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
每日与主同行 | 2022年12月17日
来源: | 作者:唯信 | 发布时间: 864天前 | 401 次浏览 | 分享到:
1. 诗情祷语 | 用十弦瑟向你歌颂
2. 每日经文 | 亚5章-新的社会
3. 今日默想 | 教会的兴旺与对罪是否认真有关吗?
4. 每日加量 | 约8章-亚伯拉罕的后裔

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12月17日 | 用十弦瑟向你歌颂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百四十四篇9-11节


9      神啊,我要向你唱新歌,

     用十弦瑟向你歌颂。

10 你是那拯救君王的,

     你是那救仆人大卫脱离害命之刀的。

11 求你救拔我,救我脱离外邦人的手。

     他们的口说谎话,

     他们的右手起假誓。

 

省思:

音乐和盔甲一样,是战斗中的要素:

竖琴可提高士气、刀剑能杀伤敌人。

无论是苏格兰风笛所发出的高腔尖声、

或鼓笛合奏的振奋节拍,

古今各种乐曲都被采用,

重新谱出基督徒战胜罪与死的复活之歌。

 

祷告:

全能的神,

我感谢祢赐下信心的武器,

可以奉祢的名争战,

赐下信心之歌,

可以颂唱祢得胜的恩典,

感谢祢

“使我们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胜”

(林前十五57)。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撒迦利亚书 第五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撒迦利亚书》第5章|新的社会


第五章1至4节,是在异象中看到的第六个异象,其内容是表达咒诅的“飞行书卷”,揭露归回的群体所犯的两项罪恶:偷盗和起假誓。异象的重点仍然是:所罗巴伯和约书亚这两位领袖,在雅威的恩典下,施行有能力的统治,在归回的群体中,建立公正与有秩序的社会。


异象先从圣殿和百姓的领袖说起,然后转到整个社会的道德层面。如今,所有圣殿重建工作,在正常地进行,雅威也拣选了所罗巴伯和约书亚这两位领袖,继续带领和指导祂的百姓。


但如果这些立约的事实,要继续生效的话,整个归回的群体,必须保证他们的道德生活,是圣洁的,是合乎约的规定的。而现实中,归回的群体,还有偷盗和起假誓这两项罪恶存在,这两项罪恶,会带来上主的咒诅。于是,5至11节的第七个异象,就转到洁净的内容。


在异象中有一个被弃的器皿,在器皿里坐有一个妇人,又有一块升起的圆铅,被扔在器皿的口上。显然,这个妇人象征犹太人的罪恶(8节)。


接着,在异象中,出现了两个妇人,她们有翅膀,藉着风,飞了起来,飞到前面所见的器皿旁,把这个装有妇人和圆铅的器皿,抬到示拿地(巴比伦),把它安置在那里。


这些举动和措施,意味着罪恶从犹大地被除尽了,归回的群体就此得到洁净,而以示拿地命名的巴比伦呢?则要成为被审判的地方了。


于是,一个圣洁的社会得到了建立。

 

03

今日默想


以色列把作为仆人的身份,丢失了!他们拜偶像,在外邦中失去见证独一创造主的使命,结果遭到神的责备。今天,圣灵所生的教会,其情形又如何呢?


在上世纪40年代,德国的牧师及神学家潘霍华提出“重价的恩典”,是针对当时“廉价的恩典”的教会实践而说的。说穿了,廉价的恩典指的是对罪的轻率,即轻视神在基督身上所成就的救赎恩典。恩典是免费的,但却不是廉价的,乃是贵重的;贵重的恩典,必然要对罪有个严肃的态度。而看待恩典是廉价的,正是当时德国教会的情形。


今天的我们又如何呢?我们要对世界有贡献,带领被罪捆绑的世界走进光明,必须看重罪的后果,以及耶稣基督赦罪的恩典。如果我们不认识自己罪之深,就不能体会救赎之大;如果我们不能体会上主怜悯之浩大,就不知道我们叛逆之深。因此,对罪的敏感,就是对恩典的敏感。


教会若要走正路,不是用各种方法吸引人来教会,而是用不怕吓走人的——责备罪的方法。有人认为,责备罪不好,因这样会使信徒满是罪疚感,使人心理不健康。况且现今生活和工作压力大,来教会需要减压和安慰,可不能再加给他们重担,这些都太负面了。本来我们需要轻轻松松上教会,做个无痛基督徒,这不是很好吗?


你认为教会的兴旺,与对罪是否认真有关吗?


04

每日加量 

约翰福音 第八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约翰福音》第8章 | 亚伯拉罕的后裔


前一章,百姓和当权者,因着耶稣在住棚节的言行举止,对耶稣身份的疑问或兴趣愈发浓厚,祂到底是谁?意思就是:祂到底是如祂所说的——从神而来的?还是个骗子?煽动者?祂到底在做什么?


这一章,整体语调更阴暗,耶稣在控诉他们故意歪曲祂的意思,甚至心怀恶意,想杀祂!因为他们奉他们的父——魔鬼的旨意而行(44节)!由此让人看到,犹太人沉迷在自己的思考模式上实在太久了!对于宽恕(1-11节);对于对世界的光照(12-30节);对于作为亚伯拉罕的后裔的意义(31-59节),实在是遗忘太久了。开头有人想用石头打死一个行淫的妇人,结束处,也有人想用石头打死耶稣。假如打死行淫的妇人,在遵行律法,但为何又会要打死他们所请教的“夫子”呢?约翰是想说:沉迷于自己的思考模式的以色列,完全分不出青红皂白。


文士和法利赛人,捉拿住行淫的妇人,但他们并不管她的罪有多重,只把她用来作为攻击耶稣的工具!并不关心“律法”本身,只在乎自己在其中所获得的道德优越感,并享受可以将耶稣逼到无力回应的地步的快感。


耶稣回应他们说:假如你对摩西律法认真的话,就会发觉自己也有罪恶在身!果然,他们一个一个离开了。


耶稣赦免了行淫妇人,并不是说,奸淫无所谓,乃是说,神选择了撤销!而作为被赦免者,必须重视罪的侵害,并决意离开罪恶(11节)。


法利赛人试图控告耶稣践踏神的律法无功而返,现在则指出耶稣的自我见证,是不合法的(13节);耶稣则告诉他们,祂不但自己作见证,还有另外一位为祂作见证——就是差祂来的父!现在,律法明文规定需要有两个人作见证,都有了,父与祂,就是两位,一同见证祂是弥赛亚,是以色列的光,引路者。


耶稣这样大声疾呼,要他们来信祂,本来他们这个民族就是世界的光,如今却不接受这光,而且还带给人黑暗,充分显明他们被审判是确实的了(12-20节)。


祂给他们提供选项,只要相信祂是神差来解放他们的弥赛亚,他们就可以脱离即将来临的罪与灭亡。罪,就当时而言,并不是指属灵上,乃是指与耶稣背道而驰的弥赛亚思想与行动!他们依然执迷不悟,听不进耶稣从神而来的警告。结果,他们将要再度被掳(31-38节)。


因着这种拒绝,他们又误解了耶稣——他们自认为是自由之身,因为他们认为只要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就是神的儿女,而耶稣说:情况有可能相反,如今更是如此,假如你拒绝这位比亚伯拉罕还早的——道成肉身的弥赛亚。就算是亚伯拉罕的后裔,也有可能不是神的儿女(39-59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