爱的门徒,看见坟墓里里外外的奇异现象之时,所持的态度,恰好就是黎明前的黑暗的心情。关于耶稣的复活,他们似乎有些明白(8节),又不能从圣经中找到答案。


马利亚仍然留在坟墓外,以哭泣来表达她的无限感伤——她的主,不但悲惨地死去,如今雪上加霜,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当天使问她为何痛苦之时,她回答说:不知是哪位把她的主取走了!她的主曾经是她的盼望、她的信心。如今,一切都没了!当她看见复活主,却误认为祂是园丁!


只有当主叫出她的名字“马利亚”之时(20:16),她才能认得祂,并回应祂。这一幕生动地阐释了好牧人的比喻,“看门的給祂开门,羊也听祂的声音,祂按着名字呼叫自己的羊,领他们出来,祂把自己的羊领出来以后,走在前头,羊也跟随祂,因为认识祂的声音,他们决不会跟随陌生人,反而逃避他,因为不认得陌生人的声音”(10:3-5)。


不过,耶稣警告马利亚“不要摸祂”!意思是:不要按你“原来的模式”来理解我!我如今复活了,是一个全新的身体,我们之间也是一个全新的关系!我不再会像以前一样,行走在加利利,像以前一样,行走,祷告、吃喝了。我很快就要升到父那里去了。你们不要挽留我!需要以一种新的方式来跟随我!


耶稣主动向门徒显现,呼召门徒来认识祂,并往他们口中吹气,以示差遣的权柄,要他们去执行耶稣已经成就的事工!故此,他们需要知道,没有祂的指引,他们无法做出正确的回应。


在多马身上也显出这一特点,他虽然从他的师兄师弟口中得知耶稣向他们显现及相关的事实,而他却说:非要看见耶稣手上的钉痕,和祂被刺伤的肋旁。是的,这个执着的多马(20:27),也需要耶稣的再次指引和显现,才能真的明白,这不是鬼魂,也不是有别人所冒充的耶稣,这就是祂本人,是裹尸布再也包不住的那个新的身体。


05

默想之二



复活后显现所用的是相认的场景,这挑战了耶稣的门徒,是否能认出祂就是永活和赐生命的主,以及他们是否以信心做出回应,这也就是约翰写本书的目的了。你对此有何领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