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日诗篇祷告
诗情祷语
(作者:尤金·毕德生)
8月8日 | 以我的默念为甘甜
朗读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一〇四篇31-35节
31 愿耶和华的荣耀存到永远;
愿耶和华喜悦自己所造的。
32 他看地,地便震动;
他摸山,山就冒烟。
33 我要一生向耶和华唱诗,
我还活的时候,
要向我 神歌颂。
34 愿他以我的默念为甘甜,
我要因耶和华欢喜。
35 愿罪人从世上消灭,
愿恶人归于无有。
我的心哪,要称颂耶和华!
你们要赞美耶和华(原文作“哈利路亚”)!
省思:
基督徒应能明白
造化的每日现实作用――
生活在创造之神所造和托住的
世界上有何意义。
本诗篇的最后一句重复第一句,并加上
“哈利路亚”(你们要赞美耶和华),
这词只出现于诗篇,而且在此是第一次。
祷告:
伟大、永恒的神,
我全身心沉浸于祢的创造,
便逐渐开始明白
祢对每一细节的创意与心思,
并且发现我就是
其中的一个细节!
哈利路亚!阿们。
02
每日经文及简释
耶利米书 第三十六章
36章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36章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耶利米书》第36章|约雅敬叛道
“约雅敬的后裔不再有人坐在王位上,他的尸首也要被抛弃在荒野中,遭风吹雨打”(30节)。为什么会有如此严重的审判呢?三十六章不遗余力、细致地描述了这一经过。
在犹大王约雅敬执政的第四年,雅威命令耶利米,将自约西亚王到如今,但凡要审判大卫王室及耶路撒冷的话,都一一写下来(1-2节)。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犹大人听到这些审判的话,他们或许会悔改、会回头,离弃罪恶,得到雅威的赦免(3节)。
因耶利米被软禁,自己不能去圣殿,他招来他的弟子巴录,通过口述的方式,让他记录下来(4节)。并让他在禁食之日,在圣殿中念出这些话(5-8节)。
当巴录按照耶利米的吩咐,将这些话在圣殿里念出之后(8-10节),民众的领袖米该亚,觉得需要让民众的领袖们都知道这些警告的话,就到了王宫、众首领那里,一五一十地将巴录的话告诉了他们(11-13节)。
于是,首领们吩咐把巴录找来,叫巴录朗读耶利米的这个书卷(14-15节)。他们听了之后,反应十分正面,惊慌失色,认为这些审判的信息,必须告诉王(16-18)。他们考虑到巴录和耶利米的人身安全,生怕王听到这些话,迁怒于他们,就将他们藏起来(19节)。
当众首领把巴录所记录的耶利米的话,带到王宫,念给约雅敬王及众首领后,约雅敬王却将书卷烧了(20-23节),并派人去捉拿耶利米和巴录。
看来,犹大王室不听神谕,这态度实在太恶劣了!而神的话不能被消灭,雅威命令耶利米重写,再加上许多的话――更多地论到他们将要面临的审判(24-32节)。没有人能拦阻神的作为,哪怕是王。
03
今日默想
1717年,法国皇帝路易十四驾崩,他生前要求其他人称呼他为“伟大的路易”,又宣称“朕即是国家”!他的宫殿是全欧洲最壮观的,丧礼也排场无比。
在举行丧礼的教堂中,路易十四的遗体躺在金棺木里。为了凸显他的伟大,他在生前吩咐负责人,在偌大的教堂,只可以点十分微弱的烛光,然后在路易十四的棺木上方,点起一支特别明亮的蜡烛。
数以万计的人参与这葬礼,仪式开始前,当时的马斯伦主教,慢慢地走到棺木旁边,将那明亮的蜡烛吹灭,然后说:“只有神是伟大的!”
确实如此,犹大被毁灭,是因为对神的忽视,凭他们对先知耶利米和巴录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尤其是三十四至三十六章里的这两个王的表现,可看出他们到底有多自大。
在你的生命中,有哪些自大及怠慢神的部分,你能举例说明一下吗?我们需要端正自己对神的态度,并在神面前悔改!相信神必会成全我们,会把我们生命的亏损逆转!
04
每日加量
诗篇 第九篇
读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释经音频:(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
《诗篇》第9篇 | 保障
祷告者从来就是感情充沛,无论是爱还是恨,悲还是喜,尽都表达无遗。这一首赞美诗,一开头就说:“我要一心称谢雅威,我要传扬你一切奇妙的作为,我要因你欢喜快乐。至高者啊,我要歌颂你的名”(1-2节)。
诗人为何有着如此汹涌滂湃的情感呢?
祷告者将他的经验告诉别人,曾几何时,“仇敌一见雅威的面就跌倒灭亡”(3节);他也曾饱受冤屈,而雅威为他行了公义的审判(4节),为他申冤,除灭了敌人的名,把他们赶尽杀绝(6节上)。甚至,将他们的城邑夷为平地,使他们从地上消失(6节下)。
雅威威仪天下的风范,无人能及(7-8节)!难道不该将这宝贵的“遗产”迫不及待地告诉他人吗?将这些喜讯传达于在仇敌之下受欺压、在患难中受屈的困苦人吗?雅威要作他们民族的高台,祂要追讨外邦人的罪;祂也记念百姓的苦情,听他们的哀求。落入在这般苦难光景中的人,完全处险而不惊(9-12节)。
甚至,雅威曾经将他从死门救出来(13节),所以,作为君王的他,完全相信他们民族的未来,完全在雅威的保守之下,雅威作他们的战士。因着祂看重自己的美德(14节)。
祂那公义的性情,必然会促使祂对外邦施行审判(15-17节)。祂因着那怜悯的性情,必护庇穷乏、软弱、困苦的人。于是,祷告者总结出——他的祈求,好像大厦立于稳固的磐石上,乃是因为立于神立约的基础,和祂自身公义的美德之上(18-19节)。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地位,没有权势的底层人士,不会有出头之日。而雅威的百姓,则因为有这么一位君王,祂要成为锡安之民一切的保障,祂必因此打倒敌人,并因着祂公义的决心,必要审判那欺压祂百姓的外邦人(20节)!
每日默想:
神使祷告者从苦境中转回!祷告者由此发出对神公义作为的讴歌,因祂追讨恶人,记念穷乏的人。看来,人生的保障全在于神的救赎,你能说出一二点同样的感触吗?
▓ 本文插图选自法国画家 古斯塔夫·多雷(Gustave Doré 1832-1883)作品。