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12月10日 | 主,我的眼目仰望你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百四十一篇8-10节
8 主耶和华啊,我的眼目仰望你,
我投靠你,求你不要将我撇得孤苦。
9 求你保护我脱离恶人为我设的网罗
和作孽之人的圈套。
10 愿恶人落在自己的网里,
我却得以逃脱。
省思:
基督徒有时遐想,
可否暂从门徒生活中告假。
有懒洋洋的声音建议说,
情况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紧急,
夜可能还很长。
于是有一个试炼时刻临到,
我们必须决定是否委身,
从而巩固了对基督的忠心,
祂要求我们
“总要警醒祷告,
免得入了迷惑”(可十四38)。
祷告:
神啊!
祢既是目的,又是方法:
祢是我前往的地方,
也是我去的道路。
请保护我不受迷人的诱惑,
提防“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
今生的骄傲”引我偏离正道,
追随其他的神祇偶像。(约壹二16)。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西番雅书 第三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西番雅书》第3章|审判与救赎交加
三章的1至7节,先知转回来攻击耶路撒冷,主要针对当局的那些领袖,包括那些强解律法的先知和亵渎圣殿的祭司。雅威要对这个城市的居民,进行掠夺,像一只咆哮的狮子掠夺食物一般,因为祂的公义使祂不能忍受耶路撒冷的各种腐败,祂要像铲平列国一样对待耶路撒冷。
在8节,忽然来了个180°大转弯,对耶路撒冷气愤至极、大行审判的雅威,突然对耶路撒冷宽厚起来,应许他们即将在很短的时间里,重返故土、重建家园。
我们需要知道:西番雅已经离开了对第七世纪的关注,来到了被掳归回的语境下,关注新的群体。书卷以盼望的语气作结——承认以色列有个美好的未来。不过,这并不是由以色列自身的素质所赢来的,乃是这位看重情感、爱以色列、再次把耶路撒冷当作自己居所的雅威所达成的(17-20节)。
03
今日默想
我们结合前面两天的默想,来看看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是否能带给人类未来。我们昨天思想过,科学在带给人类祝福的同时,也带给人类灾难,其中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科技制造了人与人之间更大的疏离。人可以制造出机器人来与自己交流,比如人造美女,来满足孤独男性的需求。其实,这使人变得更无望。如今,人失去了与同类交流的能力,更何谈与比自己更高的上主交流。你看,我们失去了与女人建立关系的能力,结果造出机器人来作妻子!科技能力突飞猛进,人际交往能力日渐衰竭;我们也失去了与最亲的人相处的能力,离婚率越来越高,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害怕进入这种亲密关系,我们也不再愿意跟父母、婆婆或同事、同学等那些不相容的人相处。
而这种人际关系越来越疏离,带来的后果是:人并没有因此得到满足,反而,人变得越来越孤独!无论是有钱人,还是没钱人,最终都将成为孤独的老人。而且,下一代会比这一代更加严重!
人类存在的目的是什么?人在上主计划中的地位和角色是什么?我们急需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知道我们所生存的世界是上主的居所,是被上主所关心与怜爱的。而且,我们也知道人类的历史,不是荒诞的闹剧,人类巨大的破坏力,必然会碰到对手,必然会有一个声音对人类说“不”!在我们为文明的成就而鼓舞,为强大的武力和科技而自豪的时候,圣经,这个古老的先知之言,像一把刀子一样将自己投射出去,向自高的人类开刀,它提醒我们,在人类的进程中,上主也有发言权,甚至祂是一言九鼎,祂说的才是智慧之言,而且,祂才能决定人类的未来!
作为基督徒的你我,能体会到每天刷微信,浏览各种直播平台之后所带来的失落感吗?那么,在科技之下活得无望的我们,假如要使自己过得有意义,使我们的未来有盼望,你觉得我们应该将关注点放在哪里?
04
每日加量
约翰福音 第一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约翰福音》第1章 | 太初之道
约翰一开头(1节),就藉强调的双重肯定命题,把主角作了介绍——“道成了肉身”。拿撒勒人耶稣就是那成了人的道。他从智慧传统中,找到了形容这道的用语,特别是箴言八章所说的“智慧是太初就存在,比创造更早”;是上主创造的中介,是人的生命和光明。可是这智慧,却被人拒绝了!
约翰又说,律法和先知的传统——恩典和真理,要透过子,这世界的真光显明出来(4、5、9节)。这等于说——耶稣背负着智慧、律法与先知的功效和角色,与上主的子民同住,给他们指引,并且向他们显示出上主的荣耀和恩典。
最典型的即是,耶稣是旧约中的恩典、肉眼可见的神迹显现(1:14),使人认识上主(1:8)。看见这光使人得着能力“成为神的儿女”(1:12)。这点正好呼应旧约对以色列的描述(申32:18,诗82:6,何11:1)。成为神的儿女,就是成为神立约的子民中的一员。
约翰描述了耶稣,用了智慧、摩西和律法来做比较,并创造“神的儿女”,来形容信心的结果。这里的意思是——必须把福音书当作是“上主与以色列”的一部分故事来读,需要按上主对以色列人呼召、救赎来解读福音书。假如你要了解耶稣,就必须按照上主创造/救赎人的描述,以及属于上主的人,他的生活背景来理解。
1:19节开始,从肯定祂的身份,转移到描述祂的话、工作以及与其他人的接触,阐述了序言中,所提及人对祂正反两面的反应。
由描述施洗约翰的事工开始,他是这福音书中唯一为耶稣作见证的(约1:23,赛40:3),他否认自己是弥赛亚(20节);他是一个像以利亚和摩西的先知(21节),并承认后来的耶稣,是上主的羔羊(29,36节),和神的儿子(34节)。
对耶稣的称呼:上主的羔羊(29节),上主的儿子(34节),拉比(38节),弥赛亚(41节),以色列的王(49节)和人子(51节),几乎都在序言部分提出来,由不同的人口中说出来——施洗约翰、安德烈和西门、腓力、拿但业。
先知的称呼(4:18,6:14,7:40),则是将祂与摩西相比(1:17、45,3:14,5:45-46,6:32,7:19-23,9:28-29),甚至将祂看作是比亚伯拉罕(8:52-58)和雅各更大(4:12),人称祂为主的身份(9:38,13:36,14:5)。
福音书这种从亘古创世和永恒的场景,迅速转到约旦河开始记录耶稣故事的方法,其焦点就是约翰所作的见证——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的那一位。
每日默想:
对耶稣身份的多重描述,你觉得约翰的用意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