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8月11日 | 虽然数目稀少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〇五篇12-15节
105:12 当时他们人丁有限,
数目稀少,并且在那地为寄居的。
105:13 他们从这邦游到那邦,
从这国行到那国。
105:14 他不容什么人欺负他们,
为他们的缘故责备君王,
105:15 说:“不可难为我受膏的人,
也不可恶待我的先知。”
省思:
神的百姓曾经只是一小撮流浪的难民,
在神的保护下却绝对安全。
我们的稳妥不在于加入一个强大的集体,
而是成为一位大能救主的仆人。
如果我们在世人的眼中“不算什么”,
“却是被神所拣选,所宝贵的”(彼前二4)
祷告:
“茫茫人生路上,主指引我脚步,
赐下每日的饮食和衣裳。
主展开庇护的翅膀,直到我不再流浪,
平安到达天父爱的居所。”
(Philip Doddridge, “O God of Bethel, by Whose Hand”)
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耶利米书 第三十九章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耶利米书》第39章|不同的遭遇
被耶利米言中了,耶路撒冷的悲剧果然来临了。就在西底家执政第十一年,耶路撒冷被巴比伦大军围攻一年半之后,沦陷了(1-2节)。西底家逃跑未遂,被巴比伦军队提了回来。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当着西底家王的面,处决了他的众子和犹大的一切贵胄,他的眼睛也被剜了出来(3-6节)。又将他用铜链锁住,带到了巴比伦,过着短暂的耻辱的日子(7节)。
王宫与百姓的房屋,都被这些入侵者焚烧了,剩余的百姓,其中投降的,都被掳走,而那些一无所有的穷人,则被留在犹大地服苦役(8-10节)。
耶利米则受到巴比伦王的保护。王要求护卫长尼布撒拉旦,要给耶利米该有的尊重,只要耶利米有所求,就不可推卸。尼布撒拉旦将耶利米交给巴比伦所立的省长基大利,使他可以自由地出入在民众之中。 巴比伦王会如此善待耶利米,有可能是因为他尊重耶利米先知的身份,更有可能是因为听到耶利米一直以来,都在劝降西底家(11-14节)。
如今,巴比伦所立的领袖基大利,完全控制了耶路撒冷,耶利米对耶城沦陷的预言应验了。这里还需要特别留心的是,另外一则应许的预言也在应验――太监以伯米勒,因依靠雅威,以及善待先知耶利米,将获得拯救,他的命运与西底家形成对比。看来,祸与福区别在于对雅威的依靠以及是否听从先知的话。
03
今日默想
西底家和那些亲埃及的贵胄,他们遭遇到与耶利米、以伯米勒不同的命运,可以结合以下的故事作一些反思:
有一个面包店的老板,控告长年供应他鲜奶油的农场主人短斤缺两。但农场主委屈地说“我每次运去的鲜奶油都事先秤过的,绝不会有斤两不足的事情!”
面包店的老板就把农场主人前天刚送来的,但还未开封的鲜奶油交给法官,法官看包装上写的是一公斤,但一秤,发现只有800多克重,法官生气地对农场主说,你还要狡辩吗?
农场主人感到无辜,他说,在乡下没有磅秤,一向都是用传统的天平来测量重量。他每次送鲜奶油给面包店的老板时,总会买一公斤重的面包回农场。为了省事,他总是在天平的一端放上买回来的一公斤面包,另外一端则摆上相当重量的鲜奶油,作下一次送去给面包店老板的秤头。
法官听完了之后,让人去面包店取证。果然,那个面包店的面包也是短斤缺两,只有800多克重。
在这个故事中供应鲜奶油的农场主和面包店的老板,与西底家和那些贵胄有相似之处,他们都不是无辜的,因为他们都在违抗雅威、陷害先知上有份,最终也不能逃过雅威公义的惩罚!
今天,在这混乱的社会、单位、家庭、朋友中间以及教会里,当看见有人犯罪,有人受害,你能认为自己是无辜的,也能够洁身自好吗?
你如何将西底家和贵胄的悲惨命运,化作对自我罪恶的反省?
04
每日加量
诗篇 第十三、十四篇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13-14篇 | 真相
祷告者的生命是真诚的,哪怕是碰到不公之事,对神发出质问;抑或面对自我悲惨遭遇的无奈之时的哀叹,都体现出真诚!
诗13篇以整齐的三段结构,来捕捉信心这三个真实层面的跳跃!
祷告者先是表达他的愁苦(1-2节),因雅威“忘记”了他,“掩面不顾”他,他因此痛彻心扉!这愁苦的表达,实际是对立约的疑惑,即对上主性情的极端怀疑。他为何这么肯定呢?理由充分——因恶人逍遥,而好人几乎没有出头之日。
祷告者接着是哀求神(3-4节),这是他“真诚”流露的另外一面,他期盼神“看顾”他,或许神能因他的苦情,而“应允”他。
如今,祷告者似乎很有把握(5-6节),因为祷告能蒙应允,不是因为他自身“信心”的品质如何,乃是信心对象本身的可靠,雅威的慈爱,和祂乐意施恩的本性,是祷告者坚信的基础。
如同大神学家安瑟伦所言:信心寻求理解!因着(十三篇)信心的恢复,祷告者如今更有信心了,在十四篇,他将祷告,以整齐的思维呈现了出来:以一正一反两个回合的文思递进,再带出第七节的高潮。
1、挑衅者与察看者(1-2节)
祷告者看到了那些愚顽的挑衅者。他们“没有上主,也无所谓道德”——既然人类如生物,之间的关系也只是弱肉强食,善行看来只是奢望!事实上,这是愚不可及,瞎眼之人的作为,岂能瞒过高居天上的雅威呢!
2、欺压者与伸冤者(3-6节)
纵然他们曾多时得势,欺压良民,不但毫无悔过之意,更是骄横霸道。但这些瞎眼者,终有“大大地害怕”的光景。因为,神终究会在“义人”当中,为受欺压者伸冤。
3、救恩的展望(7节)
很自然地,祷告者在面对国难当头之时,会将这种救恩的思维,延伸到整个民族当中!因着雅威的公义和正直!必为那些被掳、被压制的子民开出路!因祂看重百姓的快乐,和以色列的欢喜!
每日默想:
祷告者对世道的解释?对你有无启发呢?另外,要了解世界真相,你认为祷告会有根本的作用吗?不妨,这个礼拜以类似的方式祷告吧,并观察,你的周遭,在公义的事上,有无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